靖康2年(1127)4月26日,王時雍將登基大典的一套儀式用具送至南京。(首發)隨後大楚皇帝張邦昌亦至,伏地慟哭請死,趙構安慰之。
建炎元年(1127)5月1日,孟太後在開封撤簾。同時,21歲的宋高宗趙構正式在大宋南京應天府登基稱帝,史稱南宋。大宋以火德立國,建炎這年號一來是讓火重新煥發光彩,圖個口彩。二來與太祖趙匡胤開國年號“建隆”相對應,以期國運昌隆久遠,火光永不熄滅…南宋之後有150年曆史。同日,黃潛善被任命為中書侍郎、汪伯彥被任命為樞密副使。
趙構登基,有好幾件事必須立即處理。第一個:父兄。2日,趙構下詔:尊北狩的大哥、宋欽宗趙桓為淵聖皇帝。
第二個:孟太後。孟氏在名份上是他伯母,哪怕被宋哲宗廢成棄婦,終究也曾母儀天下過,且她婆婆向太後還曾為她恢複了名譽。這時她力挺趙構當皇帝,趙構從心底向外地感激。於是2日,尊為元佑太後。孟氏不再是伯母,而是親媽!
第三個:宗澤。這位老臣可真倔強啊,要怎樣封賞呢?頭疼!不愛錢不怕死的人簡直沒法控製,但宗澤是擁立之人,且有巨大聲望。趙構想了想,那就投其所好吧:命宗澤繼續向開封城進軍。
第四個:張邦昌。這人要怎樣處理呢?無論公私兩麵,都必須得處死他,因他犯了封建時代最大忌諱。退一萬步講,哪怕不是他的主觀努力,他也是把大宋給篡了!但殺他卻讓天下人不恥。是凡知道內情的,都明白張邦昌是被宋金兩國上層聯手設計的,是雙方為各自利益,非常無恥地強暴了他…這就是真相!
針對怎樣處理張邦昌。大家給出了三種意見:1開封城裏的百姓:他們對張邦昌感恩戴德,因他做了傀儡皇帝,才免了金軍屠城。且拒絕勒索,為大家保住了最後一點點家底。2趙構:饒恕張邦昌,因他主動獻禦璽、寫降表,態度非常端正。3大宋天下官員對張邦昌是什麼態度?他們憤慨!這時就要回憶文彥博在反對王安石變法時對神宗皇帝說出的那句大宋名言了“陛下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所以可憐的張邦昌啊…但3日,張邦昌被免除一切罪名,加封太保、奉**節度使、同安郡王,23日再擢升為太傅。這是太高的頭銜。哪怕十多年後的嶽飛。在戰功最頂峰時也不敢奢望。而這一切,在那位第一名相到來的時刻,全都變了…
第五個:母親和妻子。4日,趙構遙尊生母韋賢妃為宣和皇後、妻子邢氏為皇後。
第六個:李綱。這位兩宋之交的第一名相在此時擁有著與趙構幾乎不相上下的人望。所以趙構隻能無視兩大近臣黃潛善、汪伯彥的望眼欲穿。5日,任命李綱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成為大宋首相。
第七個:軍隊。8日,置禦營司,以王淵為都統製。韓世忠、張俊、苗傅為統製。近臣黃潛善、汪伯彥為禦營正副使,各領親兵千人。負責保衛趙構本人的安全。
第八個:兒子。13日,封臨將待產的潘氏為賢妃。
13日,北狩的淵聖皇帝趙桓到達代州。從開封一路隨西路金軍淒涼北上,沿途無人敢接駕。來到代州。隻見滕茂實跪迎道旁。滕茂實本因其兄降金,故深受左路金軍主帥完顏宗翰賞識,卻沒想到滕茂實給玩了一手‘抬棺哭道’的戲,宗翰大怒。逼令易服。茂實誓死不從,並要求與故主同行,宗翰亦不許。
16日。張叔夜自己扼死自己。
本月,曹勳經千難萬險,終於從幽州直下來到應天府,見到了宋高宗趙構。帶來了宋徽宗、韋賢妃、邢夫人的最新消息。宋徽宗曾寫密詔於衣領中,並對曹勳說“我夢四日並出,此中原爭立之相。若百姓擁戴康王,千萬叮囑他來救父母”同時,韋賢妃也自做家書、邢夫人亦脫下與趙構定情時的金環,統統交給曹勳,請他轉告宋高宗“願如此環,早得相見”臨行,宋徽宗還密語曹勳“太祖皇帝曾有誓約,藏之太廟。誓不殺大臣及言事者”也許是趙佶也早了解自己這兒子是個怎樣的陰狠角色,故要以‘太祖誓碑’約束之。但曆史將證明:趙構顯然沒將這一誓碑放在心上,他是兩宋15位有成年行為能力的帝王中最狠的一個,幾乎是先天性帶著殘忍的基因!他不止不怕殺人,甚至是敢於殺人、勇於殺人,且一旦他對某人起過殺心,那麼哪怕事過境遷,大家都把這件事忘了,他仍會牢牢記住。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算個總賬,把想殺的人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