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換天篇(1 / 3)

對此,我隻是想逆向思維一下。

不放棄中都,一直守著行嗎?蒙古軍當時已把河北、山東全境殺光搶絕,四境汪洋中的中都小島,要怎麼守呢?放棄中都意味著注定滅亡。死守中都則就是轉眼即亡!

‘失之於北,得之於南’拆東牆補西牆,誰都知道這麼幹很傻。可如這東牆不是自己家的院牆呢?那麼拆之何妨?更何況宋金死仇,根本沒聯手的可能性!至於應該專心跟蒙古人死磕,可請問:軍費從哪來?且女真人還急於證明自己仍是東亞大國,可隨時在兩條戰線上作戰,且還是和一直弱勢的南宋作戰,這有什麼不好理解的呢?

封建九公…史書給出的罪名是承認割據,中原瓦解。這一點是千真萬確的。所謂的強權,實質上看是凝聚在刀槍武力上。真正的作用,卻牢牢紮根在所轄區域內人民的心靈歸屬感上!金身不破時,哪怕萬敵環繞,臣民們也覺得安穩,認可你的統治。一旦失敗且認栽,分割出一部分統治權,那麼立即樹倒猢猻散,甚至倒打一鈀!所以,有句治世名言,大家定要牢記——倒驢不倒架!

金宣宗死了,這個完顏被史書定義為把金國實際搞垮的人,而不是他的兒子金哀宗。這有些道理,又沒道理。就像宋之滅亡,找原因能追溯到趙匡胤那兒,難道太祖皇帝要負全責?妙就在這個“全”字上,每個人都有責任,不過多少而已…

金宣宗活得混亂,死時也糊塗,他兒子們上演了一出真正的宮廷大戲,才爭到金國末代皇帝的寶座!

完顏珣有三個兒子。皇太子本是長子完顏守忠。既身為國儲,當然要承擔重任,當年老爹遷都開封。他被留在中都,證明絕不放棄。後來又從中都逃回開封。連嚇帶病,就此死去。這也算為國捐軀?獎勵是國儲仍是他家世襲,由他兒子任皇太孫,沒想到小孩子也死了。

剩下的是二兒子完顏守純、三兒子完顏守緒。按原則,嫡長子、長孫都死了,繼續權就應在次長子?因沒嫡了,可三兒子得天獨厚,是被久不生育的皇後養大的。所以後來居上,在那位皇太孫夭折後,馬上就被立為皇太子!這就讓二哥完顏守純非常惱火!

金宣宗死在深夜,皇太子殿下那時正在溫暖幸福的夢鄉中。他二哥提前進入皇宮,封鎖宮門,隻等第二天天亮矯詔,宣布合法地位!

關鍵時刻,金宣宗的臨終托孤起了重要作用!完顏珣的托孤對象是個女人。就是當年紇石烈執中廢衛王完顏永濟時,衝進宮中欲奪玉璽,結果就是被這個女人怒斥:鄭氏!完顏珣對鄭氏臨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速召太子。舉後事”完顏珣剛死,王皇後、龐貴妃馬上前來打探消息。而龐貴妃正是英王完顏守純的生母!這時,鄭氏表現的很鎮定“皇上正在更衣。後妃去別室等待”等後妃全部進了別室,鄭氏馬上將這別室上鎖!隨後鄭氏急召大臣,傳遺詔,召皇太子完顏守緒入宮即位!這之後,鄭氏才打開別室的大鎖,將後妃放出,為先帝發喪!

完顏守緒被緊急喚醒,隨後帶著3萬東宮衛兵直闖宮門,把二哥囚禁。終於成為了金國的第九任(也是最後一任)皇帝金哀宗!

金國皇位交替是這樣,8個多月後。長江之南則發生了幾乎相反的事!在宋寧宗趙擴駕崩的那個夜晚,由史彌遠精心操作。把本應無可置疑繼位的宋寧宗養子趙竑放翻,把當時還隻是沂王世子身份的趙貴誠扶上宋理宗的寶座!

本月,前淮西都統許國被任命為淮東製置使兼楚州知州。接替賈涉的職務。上任伊始,許國第一時間開始強力!李全來庭參,他大橫大樣坐著,眾目睽睽之下,坦然接受李全的跪拜…

李全大怒!李全是節度使、許國是製置使,官銜上必須下拜。可宋朝官場有慣例“節使當庭參,製使必免禮”從沒真正跪下去的道理。許國這樣做,純粹是惡心他,給他玩下馬威!李全是個職業匪徒、天生的梟雄,這些有什麼不懂的?

很好!你要玩,就玩吧!李全當天平靜地下拜施禮,無可挑剔。許國很驕傲,目的達到了。之後李全變得更乖,隻要見麵,必謙恭施禮,讓許國始終飄在軟綿綿的雲端,直到李全安全離開了楚州帥府…

本月,狀元皇帝夏神宗李遵頊也終於混不下去了,創造了另一項紀錄,他成為西夏曆史上唯一一位太上皇。他的次子李德旺成為西夏第九任皇帝夏獻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