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齊南侵篇(2 / 3)

19日,魏良臣、王繪辭行,趙構鄭重強調:一定要親切友好“卑辭厚禮,朕且不憚”連俺這個皇帝都不在乎臉麵,你們也別太計較了…另外向金國皇帝說明襄陽本是故地,嶽飛隻是收複,並非對大齊、大金有什麼存心,另外則請求金國將宇文虛中放回來…

眾使者請示議和的最高價格,一位直學士走上前,很有傳統地、像澶淵之盟裏那樣在胸前豎起了五根手指頭。大家心領神會:50萬…這個價比當年給大遼國的多多了!

可同日,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在偽齊知樞密院事盧偉卿的再三請求下,調集五萬大軍,以完顏宗輔為左副元帥、完顏昌為右副元帥、完顏宗弼為前鋒,與劉豫長子劉麟合兵,發動了南侵!劉豫甚至放出話來:此戰要掃平江南,使“**混一”

本來的南侵計劃是從潁州順昌府出發,攻下淮南西路的廬州合肥、和州曆陽,在采石磯渡過長江。後來李成提出建議“這樣就要由山東供給糧餉,走陸路十分困難。且還要防備嶽飛從襄陽出兵斷我後路。不如沿汴河順流而下,可直抵淮南東路的泗州。大軍駐守泗州,分兵往攻滁、和揚諸州。之後兵分三路渡江:西路從采石磯渡江攻金陵、中路從瓜洲渡江攻鎮江、東路走海上,直搗南宋”部署就此決定,聯軍到達泗州後,由騎兵攻打滁州、步兵攻打承州高郵軍。

消息傳來,宋廷舉朝震恐。百官們異口同聲要求趙構“散百司而他幸”說白了就是:你老兄要死要活,自己想法,快離開杭州閃遠遠的。俺們這些當官的也自謀生路,休想大家陪你一起死…樹還沒倒,猢猻先散!

趙構沉默不語,成熟的皇帝從來都不會被臣子們煽動。他在靜靜想著自己心事。不久他終於等到了一不同的聲音:參知政事趙鼎力主迎戰,且提議把戰爭直接提升到最高規格,由皇帝趙構親征!淮河區域即是決戰地、長江防線是生命線,絕不允許戰火再次燒進江南腹地來!

除了趙鼎。大將張俊也說了句話“現在逃有什麼用呢?隻有向前。才有生存的轉機。應聚集天下精兵於平江府,保衛此城”這才打消了趙構欲再次避難的念頭。趙鼎本來預定10月7日要離朝赴蜀的。現在也被趙構嚴命留下。

24日,首相朱勝非被罷。25日,金、偽齊聯軍開始分兵渡淮。聯軍的首攻方向是淮南東路,這是淮東宣撫使韓世忠的防區。這很好。韓世忠不拒絕任何挑戰,他厲兵秣馬,隻待廝殺…可身邊突然間空了!26日,楚州知州樊序棄城而逃。韓世忠不得不從高郵軍南撤,渡過長江,退保鎮江府。27日,趙鼎升任首相兼知樞密院事。28日。沈與求升任參知政事。

趙鼎四歲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進士出身,在升任首相前沒任何可記錄的政績。在如此風起雲湧、天地變色的大時代裏。他跟著大隊人馬從開封逃過長江,居然啥事也沒參與。這人得低調,或懶惰到什麼程度呢?

這樣一個人居然成了首相,這隻能說他是一幸運的替代品。趙構已是大宋朝的第10位皇帝,論帝位之不穩,他高居第一!比不孝的養子宋英宗、篡位自立的趙光義都飄搖,導致他換宰相的速度也宋朝第一!

據實而論,趙鼎隻是他隨意選的一輪換棋子。但趙鼎卻是建炎南渡以來最強硬的一位首相,之前每位宰相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智慧,無可否認,連黃潛善、汪伯彥之流也能算得上生存智慧高深的人。更不用說朱勝非能把敵人玩殘的鬥爭智慧…可對外敵有勇氣的卻隻有趙鼎一人。由此而論,他才、德、智、勇兼備,以前之所以沉默,必然有他自己的理由。很可能是他不想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