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說這話時,他麵對首相秦檜的強勢,心情比逃過長江時更淒慌,楊沂中是他能活下去的最低保障…還好,楊存中還是忠誠的!
15日,鄭剛中、李觀與金使兀林答讚謨相見,置酒於百家林,商議兩國在川陝地區劃界之事。兀林答讚謨提出將階、成、祐、鳳、商、秦6州全割給大金,鄭剛中嚴詞拒絕。兀林答讚謨說“階、成、祐、鳳4州就罷了!我們兩國就以大散關為界,請將商、秦2州交割”鄭剛中說“須待聖旨”兀林答讚謨說“既如此,請貴軍先從和尚原撤兵”鄭剛中答“割地之旨早上下,兵馬晚上便可盡退”兀林答讚謨又提出在大散關設立界碑,也被鄭剛中拒絕。
接著胡世將上書,極言商、秦2州北部原屬劉豫,可以割讓。但南部,尤其和尚原、方山原兩處險要,從一開始就是吳玠死守之地。川陝三大戰之第一戰就發生在和尚原!這是吳玠血守的川陝緊要門戶,絕不可割讓!
24日,24歲的金熙宗完顏亶生下兒子完顏濟安,大赦天下。同日,何鑄、曹勳代表南宋皇帝趙構,進誓表於大金“臣構言:今來畫疆,合以淮水中流為界。西有唐、鄧州,割屬上國。自鄧州西40裏並南40裏為界屬鄧州,其40裏外並西南盡屬光化軍,為敝邑沿邊州城。既蒙恩造,許備籓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絹25萬兩匹,自壬戌年(1142)為始,每春季差人搬送至泗州交納。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墜命亡氏,踣其國家。臣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敝邑永有憑焉”接著,宋使請求金國履行和約。歸還韋太後。金熙宗起初並不同意。何鑄伏地不言、曹勳再三懇請,金熙宗打發他們館驛休息。當晚,金國館伴使耶律紹文、楊用修來傳金熙宗之命,讓宋使來晨上殿,許歸宋徽宗、鄭太後的棺槨及韋太後。
這樣,紹興第二次和議(皇統和議)正式達成。條約規定:宋金西以大散關、東以淮水為界。當年吳玠浴血苦戰之和尚原、方山原等地都在割讓之列。可說南宋帝國在西南方麵屏藩自損大半,而在中路地段則完全龜縮於淮水流域內部,自淮至江一片坦途。除拿人命堆之外,沒任何堡壘…
3月9日,16歲的普安郡王趙瑗出閣就外第。
13日,完顏宗弼進封太傅。
17日,莫將、周聿兩人完成割讓唐、鄧2州的任務後回到臨安。在他們身後,李成率兵耀威宋金邊境之上,邊民驚擾。
23日,川陝宣撫副使胡世將病逝於仙人關,臨終將重任托付於鄭剛中“公以近臣出使,苟利國家。以意可否之。請命於朝可也”
同日,大金國由劉彥宗之子、左宣徽使劉筈帶著袞冕、圭寶、佩璲、玉冊來到臨安,正式冊封趙構為宋國皇帝。除此之外。金國還特別提出一條——不許無罪去首相!
這是秦檜官途的最大保障!至此趙構突然發覺:秦檜已失控了,他再沒法把這位貼心得力的首相操控於股掌之間…
趙構疲憊且滿足地靠在寶座上,回望十餘年來的奔逃求和路,一時間感慨萬端“朕今三十五歲,而發大半白,蓋勞心之所致也”真是不容易,終於和平了!可恢複到靖康之前的美好日子了…
他身旁的秦檜微笑附和,是很不容易,這一點誰都同意。但更不容易的已開始。趙構的新生活絕不是他當初想象的那樣甜蜜美滿,他與秦檜的關係進入到了一新階段。
25日。剛出生1個月的完顏濟安被冊立為大金國首任皇太子,這也標誌著女真族的漢化進入了一更高階段。不過這位皇太子的命運嘛…
4月1日。趙構任命孟忠厚為迎護梓宮禮儀使、趙士會為都大總管、黃敦書提舉應辦一行事務、王次翁為奉迎兩宮禮儀使、藍珪為都大總管、王喚提舉一行事務,擺出超級豪華的陣勢,來迎接即將歸來的父母。6日,趙構冊封吳婉儀為貴妃。18日,盱眙知縣宋肇上報趙構原皇後邢氏已在五國城去世。26日,趙構下令為邢皇後發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