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兵變篇(2 / 2)

酈瓊、靳賽兩人震驚、懷疑,派人去臨安打探消息,結果半路上就回來了。分兵的人已走在路上,張俊、楊沂中、劉錡三人很快就要過江了!

絕望了…這三個人是臨安方麵此時能拿出來的最強軍人了,哪一個到了都不是酈瓊等人能對抗的!還用懷疑嗎?事情是真的,呂祉這個陰險醃臢的賊,要不是他故作鎮靜表演過頭了,整個淮西軍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酈瓊等人多年來官匪一家親。事到臨頭從沒服從領導這一說!什麼是領導?隻是帶頭做事第一個分贓的人而已,如從前的劉光世…

8日,酈瓊、靳賽帶人衝進呂祉的大帳,一頓指責咒罵嘲諷,之後全軍開拔。向江邊運動。呂祉懵了。他知道什麼是嘩變,可親身實踐是另一回事,一直走到快出淮南西路了。他才驚醒過來這是要去哪?投偽齊?這是在叛變!

勇氣回歸,呂祉跳下馬斥責酈瓊,激勵全軍,要大家分清楚什麼是英雄、什麼是叛賊?去投奔劉豫,是做叛賊手下的叛賊!會罵名千載。後悔無及…酈瓊一刀就砍了他!

原南宋行營左護軍近4萬士兵,挾裹6萬多家眷百姓投靠偽齊,史稱“淮西兵變”

消息傳進臨安,南宋舉國震驚。五大軍區之一的淮西軍突然間全空了!竟全軍叛變,這是宋朝從所未有的事!哪怕遍查中國曆史,也找不出幾回!

趙構急火攻心,懊悔無及!這是他的家底。是他安身立命的東西!他容易嗎?當年急慌慌逃到江南,被女真人萬裏追殺,幾乎葬身大海,都是因沒兵!這些年節衣縮食住小房,忍辱負重裝孫子。才攢出幾支軍隊,居然一下子丟了五分之一!而考慮到這是投敵叛變,裏外疊加損失是翻倍計算的,所以這次兵變對南宋帝國的損失遠大於8年前的苗劉兵變!這無論如何沒法接受!

11日,趙構火速下詔:赦免淮西軍一切罪過!你們快回來吧…

12日,劉錡、吳錫在廬州,緊急發兵追,可已經追不上了…不得已,劉錡隻能退防濠州,無論如何要保住淮西防線!而樞密都承旨張宗元則再次受命,前往安撫軍心,往招叛卒。

嶽飛估計是這時段中最苦悶的人。收編劉家軍,這本是件天大的好事,為什麼會敗壞到這一步?這個疑問讓南宋舉國沸騰,每個人都怒不可遏!答案是清晰的,所有錯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張浚!

之前為拿下劉家軍,是皇帝親自出麵,再以最強將軍親身蒞臨,去壓伏那幫兵痞。可張浚居然隻是派去了一個幾年如一日不斷重複理想的書生…兩者對比,傻子也知道會出事!張浚白癡到了何等程度,真是個謎…

彈劾張浚的奏章雪片般飛來!引用一段當時禦史台長官的原文吧“張浚輕而無謀,愚而自用。德不足以服人,而惟恃其權。誠不足以用眾,而專任其數。若喜而怒,若怒而喜,雖本無疑貳者,皆使有疑貳之心。予而複奪,奪而複予,雖本無怨望者,皆使有急望之意。無事則張威恃勢,使上下有睽隔之情。有急則甘言美辭,使將士有輕侮之誌”以上,真是張浚的寫真集…

關於張浚的處分決定很快就下來了。14日,趙構親自下令解除張浚一切職務,降為散官,流放嶺南。從力度上講,這是僅次於殺頭的重罰了…

心比天高的“第一人”閣下,萬丈高樓一腳踏空,掉到了泥坑裏。且他在趙構心裏深深烙上了一印跡——永不複用!

富平慘敗、淮西兵變,這兩件事哪個都是足以決定國家命運的悲劇,居然連續發生在同一人身上!這除說明這個人本身太混蛋之外,用這個人的領導又是怎麼回事?趙構恨不得將自己的腦袋去撞牆!為啥自己就發了昏,看不清這個絕世蠢貨呢?

恨歸恨,臨行前趙構還是把張浚單獨召進皇宮,最後谘詢了下“張浚,你看誰來接替你位置好呢”趙構真的成熟了,他能忍住怒火,理智地做每一件事。張浚至少有一點為世人公認:無論人的好壞,但隻要此人有能力,張浚就能認出來!

現在,張浚不說話。

趙構繼續問“秦檜如何”張浚差點氣哭了,這個陰柔詭詐、背後捅刀的東西!他悲憤地說“之前不了解,現在共事了一段,才知這人真是太黑了”

趙構若有所思,點了點頭“那就選趙鼎吧,他還算有經驗”張浚同意。趙構於是給了他最後一個任務,由他執筆,去都堂寫趙鼎的拜相製…

當天深夜,張浚在都堂端坐,一筆一劃寫著關於趙鼎的讚美詩。拜相製嘛,定要花團錦簇、歌功頌德,如不是帝國最有才有德的人,怎能當上帝國首相呢?這樣寫著,張浚的心就像刀割著一樣疼。他明白:這是趙構給他的懲罰之一——你不是要官嗎?就由你親手寫著別人上位的詔書,以最近的距離看別人得到你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