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也是這樣想的,所以當叛軍逼近時,他並沒怎麼慌張。當天接近正午,趙構登上城樓,下麵是一大群禦營衛士及100多顆血淋淋人頭。趙構很鎮定,他手扶欄杆,向下麵招呼:要苗傅、劉正彥出來覲見…
苗、劉出來了,向他三呼萬歲,跪倒磕頭…情況似很正常,趙構感覺良好,他決定把場麵做足,於是問怎麼回事?愛卿們從頭說來…
苗傅真的聽命令了,他站起來,大聲地把事情從頭說起,問的話簡直是替所有漢人在向趙構質問“皇帝你自即位以來,賞罰不公,信任太監。軍人有功勞不獎賞,太監向你推薦你都答應。黃潛善、汪伯彥敗壞國家到這種地步,居然至今沒流放遠方。王淵臨戰退卻、貽誤戰機,搶先渡江,不見處罰反而升任樞密,這都是怎麼回事?現在我們已殺了王淵,皇宮外麵的太監們也都殺了,現在請您交出康履、藍珪、曾擇等太監,全都殺了,向三軍謝罪”
趙構窘怒交集,沒想到苗傅翻舊賬、揭他老底。這是當眾攤牌,撕破了臉皮,是真的造反了!但沒什麼,本著一貫的不要臉精神,他還是能很從容麵對的。趙構說:愛卿們啊,黃潛善、汪伯彥都已受罰貶職了,王淵也被你們殺死,太監們已死了很多,現在朕答應你們,定把康履等人降職責問、流放海島,決不姑息。你們就回軍營等候消息吧…
軍人回營,就萬事大吉,隻要過了眼前這一關,這些兵還不都是菜板上的魚肉?可惜苗、劉都曾幫他剁過菜,尤其劉正彥,幫他殺了很多的所謂盜賊。各種手段都明白,這時絕不上當!
叛軍頂在皇宮城門前,定要趙構交出大太監康履,不然不走!
趙構就是不交!這不是一兩個太監的問題。是皇帝的權威在倒塌!一旦這個也軟了。他就真的萎到底了…
雙方就此僵住,時間一點點過去。皇城外的叛軍們漸漸失去耐性,剛開始的嫉恨到殺人的興奮,再到和皇帝頂牛的癲狂,現在到了逐漸的不安。很快就會被恐懼壓倒,做出極端的事來…
趙構敏銳的發覺了這一點,當機立斷,派吳湛把康履綁到城外!苗、劉就在他麵前把康履先腰斬、再腐割、最後斬首…
做完這些,趙構還有獎賞。升苗傅為承宣使、禦營都統製,劉正彥為觀察使、禦營副都統製。怎樣?大家人也殺了、氣也出了、官也升了,是不是可回軍營休息了呢?
叛軍不走!事情明擺著:如一開始趙構就服軟。沒後來的硬頂、當麵殺人,事情還能有轉機,還可能彼此妥協,湊合著往下過日子。現在敵對到這地步,還想善了嗎?苗、劉商量了一會,向趙構提了個問題“陛下,您覺得自己當這個皇帝合適嗎?如欽宗皇帝從北方歸來,您讓他處於什麼位置”
宋欽宗趙構心裏一片冰涼,巨大的危險向他逼近,比金兵臨近揚州城時更讓他警覺。怎麼辦?他緊緊閉住了嘴,不做任何回答,同時把目光投向了新任首相朱勝非。他不知道這個人能為他做什麼,但此時此刻,他自己已無能為力…
朱勝非順著繩子遛到城下,和苗、劉麵談,勸他們別把事做絕,給趙構、同時也給他們自己留條後路。對此,苗、劉很認同,他們提出一建議——請孟太後,也就是宋哲宗的廢後隆祐太後垂簾聽政,和皇帝共同治理國事!
這很好,朱勝非欣喜、趙構驚喜,垂簾聽政?太好了!尤其是孟太後是如此的善良低調,由她出麵,定會比當年的曹太後還要溫柔…
皇帝和首相立即同意,當場寫下詔書,給孟太後以合法的政治地位。可當宣讀詔書時,苗、劉兩人卻不下拜,還慢吞吞說了一句話“太後是孟太後沒錯,可誰說和太後共同治理天下的皇帝是您啊?我們說的是當今的皇太子趙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