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自立篇(2 / 2)

10月7日,金國東京留守、曹國公完顏褒自立為帝!這就是金國曆史上最有名的號稱‘小堯舜’的大金第五任皇帝金世宗完顏雍(此時完顏雍還未改名,為尊重曆史真實,暫且仍以完顏褒稱之)8日,完顏褒改元大定、大赦天下、下詔曆數完顏亮弑皇太後徒單氏、殺太宗及宗翰、宗弼子孫及宗本諸王、毀上京宮殿、殺遼豫王耶律延禧、宋天水郡公趙桓子孫等數十大罪。任命完顏謀衍為右副元帥、高忠建為左監軍、完顏福壽為右監軍。

9日,金軍大舉渡淮。南宋的第一道防線、淮南西路的首府廬州首當其衝!麵對金國空前強大的軍隊,廬州守將王權沒經任何猶豫、沒進行半點抵抗,完全相信了探馬的數字彙報。不論100萬、60萬、31萬,對於隻擁兵5萬的他來說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跑!

當晚二更天。王權放棄廬州,逃往昭關。還覺得不安全,又退往和州。11日。廬州知州龔濤棄城而逃。

12日,劉錡命淮東副總管張榮速選戰船65艘、民兵千人。前線聽命。

當天,蕭琦率十萬金騎攻破淮南東路滁州,知州陸廉棄城而逃。

13日,劉錡接到趙構的命令——令他棄淮守江!這意味著整個淮河流域都已被放棄。對此劉錡有心無力,他不再是當年了,當年他有八字軍、有順昌城,形勢雖惡劣,但戰士強悍、且自己壯年。一切無可畏懼。可這時金國是傾國之兵,而他…

劉錡下令後撤,但要盡量滯怠金軍的速度,把能撤過江的軍民物資都帶過去…按這思路,他以最快速度趕往揚州,那是江淮地區最繁華的城市,有太多的東西要搶運…

14日,金軍圍攻廬州。代理知州楊春突圍而出,率鄉兵保守焦湖水寨。

15日,劉錡遣兵渡淮。與金軍戰。江州都統司將官張寶受戚方之命,收複蔣州。

完顏亮來到廬州城北五裏,築土城居之。道獲白兔。對李通道“此乃周武王白魚入舟之兆也”

同日,劉萼的漢南道十萬金軍也開始了大舉進攻。在攻下光化軍之後,3千金騎突然襲擊漢水北岸、襄陽府的樊城。此時的樊城在通好十餘年中久不修築,城牆到處缺壞。城中隻有翟貴、王進的二百宋兵。二將選擇出城野戰。在漢水南岸襄陽府的吳拱也速發援軍,可惜由於風向不利而無法及時渡河,致使翟、王戰死,士卒大半淹入漢水之中。夜晚,金兵退去。此戰後以大捷奏聞,稱“樊城功賞”

16日。完顏亮進入廬州。

淮東副總管張榮此前受劉錡之命,以所部人船盡赴淮陰前線。到達楚州時。得知劉錡軍隊已退防揚州,兵民驚潰。張榮收攏千餘散亡。在邵伯埭自保。

邵宏淵率軍到達淮南東路的真州、趙撙率軍到達蔣州。

陝西戰場,王俊受姚仲之命,前往鳳翔府的盩厔縣。在東洛穀口擊敗金軍。任天錫、郭諶受王彥之命,從金州洵陽縣出發,攻克商州豐陽縣。

主將王權雖然逃走,但宋軍將士猶有欲戰之心。金軍鐵騎對王權緊追不舍,一直追到尉子橋,姚興再也不想不明不白的逃下去了,率所部三千人與金軍力戰。而王權置酒仙山上,以刀斧手自衛,沒有表現出一絲支援姚興之意。從辰時至申時,姚興殺進殺出三四次,殺敵數百。金軍不得已,命樹起王權的假旗幟以誘姚興。姚興與鄭通等50人俱上當,陷入陣中,全部戰死。

虞允文此時已得知了前線主帥王權逃亡濡須的消息。知道事態已萬分緊急,遂率侍從數人來見宰執大臣。說王權退師,必敗國事!尚書右仆射朱倬、參知政事楊椿還被王權蒙蔽著“王權已上奏朝廷,說他的退兵是誘敵深入之計。隨後他將身當其衝、與右部的邵宏淵、左部的李顯忠,三路夾攻金軍”虞允文力辯王權說的全是假話。可惜朱倬等始終不信。

18日,朝廷終於收到王權的敗報。得知王權臨戰脫逃,金軍已越過南宋第一條防線淮河,兵勢直逼長江北岸…軍情傳入臨安,南宋舉朝震怖!

趙構緊急召見太傅楊存中、宰執大臣們,說自己將再次下海、躲避金軍。首相陳康伯力陳不可。楊存中則說“敵空國遠來,已臨淮甸。此正賢知馳騖不足之時,願率將士北首死敵”這最終促成了趙構下定決心:不逃了!親征!

京西南路的均州知州武钜命荀琛、李元等領兵北上進攻。在房州知州司馬倬2千鄉兵的支援下,他們收複了鄧州。

19日,知樞密院事葉義問被任命為督視江淮軍馬,前往前線。虞允文、洪邁、馮方等人並為參議軍事。

任天錫收複商州商洛縣。

19日,真州胥浦橋之戰爆發。對戰雙方是宋軍的邵宏淵與金軍的蕭琦。

邵宏淵早年是韓世忠的部下,在淮南東路一帶和金軍見過很多陣仗,不過真正露頭還是在最近幾年,準確說就是完顏亮這次南侵之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