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元像個觀光客一樣,沒人理他。他找基層人員,被告知去找張憲;找張憲,很遺憾張憲病了。隻這兩點推脫就把張宗元難倒了。
事實上,整個南宋都被難倒了!近10年來,嶽飛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愛兵如子、自律極嚴,這些加在一起,讓整個後護軍成了鐵板一塊,任誰來了都油鹽不進!
但張浚還想再折騰,想法子定要讓這塊地、這支軍隊改姓張!幸好趙構及時清醒,把“第一人”踹到了一邊!從全局考慮:淮西主帥撤職、鄂州主帥辭職,兩邊都亂的話,就不是主動進攻報仇的事了,小心長江防線崩了!趙構仔細思量,決定和嶽飛進行一番筆聊…
嶽飛的辭職信被趙構原封不動的封起來寄回去,示意拒絕。
嶽飛憤鬱難消,繼續寫信,申明要為母親守完餘孝,沒心處理公務。趙構好言相勸,及時通報軍情,說國家、軍隊缺不了你,愛卿你快回來!
嶽飛仍拒絕,既提到了軍隊,他重申自己的夙願,要成為中興漢地的軍人!有這個前提,他才有動力!趙構深受感動,從勸說升級到了讚美、再升級到許諾,說張浚又一次在等他,將重新商議軍國大事。愛卿,請回來吧!這一次的信尾,趙構寫道——“今再封還來奏,勿複有請”我再一次封還你的來信,啥也別說了,快點照辦吧! 嶽飛仍沒動靜…趙構終於坐不住了,嶽飛想幹什麼?他想…謀反?或叛逃?不用這樣嚴重,隻要他繼續消極怠工,長江防線就岌岌可危!
嶽飛沒意識到他的負氣之舉,讓趙構的心理波動大到了何等地步!很快宋廷下達一特殊命令:令嶽飛的重要幕僚李若虛、嶽家軍主將之一王貴上廬山勸嶽飛下山!如嶽飛仍不奉詔的話。李、王兩人將被軍法從事!
嶽飛的倔強讓人震驚!到這一步,他仍選擇了拒絕。李、王兩人在山上勸了他近6天,他始終不為所動。最後李若虛火了!
李若虛是北宋名臣李若水的哥哥,有誰能忘了若水先生嗎?那位死難者、殉道者!他的哥哥和他是同一種人,任何時候都把國家利益、民族得失放在首位。這時嶽飛的憤怒他理解。嶽飛的固執他了解。可再這樣下去會影響國防!
他忍不住道“再僵持下去,於公會耽誤國事,國家會懷疑你的用意。於私。我和王貴會受刑,哪一點是你所願意的?你本是河北一農夫,現在成了國家方麵將帥,難道要和朝廷分庭抗禮嗎” 嶽飛在震驚中驚醒,北伐是他的心願。更是國家大事,中間不知要經曆多少波折才能成功,怎能因一點小事就自我放逐,自暴自棄呢?實在是意氣用事了。想到這,他決定下山,且寫奏章向趙構請罪。
7月7日,嶽飛複職。趙構的回信卻非常的耐人尋味“我沒生你的氣。若生氣,必定會有措施。太祖陛下當年說過‘犯吾法者,唯有劍耳’現在我仍讓你統領軍隊,恢複故土,這足以證明我的誠意”這是撫慰?還是警告?是推心置腹無話不說?還是殺人前的最後通牒?種種猜測。因人而異。在當時的嶽飛,他沒想太多,重新投入到北伐的積極準備中去…
嶽飛的問題解決了,帝**務調整看似可告一段落。可沒有人,包括嶽飛在內,都不會料到:稍後淮西方麵會發生什麼……
昔日的大金國第一人完顏宗翰終於倒了。自從他兩年前貪小便宜吃大虧,用軍權換政權,到金熙宗身邊生活後,處處受製於人,現在連自己親信死黨都保不住了。一大批心腹被綁上法場殺頭,金熙宗偏偏還體貼他,允許他去法場上送行…
他是去?還是不去?不去不義,去了…情何以堪!堂堂的大殿下,當年在完顏阿骨打手下都說一不二的人物,居然在法場上親眼目睹自己親信被殺頭,卻無可奈何…
21日,58歲的大金國太保、領三省事、晉國王完顏宗翰活生生把自己給氣死了…
8月5日,張宗元被任命為樞密都承旨。張俊轉任淮南西路宣撫使,駐兵盱眙軍;楊沂中、劉錡分別被任命為正副淮南西路製置使,駐兵廬州,隨時準備彈壓酈瓊、靳賽等人的狗急跳牆…
淮西軍此時正處在一危險的十字路口。這幫人是幹嘛的?學名叫官兵,小名叫匪徒,觀察敵情是他們最基礎的本能。反常者即是妖,這個呂祉如此假鎮靜,肯定有陰謀!
酈瓊發動人馬,在臨安與淮西間布下了一張天羅地網。很快,他截獲了一封信!信是呂祉寫給都督府張浚的,看內容已很難確定是兩地間的第幾封通信,上麵清楚明白寫著:淮西軍已不可救藥,呂祉隻是在想方設法地拖時間,建議國家迅速行動,派專人“往分其兵”
酈瓊等人像掉進了冰窖裏,全身都涼了…這是比收編更狠的招數!
收編是保持完整編製,原隊伍將官士兵不變,隻是換個大領導而已。這在軍隊裏是最重要一環,畢竟上了戰場是要互相依托性命的,多少年混在一起的老弟兄才管用,才能一如既往幹些喜歡幹的事。
可“往分其兵”就不同了,這是把建製打散,兵將都分到其它部隊裏,等於是之前番號不見了,所有一切都作廢!這等於要酈瓊、靳賽等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