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一生不育,秦檜怕老婆。他兒子秦熺是王氏哥哥王喚小老婆生的庶子,在他們夫妻被擄在北方時替他們立的養子。秦檜回來後盡管不喜歡這個便宜兒子,但還得謝謝大舅子,因這是在替他秦家延續香火,是恩德。可他真的就沒自己的骨血嗎?想到這點,秦檜是傷心憋氣窩火!
早些年,他有個妾曾懷孕,秦檜大喜過望,王氏怒發如狂,立即趕走了這個潛在的敵人,勒令從此不得再進秦家門!於是該妾隻能大著肚子,遠行萬裏去了福建…秦檜欲哭無淚,卻無可奈何…
此一時彼一時,幾番爭紮,秦檜已是終身製首相,位極人臣、威壓皇帝,某一天卻悲從中來。試問這一生他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於是林一飛到了他身旁,這樣他才覺得生活有了光彩、有了新動力,足以支撐他更長時間地為陛下服務…
上麵三方,秦檜的家族、他老婆的家族、他親生兒子的家族,是他的不動產。
這些人可為所欲為,虐待侵淩淮河以南所有的人、物,甚至互相撕咬,都沒問題,都由秦檜擺平。而在他們之外,就變成了動產。也就是說:沒有誰是不可以替換的…
先是秦檜的敵人,這些人時刻更新換代,在漫長歲月裏,無論誰冒出來,都隻有一個命運——被打倒!他們被貶到天涯海角,或自殺或病死,唯一反抗方式就是忍著,在不知終點的路上等待不知什麼時候出現的陽光…
再是秦檜的幫手。秦檜權傾朝野,按說他會不斷壯大自己隊伍,直到放眼望去全是他的人,這樣才是利益的最大化。不!這樣想,完全是外行人的臆測!
成功的上位者定會讓手下們變成流水線。誰也別想在某個位置上坐太久!秦檜通常會提拔重點培養的新人先去台諫部門工作,去彈劾執政,兩三年間努力完成任務。則迅速上位變成執政。這讓下一批苗子們心花怒放:看,為秦首相工作就是有前途!
於是新一代言官上任。他們去彈劾新一代的執政…這就是秦檜駕馭官場的手段,每兩三年換一屆言官,去彈劾政要,繼而代替政要,再去等待下一屆言官的彈劾。如此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確保秦檜的地位永遠高大神聖,不可接近…
當然。這樣會導致曾經的親信心生怨念如萬俟禼。這人害死嶽飛後,又出使金國,覺得自己從內到外,從本國到外交都已完善,可自立門戶了,於是開始拒絕秦檜。那麼結果隻有一個:他被冷凍了,終秦檜餘生,萬俟禼絕跡於官場…
還有些簡直是無妄之災,如秦檜的同鄉巫伋。他先言官再執政,終於熬到權力頂峰。終日小心翼翼,生怕有半點地方觸怒秦檜,卻不料百密一疏。居然倒在了聊天上。
秦檜某天心煩,想和人聊點家常,這非家鄉人莫屬。想秦檜出身邊遠,一介寒門,沉浮於亂世之中,居然位極人臣,憶憶苦懷懷舊,是莫大的享受。於是他問“近來家鄉怎樣?有什麼新鮮事嗎”巫伋全身僵硬,迅速計算老板想聽什麼。思來想去,覺得軍、政、商、文都敏感。隻好把話題選在了神話傳奇上“最近家鄉出了個術士,神算驚人。近來有所接觸…”秦檜突然炸毛,大喝一聲“他是算你什麼時候當上首相吧”巫伋就此下線…
如此這般,整個宋朝官場都籠罩在白色恐怖氣氛下,每個人都惶惶不可終日,充分體驗著什麼叫活在當下。而這,也導致了趙構的前院失守。至於後院,也不大好說…
秦檜精心布置,讓趙構在後院深處也全方位透明。皇帝後宮生活基本上有兩大區域:一是經筵,讀書的地方。二是嬪妃,睡覺的地方。宋朝規定:經筵官是獨立的,尤其不能由言官兼職。嬪妃更是獨立的,不能影響朝局,更不能結交外臣。這些都被秦檜打破了。他把言官們派進了趙構的書房裏,又幫助吳貴妃當上了皇後,更和趙構的私人醫生拉上了關係…
這位醫生名叫王繼先,負責修複趙構最缺失的那部分功能,其權威性、*性決定了趙構對他既依賴又敬畏,不敢有半點違逆…
秦檜、王繼先組合,把趙構吃得死死的,讓他在宮裏宮外找不到哪怕一點點藏身之處。當趙構意識到這一點後,他敏感到動不動就殺人的安全心理陡然爆發,覺得生命已操於別人手中!一點都不誇張,秦檜終結了他的政治生命,王繼先掌握著他的個人生死…長此以往,何以安身?
從此之後,趙構在褲腿裏藏了一把匕首,理智告訴他:這不會有很大用處,可他需要。在幽深廣漠的皇宮深處,他一個人孤零零生存著,這把短刀是他唯一能百分百相信的防身工具!這把短刀之外,趙構看什麼都心裏發寒…
楊沂中改名楊存中是趙構這15年裏僅有的2次反抗行為中的一次。通過這事,趙構希望外界知道他手裏還有一些軍權。而另外那次,簡直就是笑話了,是關於科考的…
秦檜子孫們出生即有官職,可這不夠,秦家人要的是名利雙收,眼放著狀元榮名,怎能便宜他人?秦家從長子秦熺開始參加科考,每次參與都讓主考官們歡天喜地,這是他們接近首相的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