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當下:它是神奇的,隻在一瞬間就升華了一個人的靈魂。何鑄,他本是秦檜的親信,不久前還彈劾過嶽飛,在他心裏定存在著很深的對嶽飛的偏見。可這一刻過後,他推案而起。結束庭審。他離開了大理寺,直接去找秦檜!
他要為嶽飛辯駁,他要為嶽飛脫罪!那些所謂的證據破綻百出,不值一駁,都是假的。是**裸的栽贓陷害!麵對這些,秦檜愕然,他不解這是怎麼回事?何親信怎麼轉眼間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難道是瘋了,還是被嶽飛收買了?他試著勸了幾句:大事為重,陷害嶽飛為重…
哪知換來的是何鑄對案情的一步步分析,無論如何都要為嶽飛辯誣!至此秦檜終於拉下麵具,他懶洋洋拋出了底牌“此上意也”這是皇上的意思!
秦檜覺得這就是結局了,何鑄可以很心安理得地結束了,卻不料換來何鑄進一輪的反擊“鑄豈區區為一嶽飛者!強敵未滅,無故戮一大將,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長計”
秦檜終於清楚眼前這個人被嶽飛洗腦了…他拉攏這人用了好幾年,嶽飛洗腦隻用了這麼一會~想想真沮喪,但也隻能放棄了…
21日,何鑄被任命僉書樞密院事、大金報謝使,立即出國談判!由萬俟禼接替何鑄的禦史中丞、萬俟禼的右諫議大夫則由羅汝楫接替。周三畏則掛冠自去。由此,嶽飛的二審法官換成了萬俟禼!萬俟禼與嶽飛早有舊怨,擔任過荊湖北路轉運判官、提點刑獄的他貪利奸滑,曾被嶽飛鄙薄且處罰過。這人懷恨在心,投靠秦檜,視嶽飛為死敵!
萬俟禼與何鑄不一樣,何鑄有著一顆尚未泯滅良知的人心,知道公義道理與國家利害。而萬俟禼不管這些,他眼中隻有一己私欲!從這一點來說:此人和秦檜、趙構是真正的同夥,有著本質上相同的底蘊!為了榮華前程,管什麼道德良心!
23日,曹勳被任命為大金報謝副使。24日,金使蕭毅等向宋高宗辭行,趙構說“若今歲太後果還,自當謹守誓約;如今歲未也,則誓文為虛設”
本月,趙構向川陝宣撫司下詔“大金已遣使通和,你們各守本來疆界,不得出兵生事,招納叛亡”
12月11日,何鑄來到金軍帳前,完顏宗弼派人送何鑄前往首都上京會寧府去見金熙宗。同時寫信給趙構:要求定陝西方麵的兩國國界,同時要求歸還北人之在南者。而同日,莫將、周聿2人被派往前去割讓唐、鄧2州;鄭剛中則前往陝西商議兩國國界,原則是以當年劉豫、吳玠原屬地為準。
再說嶽飛的二審。由萬俟禼主審,嶽飛的苦難開始了。這人顛倒黑白、無中生有,不僅把前麵那三項所謂的“罪名”擴大化,更羅織出很多嶽飛曾說過的造反的話:
如嶽飛在升任節度使時說過“三十歲建節,古今少有”這句話就是明明白白的造反了!因本朝30歲建節的人隻有一個,即開國太祖趙匡胤!難道你嶽飛在自比太祖嗎?
如嶽飛曾在淮西之戰後說“國家不得了也,官家又不修德”這是指斥輦輿,公開誹謗當今聖上!
再如嶽飛公開蔑視同僚,說張俊、韓世忠的軍隊不堪一擊。
還有最重要的兩句問答,那是在第四次北伐不得不撤退的途中,某個夜晚嶽家軍眾將悶坐在一座古廟中,長久的沉默後,嶽飛突然問“天下事,竟如何”又是一陣沉默之後,張憲答“在相公處置爾”大逆不道!這一問一答不僅暴露了嶽飛的野心,更坐實了張憲幫凶的身份,這一主一從是在試探眾將的心,是在公開策反!
等等此類言語都在這時出爐,它們可信度也就可想而知了。而這些居然全都成了嶽飛的罪證!且由於是萬俟禼收集,被南宋官方所認可的,於是在後世幾百年間不斷被各色人等所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