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軍事體係從1141年殺嶽抑韓後,已崩潰了整整20年。這期間中興名將全部凋殘。曾經的精兵也早已老朽。在秦檜的管理下,根本談不到後繼之人。民心士氣更不用提,還有人心懷故土想著報仇、北伐嗎?連嶽飛的名字都成了禁忌,還能奢望什麼誌向與恢複?
整整20年,這世界終於變成趙構所希望的樣子。他真的成功了,可突然間他一無所有!因他的主子、他的宗主國不再想養他這條狗!就是這樣簡單!他所有的努力、堅忍、付出、殺戮就都失去了意義!不知這時他做何感想,他會懷疑自己的智商嗎?他連兩國間絕沒永遠的和平這一說都不知道嗎?
或許他會一直記著宋遼之間的百年好合,但他沒那個命、也沒那福份!最重要的是他腦子鈣化了,忘了宋遼之所以能百年和平,是因宋真宗親征澶淵、射死蕭撻凜,逼得遼國不得不和、不敢不和!這和他的搖尾乞憐截然不同!和他不惜自毀長城、冤殺功臣以求得搖尾乞憐截然不同!
反正這時他清醒意識到什麼都完蛋了,除逃跑外再沒辦法。那麼去哪呢?四川…還是大海?入內內侍省都知張去為向他密陳退避閩、蜀之計。萬幸的是此時的南宋首相不是湯思退,而已是一力主戰的陳康伯“敵國敗盟,天人共憤!今日之事,有進無退!若聖意堅決,則將士之氣自倍。願分三衙禁旅,助襄、漢兵力。待其先發,然後應之”黃中堅決主張用兵“朝廷與金通好二十餘年,我未嚐一日言戰,彼未嚐一日忘戰。取我歲幣,啖彼士卒。今幸天褫其魄,使先墜言以警陛下,惟聖慈留心焉”
23日,吳璘緊急提拔為四川宣撫使,與四川安撫製置使兼成都知府王剛*同防守川陝。趙構並下詔“夔州路遣兵五百往峽州屯駐。一旦荊南有警,則令夔州路安撫使李師顏親往援之”
24日,趙構親自召見侍衛馬軍司老大成閔,命成閔率所部3萬人往武昌防守長江中遊重地。再命湖北漕臣同鄂州守臣建寨屋3萬間以屯駐大軍。2天後,再命集結戰略物資:江西折帛、湖廣常平米錢及末茶長短引共140餘萬緡、湖北常平義倉及和糴米63萬石、料10萬石,送往湖廣前線備用。
27日,高景山、王全等人辭行。
28日,趙構下詔:浙東五郡禁軍的弓弩手迅速趕赴明州,由沿海製置使沈該指揮;浙西諸郡及衢、婺二州趕赴平江府,由浙西副總管李寶指揮;江東諸郡趕赴池州,又李顯忠指揮,福建諸郡趕赴太平州,由陳敏指揮;江西諸郡趕赴江州,由戚方指揮;兩湖非沿邊諸郡趕赴荊南府,由李道指揮…各軍迅速到位,進入戰爭緊急狀態!
6月1日,殿中侍禦史陳俊卿被任命為代理兵部侍郎。聞擊鼓而思良將,20年之後,還有誰可用?陳俊卿再次推薦張浚。趙構答“其人才疏。使之帥一路,或有可觀;若再督諸軍,必敗事”陳俊卿說“人皆以浚為可,陛下何惜不一試之”再用張浚嗎?不!絕不!富平慘敗、淮西軍變曆曆在目,這樣的人怎堪大用?那麼還有誰?至少國內還有幾個人是可以期望的。如李顯忠,這是一代名將;再如吳璘,這是與嶽家軍等價齊名的吳家軍主將…
…20年了,趙構有些恍惚,很多的人和事在他心中飄來蕩去,一個個人名閃爍不定,他們都死了…此時的趙構想起的是另一個人的名字,21年前,正是這個名字拉開了那次最輝煌壯麗的北伐篇章——劉錡!這是個已快被遺忘的名字!這位曾飛揚勇決、富平戰場耀武於百萬軍中的青年;曾獨擋金軍、決勝順昌、置班師金牌於不顧,我行我素堅持操守的中年,都成了往事和傳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