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第一,宰相也沒法搞定所有人,裏麵不止趙構,趙眘本人也是阻力之一!左藏封樁庫、內藏庫就是他設立的,也是從國賦裏隨手支錢的主兒!第二,宰相們太忙了,本身國家事務就多,再壓上來無數賬簿,這個任務太繁重了,多少年積壓下來,誰來也沒轍!最要命的是第三,這個部門本身就是與戶部左藏庫這個國家唯一理財部門相對立的,還是宰相、副宰相任職,實話實說:它對攪亂國家金融秩序的力度是空前巨大的!
困難很多,趙眘絕不氣妥!他想起他的七世祖,也就是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曾做過的事。趙匡胤曾努力存錢,說以20匹絹買一名契丹戰士的人頭,彼精兵不過10萬,200萬匹絹左右大事可成…
時隔世異,價錢肯定是漲了,可趙眘決心向太祖看齊!盡量多攢錢,完成滅金複宋大計!在這個大願望的推動下,趙眘在糜爛腥臭的吏治環境裏、在千瘡百孔處處伸手的財政泥潭裏努力掙紮,讓錢一點點多了起來。這實在不容易,各種不斷出現的中小級麻煩不論,動不動還會有天災降臨。而他爹趙構也會不定時地伸手,把他辛苦攢的錢掏走。至於理由則很光明“兒子,最近我零花錢不夠”“兒子,你瞧我快過生日了”“兒子,你媽最近也要過生日了”“兒子,你二姨娘也要過…”
每一筆都是巨額數字,稍微提一下讓大家開開眼。每個月必須的花費是向德壽宮進錢10萬費。每年48萬貫則是趙構的零花錢,這要另算。再有宮內各色人等的開支也都由官方負責。除上麵提過的各種生日、各種節日的進獻外,有時趙眘也嘴賤,喝多了些會向他爹許諾“過兩天給您20萬貫錢,聊表孝心”酒醒後的趙眘一身冷汗,恨不得抽自己兩嘴巴!他決定裝傻。酒話嘛,過兩天大家就忘了,難道爹還會認真不成?他太低估趙構的臉皮厚度了!趙構很認真地問他“為什麼不兌現”趙眘啞口無言。以皇帝之尊、以孝宗之孝,難道會賴賬嗎?可真是沒錢啊!好容易攢點,交出去真是肉疼。最後還是皇太後吳氏出麵圓了場,代替他交出20萬貫了事…
德壽宮,是趙眘的夢魘之地。他不想去、不敢去,卻又不能不去!那裏邊裝修得像人間仙境一樣。宮內開掘大池,注入西湖之水,號大龍池。岸邊疊石為山,名為“萬歲山”聽著像不像艮嶽?沒錯!德壽宮就是趙構根據記憶中那繁華壯麗、舉世無匹的北宋皇宮園林造出的微縮版!宮內亭台樓閣無數,夏天時“堂前假山,修竹,古鬆,不見日色,並無暑氣”宮內池塘假山旁的亭、橋是由吳璘所進的四川石料砌成“瑩徹如玉,以金釘鉸”“四畔雕鏤闌檻。橋中心作四麵亭,用新羅白羅木蓋造,極為雅潔”橋下是千葉白蓮。禦榻、禦幾、瓶、爐、酒器等,都是用水晶雕琢而成。此外,德壽宮裏還“甃石池,以水銀浮金鳧魚於上”如此美妙,可落在趙眘的眼裏,就像是吞錢的魔窟!時刻攪碎他的夢想,搞砸他的事業,沒給過他半點幫助!
很多年後也許他才會清醒的意識到:“爹”這麼做並不是無恥症發作,厚著臉皮隻知要錢。而是在幫他!因趙構認為:要時刻搞得這小子手裏缺錢,才能保證江南的平安!
千難萬難,好在勤勞的漢人無論在怎樣艱苦環境裏都能從事生產。於是托百姓們的福,皇帝的錢包還是一點點的鼓了起來,允許他去做一些有關尊嚴的事…
乾道元年(1165)1月1日,宋孝宗估計對隆興大宋已失去了信心,於是將年號由隆興改為乾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