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局麵很好,趙構知火候到了,18日,魏良臣、王繪被任命為正副大金**前奉表通問使,這回直接越過軍方第一人完顏宗翰,去找大金皇帝談條件!
而25日,南宋把襄陽六郡統劃為襄陽路,升嶽飛為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製置使,襄陽路內所有軍政事宜無論大小,全部由嶽飛一人負責!等於承認嶽飛是襄陽路的藩鎮了。 32歲的嶽飛成為節度使!南渡之後,嶽飛是第5個建節的武將,前四人分別是劉光世、張俊、韓世忠、吳玠…
這時的嶽飛已鵬程萬裏,高飛於整個南宋軍階之上。32歲建節,這是個太了不起的成就、空前的記錄!環顧整個兩宋319年,隻有開國皇帝趙匡胤可比擬!趙匡胤30歲建節,但嚴格的說:太祖皇帝做節度使那時是五代十國,皇帝遍街走的時代…且嶽飛另有一項榮譽在趙匡胤之上!不久他將榮升少保,世間尊稱他時再不是太尉了,而是“嶽少保”
如此功業,不枉了近十年間奔波離亂!當然此時的嶽飛也不會想到:32歲建節,在7年多後的風波亭慘案中,這將成為他‘莫須有’的罪名之一…你一外臣、武將,竟敢自比太祖皇帝?
而現在,嫉恨之火已在‘中興四將’另三員大將的心裏熊熊燃燒,搞得嶽飛不知怎麼辦才好…
其實嶽飛對這股無名嫉火是有所提防的,軍隊裏論資排輩現象比官場裏還要嚴重,他從一個大兵一路登上巔峰,擁有屬於自己的強大部隊,這期間什麼沒見過?他知道招人嫉了,一直在找機會彌補…
平時太忙。沒法見麵吃飯,沒法溝通感情。嶽飛隻好頻繁地給張、韓兩人寫信。在信裏他姿態擺得很低。這也是現實,在這個階段裏,他軍銜比兩人低、年歲比兩人小。既是下級又是弟弟。低點才有利於團結…
卻不料這樣也出事!寫信就要寫字,提到這事讓人沮喪。三大將都是老粗出身。韓世忠要到晚年才突然爆發出文采,詩詞翰墨獨具一格。至於張俊,某次他和劉光世陪著趙構到一座廟裏玩,方丈湊趣請他題字。隻見張俊老臉憋得通紅,半天不落筆…這哥們根本不會寫!劉大衙內總算好點,拿筆跟拿刀似的,彎彎曲曲留下自己的簽名。而嶽飛字體風骨淩然,結字追慕北宋第一大家蘇軾,單以書法論都是一代高手!
這樣的字拿在三位老粗手裏,會是啥效果…直娘賊。這廝寫的到底是什麼?為啥俺看不懂?
這些信在三大將的妒火中注入了新燃料,他們自卑了!雙方矛盾在加深,而矛盾在趙構的幹涉下,變得更深了!
實戰得出結論。嶽家軍是宋軍中最強的、也是最聽命令的。趙構考慮到以後的安全問題,決定給嶽飛個新任務:去剿滅洞庭湖匪患楊幺!鼎州知州程昌寓自上遊進兵、荊南鎮撫使解潛率兵船,協助嶽飛剿匪。而王燮則率所部兵馬回駐江州。
三大將一聽這事,立即火冒三丈。說實話:在收複襄陽之前,宋廷如派嶽飛去辦這事,他們肯定站邊上笑嘻嘻等著看熱鬧,樂得讓嶽飛去栽跟頭。可這時不行,八百裏洞庭湖的勢力是如此龐大,不僅讓南宋灰頭土臉,難以收拾,連偽齊那邊都把他們當盟友看…如嶽飛真的成功了,其實力立即會上升到與他們同等的程度,甚至超過!
9月1日,富謨被任命為江南西路轉運副使,負責供應嶽飛大軍的錢糧。3日,趙鼎任命耿自求為川陝荊襄都督府隨軍轉運副使。
荊南製置司統製官王概在鼎州城外叛變,西奔桃源縣。4日,縣寨統製官李皋派小將龔亨率鄉兵殺死王概、擊敗叛軍。而荊南製置使王燮也率兵追至桃源縣,得知叛亂已平,就責問李皋擅取叛軍器甲之罪。李皋又將同樣罪名責問龔亨,龔亨不得已,亦叛。鼎州知州程昌寓知龔亨勇猛善戰,又知這事純是王燮瞎搞搞出來的,於是手書一封,勸降龔亨,龔亨得以複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