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又一次敗了,敗得比之前哪次都慘,15萬兵力損失大半。逃出很遠後,他狠狠敲自己的腦袋,為什麼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搞錯了?他是個白癡嗎?不!史書記載:李成愛兵如子“士卒未食不先食,有病者親視之。不持雨具,雖沾濕自如也”且深通兵法,常年帶著10萬以上的部隊縱橫天下…那為什麼搞成這樣?
答案很簡單,他要麼是豬頭症突發,失去智力。要麼就是被嶽飛打出心理陰影了,從江南被追殺到江北,沒完沒了的在同一個人手下被虐,時間長了。誰都崩潰!
襄江之戰後,偽齊的軍力基本被打殘了,李成不得不重新集結兵力,同時緊急向金國求援。金國派來了劉合孛堇所率的數萬精騎。孛堇並不是名字。而是金軍裏的一種尊稱。類似於宋軍裏的太尉。
李成與劉合孛堇聯軍在鄧州西北下寨。接下來他要想:應在什麼地方和嶽飛決戰呢?從以往戰績上看,嶽飛對地形的利用非常好。所以不能讓嶽飛來選…不用他操心,決戰地就在他的營地裏。嶽飛直接殺過來了!
嶽飛命王貴出光化、張憲出橫林,實施夾擊!速度之快讓金軍騎兵都措不及防,倉促應戰。董先率嶽家軍主力在鄧州西北堂堂正正打破了女真騎兵野戰無敵的紀錄!
可以說:鄧州是嶽家軍真正成名的地方!沒埋伏、沒計策。隻有兩軍瘋狂的絞殺,戰鬥在沒法再進行時才停止,因沒敵人了,劉合孛堇單騎逃遁…
此戰過後,世界安靜了,荊襄大地內,再沒敢與嶽飛叫板的人。17日。鄧州收複。信陽軍緊接著不戰而降。嶽飛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裏光複了全部襄陽府六州!
這是宋金開戰以來從所未有的輝煌戰績!尤其是交戰過程,嶽家軍以摧枯拉朽之勢連敗偽齊與金軍。根據局勢,嶽飛給宋廷寫了一份戰報“臣竊觀金賊、劉豫,皆有可取之理”他要進一步北伐。把戰火燒到河南去,去收複開封,奪取黃河!
可趙構的回信是“愛卿打得很好,朕很欣慰,但有點擔心。戰勝後怎樣固守?如留守兵少,會被反攻;如兵多,耗費的物資要怎樣籌措…不知李成在彼,如何措置糧食、修治壁壘?萬無劉豫肯為運糧之理”趙構的意思很明確:嶽飛你自己想辦法,朝廷是不會出錢的!
錢不是最重要的,關鍵的是兵力!得有足夠兵力才能守住城,之後才能談到運糧之類的給養。於是,宋朝的官方信使帶著嶽飛、趙構之間的通信,在長江兩岸來回跑…
19日,趙祥、侯愨等入建昌軍,張羲叔命叛軍出城投降,結果盡數被誅。叛軍所掠金帛子女,多歸入侯愨的私人腰包。
24日,章誼、孫近出使金國後返回,帶來完顏宗翰的一句話“淮南之地,不許出現任何宋朝士兵!宋與齊以長江為界”
30日,劉豫再次請求金國支援。金太宗以正與宋朝和談為由,拒絕出兵。劉豫隻能強征京東東路的登、萊、沂、密、海5州兩萬人馬、搜刮民間大小船隻500艘,駐紮密州膠西縣。以密州劉知州為都統領、叛將徐文為前鋒,聲稱將直接從海路攻打南宋兩浙路的明州定海縣。
8月1日,趙構召史館範衝入見,對範衝說“朕最愛元祐”又說“至今猶有說安石是者。近日有人要行安石法度,不知人情何故直至如此”還說“王安石如今豈可尚存王爵”並讓範衝重修神宗、哲宗兩朝實錄。
3日,命參知政事趙鼎兼知樞密院事、川陝宣撫處置使。趙鼎得知這一任命,對趙構說“臣宣撫川陝,則與吳玠為同事。陛下是要我去節製他嗎”趙構頓悟。11日,趙鼎的兼職改為都督川陝荊襄諸軍事。
帶著嶽飛、趙構之間的通信的宋朝的官方信使終於在長江兩岸來回跑出一個數字:趙構答應給嶽飛增兵6萬!
這讓嶽飛滿心歡喜,這足以讓他保證襄陽府6州的安全。可等了又等,那6萬兵一個蹤影也不見!現實逼著嶽飛自己想法,他隻好把主力撤回到荊湖北路的德安府,而在襄陽各地隻留下了少部分駐軍:周識、李旦率150士兵守郢州,孫翬、蔣廷俊率200軍士守隨州,信陽軍、唐、鄧的兵力與之相近,襄陽府作為重鎮,駐軍2000…這些兵要自己種田吃飯,每年能從江南按季節換來軍裝都是奢望。但他們在以後幾年裏沒讓偽齊、金軍逾雷池半步!
嶽飛第一次北伐就這樣結束了。他獲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可成功的代價是兵力被削弱分散。下一步他必須要想著怎樣迅速擴充自己隊伍了…
回到另一邊:趙構為什麼如此的吝嗇、錯亂呢?襄陽難道不是他的土地嗎?他真的拿不出所需的給養,甚至那6萬援軍嗎?
當然不是!他手裏有大把大把的錢,可要用在“正”地方上。嶽飛打下了襄陽六郡,他之所不給錢、不派兵、不許深入、連言論都不許提收複開封,都是因他正在跟金國談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