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戰派有:趙範、趙葵兄弟、首相鄭清之。主和派有:趙範的參議官邱嶽、史嵩之、淮西運判杜杲、知樞密院事喬行簡、淮西總領吳潛…雖然有那麼多人反對,都沒用!因最後拍板決定的始終是皇帝!
而支持皇帝和主戰派觀點的,是蒙古軍隊近期詭異的動向。他們靜悄悄向更北的北方運動,對中原大片土地視而不見…
蒙古貴為人類有史以來版圖最廣袤的國家,其領導人要下的棋實在太大了。黃河、長江流域誠然是大片土地,然而卻不能始終隻關注這一塊區域!
首要的世仇大敵金國被消滅,已完成了蒙古的宏觀意圖。現在,他們必須得把目光投射到其它區域裏去:欽察、高麗…
不知是出於怎樣的心態,或許都是草原地貌的原因吧?蒙古人對中亞、欽察一帶地區的興趣明顯比黃河、長江流域內的漢族聚居區濃厚…
為此,窩闊台要定下一空前絕後的決策!為了征服遙遠的欽察,蒙古黃金家族的所有各支、萬戶以下所有那顏的長子全部聚集出征!引用《元朝秘史》的原話是“其諸王內教巴禿(拔都)為長、在內出去的教古餘克(貴由)為長。凡征進去的諸王、駙馬、萬、千、百戶,也都教長子出征。這都教長子出征的緣故,因兄察阿歹(察合台)說將來:長子出征嗬,則人馬眾多、威勢盛大!聞說那敵人好生剛硬,我兄察阿歹謹慎的上頭,所以教長子出征,其緣故是這般”
所以,蒙古帝國的這第二次西征又有一在人類曆史中永垂不朽的響亮名字:長子西征!以長子中的長子拔都為主帥、前軍主帥則是橫掃歐亞,不久前還隨成吉思汗攻掠過那片土地、“四傑”之一的蒙古名將速不台!
這場聲勢空前浩大的西征、以及東征高麗。都要在次年1235年才正式展開。可準備工作要提前很多,至少兵力都在向北方集結!
遠在江南的南宋不見得能迅速知道這些隱秘?但隨著蒙古兵力向北集結,整個中原地帶變得空虛的事實。卻再清晰不過地展現在他們麵前!
趙昀讚歎曰“中原好機會”宋廷這才下定決心:實施端平入洛!據關守河、收複三京!
趙昀命趙範移駐淮南西路的黃州,即刻準備北進!
本月。宋軍的最後一次北伐:端平入洛打響!打頭陣的廬州知州全子才率萬餘淮西兵出發,目的地是原北宋舊都開封!
一路上,仿佛人間地獄!再沒傳說中“市民如織”的城鎮,統計中不會少於100個的人口1-10萬之間的城鎮早已消失不見!沿途隻有“茂草長林,白骨相望,虻蠅撲麵,杳無人蹤”宋軍在這樣的環境裏北進,不愉快。但也沒任何阻礙,就收複了北宋的南京歸德府!
沿途沒任何敵軍!蒙古人像消失了一樣,任憑宋軍進入河南…全子才沒停留,率軍直奔最終目標開封城!在他的身後,主帥趙葵也盡起兩淮精兵、帶上眾多器甲戰械,向開封運動…
先收複三京、再據關守河…這是地理所決定的必然步驟!
開封城中,李伯淵、李琦、李賤奴等人開始密謀殺崔立、降南宋。先是夜燒封丘門,做出宋軍已到的假象。次日,便請崔立一起去視察火情。崔立不疑有他,便與苑秀、折希顏二人一起騎馬赴會。被李伯淵拔出匕首。就馬上刺死。同來的苑秀、折希顏亦被殺。隨後,李伯淵拿著崔立的首級,去往承天門祭奠金哀宗完顏守緒…之後。開門迎接全子才進入開封城…
開封早已是一座死城。經點查,偌大開封城,曾居民百萬的人間奇跡,隻剩下不到300戶人口!這就是金國百年經營的結果、這就是蒙古人入侵後的局麵…
蒙古軍仍不見,按說全子才應繼續進軍,直抵黃河南岸,完成既定目標?可他就此按兵不動…而此時,趙葵已率5萬淮西兵從淮南東路的滁州出發,攻陷南京路的泗州後。就再無任何阻礙,一路抵達開封!趙葵大怒、既而狂怒、再繼而沮喪…
大怒是因全子才。坐失如此良機。按軍法當斬!可當趙葵巡視一圈後,發現入城的宋軍早就沒糧了!半個多月隻吃蒿草和麵做的餅。這樣怎能去打仗?
狂怒是為了運糧!計劃中由京湖地區運送的糧草遲遲不到,經查是某些人的小動作:史嵩之!他在運糧上陰奉陽違,著實該殺!
可轉瞬間趙葵又變得沮喪!關於運糧,也許是史嵩之在暗中下絆子。可他本人一路北行,走的是什麼路比誰都清楚:那根本就不是人走的道!
蒙金戰爭中,蒙古人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決開黃河寸金堤,黃河泛濫成災,道路水深至腰,有時甚至會淹沒脖頸,健壯的士兵帶著軍械走路都萬分艱難,更何況牛馬人力所拉的運糧車?這不是史嵩之在運糧上陰奉陽違就能達到的阻撓,更不是誰用軍法殺頭就能克服的困難!
還能繼續北進嗎?理智點,應讓軍隊休整了!可三京已複其二、黃河近在眼前,臨門一腳,誰能舍得這千載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