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璘撤軍篇(1 / 3)

金國形勢迅速逆轉,終於搶在南宋即將發動的隆興北伐前完成了內部安定!這一切,讓蕩漾在山水佳居間的趙構沉靜地微笑,讓剛剛戴上皇冠的趙眘的腦中一陣懊惱!

21日,宋孝宗下詔:命胡銓、王十朋到臨安來!

10月5日,仆散忠義回朝。23日,仆散忠義進封右丞相、沂國公。左監軍徒單誌寧進封左副元帥。

26日,完顏褒命紇石烈誌寧經略南邊。11月1日,正式授予仆散忠義以南伐的大權,開始解決南宋的問題了。

12月,趙昚命張浚之子張栻、親信陳俊卿來臨安見朕!

張栻在覲見的第一時間進言“陛下上念宗社之仇恥,下憫中原之塗炭,惕然於中而思以振之。臣謂此心之發,即天理也。願益加省察,稽古親賢以自輔,毋使其少息。則今日之功,可以立成”趙昚見陳俊卿,細細詢問張浚的動靜、飲食、顏貌“朕倚魏公如長城,不容浮言搖奪”

而在建康府的張浚數次上疏請求宋孝宗臨幸建康,以動中原之心。用兵淮耎、進舟山東,可遙為川陝吳璘之援。當時仆散忠義已率十萬大軍駐紮河南,聲言將取兩淮之地。張浚針鋒相對,以大兵屯盱眙、泗、濠、廬等淮南諸州,逼迫仆散忠義動都不敢動,隻是寫來份文書,索取完顏亮南侵失敗後,被南宋收複的海、泗、唐、鄧、商5州及因戰爭而中止的歲幣,張浚依然理都不理!

可這時,史浩又一次出現了!新皇帝的老師快速收集即時信息,發現了一對帝國安危影響極大的隱患?他以數十年的聖人學術為根基,判斷出一結果:必須立即阻止吳家軍!

吳璘一直處於進攻狀態中,他擊敗了試圖由陝入川的金軍後順勢反擊。這時已收複了陝西大地共16個州軍。這是空前的勝利!進兵速度之快、得地之廣,唯有當年的嶽飛第四次北伐才可與之媲美!

可史浩卻認為:這是個天大的錯誤!孤軍深入,這是中國漢文明軍事史上的最大禁忌。遇到了唯有迅速後撤這一條路。這是鐵律,遠的如戰國時期秦國戰神白起。孤軍深入趙地,不是被招回了嗎?近的有第四次北伐的嶽飛,深入江北,也是緊急招回。於是孤軍與招回是緊密相連的,除此以外,任何舉措都注定是錯誤!哪怕白起挾長平大勝之餘威,嶽飛百戰百勝複國在望,也必須撤回來!

趙眘習慣性的聽從了老師的分析。嚴令吳璘:立即撤軍!

隆興元年(1163)1月1日,趙昚往德壽宮向太上皇趙構恭賀新年,自是歲如常。

上旬,宋孝宗特立武臣薦舉格,命各路觀察使以上官員各薦舉三人。曾立軍功的薦舉五類人:謀略沈雄,可任大事者、寬猛適宜,可使禦眾者、臨陳驍勇,可鼓士氣者、威信有聞,可守邊郡者、思智精巧,可治器械者。未立過軍功的薦舉五類人:通習典章。可掌朝儀者、練達民事,可任郡寄者、諳曉財計,可裕民力者、持身廉潔。可律貪鄙者、詞辨不屈,可備奉使者。如被舉之人立功,推薦的官員可取旨推賞。如敗事,推薦的官員一起受罰。

胡銓、王十朋上書極言朝廷之弊。王十朋論人主之大職有三、胡銓論史官失職者有四。宋孝宗一一嘉納。

樞密副都承旨龍大淵、帶禦器械曾覿,二人均為趙昚做皇子時的潛邸舊人,他們上奏當對國家財政詳加省察,於是宋孝宗數次以手詔命戶部上報錢穀出入之數。戶部侍郎周葵當即上書反對“陛下新即大位,勞心庶政。臣下傾聽,謂有谘詢必出人意表。今皆微文細故。財利是稽。此不獨陛下未得治道之先務,必有小人熒惑聖聰。欲售其私者,不可不察”

9日。趙昚決定組建新一屆的政府班底。老的絕不能用,都是些縮了水的秦檜,既不能振作國家,還離心離德!趙昚決定:全部趕走,一個不留!這個計劃很好,隻是在實施中遇到了一點小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