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被罷篇(1 / 2)

陳騤可是知樞密院事哎!除了首相趙汝愚之外,誰能比他更高?也就是說:劉光祖沒等上任就被辭退,趙汝愚的第一步安插胎死腹中了!於是韓侂胄得以用禦筆直接任命謝深甫為禦史台的老大禦史中丞!

初戰失利,趙汝愚變得警惕,他開始了積極的運作。他提議:空缺的言官人選由侍從來推薦!這樣做堪稱妙不可言,第一可向侍從圈示好,使宰執與侍從攜起手來,哪怕控製不了台諫圈,也能孤立台諫圈。第二,他相信侍從之中,正人君子還是多的,士大夫階層的元氣還在,選出的言官定不會是宮廷小人一夥!

趙汝愚想的沒錯。選拔如他所願,兩個名額都是與他親近的人得到。不過可惜的是:臨上任前突然間風雲變幻,原本落選的劉德秀,居然硬生生擠掉了一個名額,進入了禦史台,成為監察禦史!

理由還是陛下的禦筆內批!

這還搞什麼?公平競選變成了空降兵部隊,人家上麵有人!

趙皇親猛然意識到禦筆出了問題,成了對方的手中利器,定得除掉!他馬上命言官首領之一的右正言黃度彈劾這一點!

但出手又晚了一點!黃度的奏章剛寫好,還沒呈上去,就突然接到外調的命令!仍是禦筆,還是沒走任何程序,命令直接生效:黃度出任平江知府!

黃度大怒,拒不接受調令,在原有奏章上再加了一封,彈劾禦筆這種東西本身就與大宋立國法製不符,應予以取締!宋寧宗趙擴無動於衷…

皇帝有權沉默,那麼走程序。黃度上書宰執,要求宰執為此事向皇帝進諫!從前導致北宋亡國的六賊之首蔡京就以操縱禦筆禍亂朝局。這時怎還能容忍這種東西存在?

理由充分!趙汝愚乘機帶著奏章去找皇帝,要把事情徹底說清!說了半天,出來時趙汝愚口幹舌燥。黃度的命運一落千丈。從外調州府變成了宮觀閑職…

如此當頭一棒,打得趙汝愚本人灰頭土臉。更讓他的班底們心驚膽顫,那可是言官裏的高層,說完就完了,誰不害怕?

趙汝愚連戰連敗,終於有人坐不住了!偽君子是趙汝愚推薦入朝的,兩人說好了協手改造宋朝,使之政治、精神雙豐收,創南渡以來未見之美好局麵。可說榮辱與共。這時趙汝愚根基動搖,偽君子自然要出麵!

事實上,南宋前三位皇帝時,朱熹都曾應召入朝,可都時間不長就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重回山野。而每一次回山,都會增加他的名望,大家會說:這是不戀富貴、品性高潔的象征!

這次不同了,偽君子清楚的知道:這是他施展抱負的唯一一次機會!趙構不是他能左右的、趙昚同樣心性堅定、趙惇是個神經病,跟誰也不講道理,直到第四位皇帝趙擴。理智正常,朱熹已65歲過古稀之年了,這時不搏。更待何時?

所以他跳了出來!旗幟鮮明地支持趙汝愚、打壓韓侂胄!在他的奏章裏,不點名地把韓定性為禍亂朝野的小人,從根本上否定了這個人!

一上來就這麼狠!要不怎麼說道學殺人呢?

擺在韓侂胄麵前的似乎隻有一條路:就是低頭認罪,朱熹判我什麼罪我就認什麼罪…想反駁?好,你是奸邪!想反抗?更該死了,敢站在道學的對立麵,定會搞得你遺臭萬年!

韓侂胄沒急,他天生就是理學家們的克星!很快,一場傀儡戲在宮廷內上演。一峨冠闊袖的木偶仿效朱熹的樣子講說理學。該木偶嬉笑怒罵。對國朝大政、對文武百官、對皇帝的日常起居…無不橫加指責!在他眼裏,世間充滿了錯誤。誰都要接受他的斥責…仿佛他是上帝,而其他人都是凡人。都生有原罪!

27歲的趙擴在台下看著,一言不發,怒火在升騰!台上演的不是戲,都是真實的生活!朱熹自從當上他的經筵官後,的確什麼都管,對一切都插手!長此以往,到底誰才是皇帝?誰才是這天下的主人?

韓侂胄冷眼旁觀,加了一句話:朱熹實在太迂闊了,陛下出宮必有千乘萬騎,而他要求您每天一次朝見太上皇,這實是無理取鬧…說到了趙擴的心坎上!

閏10月21日,趙擴親書禦筆,貶朱熹回鄉,隻授予宮觀閑職責!

趙汝愚第一時間知道了朱熹罷職的消息,他利用首相職權把禦筆封了起來,不給別人看。之後迅速去見皇帝,希望能挽回…首相在皇帝榻前且拜且諫,說了很久。皇帝沒打斷他,隻是一個印象隨著時間的增多而加強——趙汝愚,你跟我對著幹!你助朱熹不行君命!

趙汝愚那天失望而歸。第二天朱熹罷職的禦筆傳遍朝野,事情大發了!道學,在當時隻是顯學,是南宋學術界一大主流,卻並沒成為官學,不過受眾眾多!偽君子的門徒、崇拜者遍布官方民間!想罷免他?完全是在捅馬蜂窩!

先是侍從圈炸了!給事中、中書舍人輪番上陣,動用封駁權阻止罷免!再是省部級高官,吏部、工部的侍郎們一起上陣,向新皇帝叫板(中書舍人陳傅良、起居郎劉光祖、起居舍人鄧驛、禦史吳獵、吏部侍郎孫逢吉、知登聞鼓院遊仲鴻、工部侍郎黃艾、吏部侍郎兼侍講彭龜年)!最後一錘定音的是一負責登聞鼓院的牛人叫遊仲鴻,他告訴皇帝“朱熹一去,則誰不欲去?正人盡去,則何以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