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裏誰強服誰,或像當年嶽飛向韓世忠示好,立即可得到回應,從此英雄愛好漢、好漢重英雄之類的事根本和這位軍中敗類不搭邊!
一代名將隻好單獨行動!14日,他率軍從靈壁出發,揮師向西,進擊宿州!宿州是安徽境內金軍最重要據點,它地處淮北、臨近河南,是金*事政治中心的邊境線,一旦突破這裏,立即可威脅到一大片要害地段:向西北是河南、向東北是山東,哪邊都夠金國緊張!
西路軍迅速抵近宿州,宿州之戰展開。金軍一如既往地驕橫,這是特質,從完顏宗弼時代就這樣了,別管麵對的是誰、曾輸成啥樣,他們總會在開戰前默念“我最強”然後出戰接戰…很少會躲在城牆後麵純防守!
這正中李顯忠的下懷,他巴不得戰鬥就在野外解決才好!當天兩軍在宿州城下決戰,一代名將先是毫無懸念地擊潰了守軍,可接著就遇到了大麻煩:宿州城寧死不降!
這裏是安徽的重鎮、河南的前沿,城裏女真人多漢人少,已徹底金國化了,李顯忠要冒著槍林箭雨去爬城牆,才有可能征服它。而這還隻是第一步,當李顯忠城外野戰之後又攻破城牆,才發現麵對的是滿城的刀槍…巷戰開始!
這真是全套的戰爭三步曲了,截止到這時,戰鬥全由李顯忠的西路軍單獨負擔!邵宏淵在哪?東路軍在哪?據可靠情報,他們還在虹縣休息!
一代名將就當他們不存在,就當北伐隻有自己這一路人馬好了!可軍中敗類的確不是個人!邵宏淵真是有才,這人幹出的事,比一直躲在後邊看熱鬧還可恨!
北伐的消息傳來,還沒等友邦驚詫、沒等軍心振奮。先把南宋的士大夫們惹火了。文官集團怒不可遏,戰爭爆發了?南宋挑起的?這還把他們放在眼裏嗎?
這幫人在帝師、次相史浩的率領下集體造反!偏偏理由還正大光明!史浩“我輩位處宰執,而朝廷出兵意不得聞。如此留我輩有何用”大家都辭職吧!說這番話時,史老師的底氣還是很足的。趙眘是他一手教出來的學生,這好比一頭大象如從小就被栓在一根小木棍上的話,栓到成年,也會認為掙不開。於是走到哪,隻要一根小木棍插到土裏,再拴在象身上,大象就不會動了…同理,史浩相信趙眘會再一次不顧一切的挽留他。像上次哪怕損兵失地也不處罰,定要留住他一樣…
可惜他錯了!趙眘能頂住“爹”的壓力,難道還會在乎一個老師?
15日,在王十朋上疏彈劾史浩八罪的前提下,史老師成功地把自己辭退了!他走時孤零零的,並沒大隊人馬跟著他一起回家種地。這很不符合之前文官集團們的如火熱情,像雷聲大雨點稀似的?
可史浩卻很滿意!同誌們都很成熟啊,知道一時慪氣是幼稚的,都保住了職位才能在關鍵時刻做事!這定會在不久的將來,給他的好學生上一堂新課!
16日。一代名將攻破宿州城!就在西路軍衝進城之時,軍中敗類率領的東路軍神奇般地現身了,尾隨著西路軍毫不費力的衝進了城…誰說沒參戰?這不是來了嗎?
這就是軍中敗類邵宏淵!*裸地摘桃子又怎樣?士兵奪降卒的佩刀你敢砍頭。老子當麵奪你的戰功,你試試把老子也砍了?
一樣高的軍職、一個嫡係一個雜牌,今天你敢砍我的頭,哪怕你北伐成功了,也別想有好結果!你比嶽飛怎樣,啥錯沒犯還一樣處死了呢!
李顯忠隻能忍了這口氣,全身心投入到北伐戰爭裏去。當天的巷戰極其慘烈,宋軍陣亡名單裏包括了統領級軍官王珙。而金軍傷亡更大,死數千、擒八千。也就說參與了巷戰的金軍至少接近兩萬…
戰後,在屍山血海裏的宿州城裏。沉默的邵宏淵終於說話了,他向李顯忠笑了笑。貌似恭維地說“真關西將軍也”關西將軍,這是一極其巨大榮耀甚至是傳承的稱呼。於當時的宋軍而言,中興大將們除嶽飛外,全部是關西將軍!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吳玠、吳璘、劉錡…每一個響當當的名字,都深深烙印著“大宋西軍”的字樣。於後世而言,關西將軍更是變成一種傳說,哪怕國破家亡、全境淪喪之後,仍承載著漢人的希望…蘇東坡、辛棄疾的詞中,抱銅琵琶、執鐵綽板、唱大江東去的關西大漢,在文藝作品中被不斷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