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內政篇(2 / 3)

地盤縮水了、土地變小了、官員反而增加了,工資變得膨脹了!而這還隻是基本工資。不包括各種各樣超級豐厚的封賞!

至於軍隊,就變得更離譜!隻提一點:號稱兵強馬壯的四川宣撫司統兵7萬餘。各級將官達到17700人,平均每個軍官領的兵不到4個!

而軍費的支出則是另一番景象:淮西諸軍費用1100萬緡、湖廣諸軍960餘萬緡、淮東諸軍700餘萬緡、最多的四川每年達3000—4000萬緡!總計約5760—6760萬緡!

而終宋孝宗一朝,國庫歲入最多的那一年是6530萬緡!

這樣的江山,怎是個了局?凡此種種,都是亡國之相,北宋要在英宗時代才會出現,逼著神宗大刀闊斧的去砍,才重新振作起來。這時南宋才曆二世,就糜爛到這地步,試問趙眘是不是該做點什麼?他做得很認真!

吏治方麵,限源、裁人一起抓!短時間內,官員隊伍開始了縮水。而財政方麵就沒這麼簡單了,他每走一步都會撞上重重大山,如“他爹”趙構。

國家財政如此緊張,太上皇帶頭搗亂!某天趙眘正查賬本,發現有人私自造酒。酒是國家重要收入來源,屬特供特銷物資。別說私造,就連私賣都是犯罪。可趙構偏偏就在他的德壽宮內開起了釀酒作坊,每天公然的抬進搬出,把大批量的酒流入市場。禦史台專門就此事上報,趙眘覺得頭疼。要處理嗎?不處理嗎?真不處理嗎?

正糾結中,“老爹”先爆炸了!趙構派人來質問趙昚:這是真的,你想怎樣?

趙眘的孝順神經發作,酒的事忽略,禦史台有關人員開除。他覺得這樣才能彰顯他無可挑剔的孝道。要知這萬裏江山都是“爹”賜給他的,一點點酒稅又算得了什麼?“忘恩負義白眼狼”這類詞,永遠別想和他趙昚貼邊!

可下邊的人不幹!宰相帶頭反對。撤職詔書扣發,不予執行!趙眘急火攻心。這不是陷他於不義嗎?他找來宰相嚴辭責問。宰相說:德壽宮裏的辦事人都是些閹人,懂得什麼國事大體?為了他們就撤言官,以後誰還會為國操心?

說得好!正中趙眘要害。皇帝陛下立即心情大好,收回成命,禦史不必下崗了!可私酒的事也不了了之,他決心再不追究…

他想完,趙構還不幹呢!幾天後,德壽宮召見。請兒子喝酒。酒上來後,發現瓶子上有個小牌子,上麵寫著“德壽宮造”請皇帝喝私酒,百官、皇子都跟著,看你喝不喝?

趙眘一生喝下過無數杯勉為其難的苦酒,這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杯而已。有什麼為難的?仰頭咽下就是!

他爹的酒好喝,臣下的怒難抑。說到財政,這是南北兩宋最重要的國脈支柱,比外敵入侵更要緊,趙眘無論如何都得治理下去!

簡言之。南宋此時的財政混亂到了極致!先是機構重疊,各不統籌。如中央一級的財政管理機構是戶部左藏庫,這是國家明文規定的隻此一家的負責部門。可還有左藏南庫、左藏封樁庫、內藏庫、三省樞密院激賞庫、合同憑由司、修內司、國用司等等部門。一旦國家賦稅收上來,全都伸手要錢!且哪一個都還絕對獨立,不聽約束!

如左藏南庫,它是秦檜當政時私下創置的,他以各種理由從戶部劃一大部分賦稅收入進庫裏,供其個人銷費。秦檜死後,趙構把這個庫連同望仙橋秦宅一起收歸己有,成了太上皇的小金庫,試問還有人敢攔它的道、撤它的編嗎?

現實種種。逼著趙眘想各種不是辦法的辦法。他任命宰相、參知政事等組成一專門的理財部門,統一管理各級稅務收入!這從理論上說是可行的。宰相、副宰相是國家級別最高的官員。由他們聯袂出麵,足以打壓管理各種庫藏。整理國家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