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到了這種程度?任何稍有理智的人都能看出來:遊仲鴻說的不是某位德高望重的大教授,而是國家唯一的領導人!
而遊仲鴻正是當初選禦史時,被禦筆頂下來的那個倒黴蛋。結合在一起,趙擴就算再不聰明,都能聯想到趙汝愚結黨幹政上去!
韓侂胄要的就是這結果!大家都鬧起來,讓皇帝看一下:到底誰是忠君的?誰是另立山頭的?都對號入座後,事情就簡單了!兩天後。禦筆再次從天而降,直接交給偽君子本人,讓他立即滾蛋!
這下朱熹徹底沒話說了!隻要是個人。稍有點麵子,都沒法再賴著不動!偽君子卷鋪蓋回鄉!距他入朝隻有三個半月!
或許他真的是位聖人?人生遭遇和孔大聖人如出一轍!都是活著時東跑西顛。到哪都不受待見,身後邊一大群徒子徒孫,集體齊心合力為他歌功頌德,把他推上宇宙第一的寶座上去,可那要在他身後才能實現!
25日,大金參知政事馬琪巡視河防歸來,報告黃河大改道的災情。29日,金章宗任命鄂屯忠孝為代理戶部侍郎、溫仿為代理工部侍郎。戶、工兩部合力治河。
下旬。完顏璟再次發表自己對儒教的崇拜與對佛、道兩教的不滿“僧徒修飾佛像最奢,道教次之,惟儒者修孔子廟,最為寒酸。僧道以此營利,故務在莊嚴閎侈,起人敬奉布施,非為美也”
11月23日,韓侂胄兼任樞密都承旨。
28日,宋孝宗趙昚下葬於永阜陵。
12月5日,金國名相完顏守貞被罷。
9日。當時的名臣彭龜年上疏彈劾韓侂胄。彭是宋光宗趙惇的親信,曾為趙眘病危時趙惇不去探望而在龍犀上叩頭見血,平時也有很多勸諫。很是硬朗,在朝廷裏以風骨著稱。這人在朱熹貶職期間正好出使金國,回來後看到木已成舟,沒法挽回了,一怒之下,他決定來個狠的!
他聲稱自己與韓侂胄勢不兩立,決不共存於同一朝廷!
這一招屢見不鮮,每次出現基本都會搞到同歸於盡!這時的彭龜年覺得自己是位殉道士,為了真理、為了聖人。為了南宋中興的偉業,這樣做。值了!
趙擴沒法,隻好同意。計劃讓兩人同時下野!如真這樣了。對趙汝愚一夥可真是天大的好事,以陣中一大將與對方主帥兌換,賺大了!
可關鍵時刻,趙汝愚的心靈突然變得柔軟,他覺得每一個同誌都是珍貴的,自己不能犧牲彭龜年!
於是他進宮跟皇帝商量,要不讓他倆都退一步,別降別貶了成不?趙擴當然說好。他對韓國戚有深厚好感,而對從小一直陪他長大,動不動就對他進行話療的彭龜年也舍不得,息事寧人正是他所希望的!
皇帝和首相終於就一件事情達成了共識,真不容易,值得高興!
可幾天後,趙汝愚就恨不得拿頭去撞牆!他犯了一生中最大、也是最後的一個錯誤,錯失了撂倒韓侂胄的最後一個機會!也不知道這幾天裏韓侂胄都在皇宮裏是怎麼折騰的?本是與彭龜年一起死或一起活的局麵,可現在的結果居然是:隻有彭龜年一個人外放,而韓侂胄官升一級!
幾番較量,趙汝愚的招數基本上都用盡了,連聖人帶親信都賠了進去。終於輪到了韓侂胄進攻!
禦史中丞謝深甫受韓侂胄之意,彈劾陳傅良,使其罷官。
11日,金章宗下詔:免除今年黃河水災各地的秋稅。
13日,知樞密院事陳騤被罷。14日,餘端禮被任命為知樞密院事、京鏜為參知政事、鄭僑為同知樞密院事。至此,首相趙汝愚已孤立於朝,帝亦無所倚信。
15日,監察禦史劉德秀受韓侂胄之意,彈劾劉光祖,使其罷官。
到了這一步,趙汝愚應想盡辦法提升士氣,做一兩件劇烈回擊的狠事,才能挽回局麵?可他仍沒有,他辦了一件讓人怎麼都想不通的事!
趙彥逾被踢出臨安,出知建康府!
趙彥逾,當初政變的真正發起者!他本應是上天賜給趙汝愚的天然夥伴,兩人從出身到誌向完全契合,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會團結到死黨的程度?可趙汝愚偏偏就不履行承諾,說好的官職不給,且沒過幾天就把他貶出了京城!
這是為什麼呢?趙彥逾無論如何想不通,難道說這命令不是趙汝愚下的?可簽發部門是政事堂,尚書級別官員的調動需要經宰相的批準才能實行。趙汝愚肯定是知道的!想來想去,隻有一個可能:趙汝愚過河拆橋,恩將仇報!
趙彥逾怒了!你做初一,我便做十五!他找到韓侂胄,說了一句話“內禪都是我倆之力,趙汝愚不過坐享其成而已,現在他自據相位,擅做威福,視我倆如無物,怎麼辦”韓侂胄立即認可了這個同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