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葵命令:立即挺進洛陽、收複西京!把黃河南岸的要塞都占領,之後再休整也不遲!範用吉、樊辛、季先、胡顯率軍13千、徐敏子為監軍,西進收複洛陽;楊誼率廬州強弩軍15千為其後援…並在開封城內盡情搜刮,為全軍準備了5天的口糧…
糧食,再一次成為最重要的戰略物資!
7月,蒙古大汗窩闊台召集群臣“先帝肇開大業,垂四十年。今中原、西夏、高麗、回鶻諸國皆已臣附,唯東南一隅尚阻聲教。朕欲躬行天討,卿等以為如何”木華黎之孫塔斯說“臣家累世受恩,圖報正在今日!臣願仗天威,掃清淮、浙。何勞大駕親臨”窩闊台大喜“塔斯雖年少,英風美績,終能成我家大事”塔斯受命。率軍南下…
本月,張迪率宋軍前鋒200人來到洛陽城下。當晚。城內有民庶300餘家開城投降,張迪、徐敏子帥眾入城。至此,宋軍拚盡全力,終於接近既定目標,所差的隻剩一座潼關了!可他們再也沒法前進一步,連在原地生存都是件高難度的事。洛陽城裏一粒米都沒有!徐敏子入洛的第二天,糧食就告吃完!
沒有糧食。有的,是蒙古軍剛剛撤走的各種跡象…一陣不安在宋軍心頭掠過:洛陽城裏的蒙古軍去了哪?
很快消息傳來:作為後援部隊的楊誼在洛陽城東30裏。被塔察兒的前鋒劉享安偷襲!15千人死傷殆盡,近一半落入滾滾洛水之中,楊誼本人僅以身免…
蒙古軍終於出現了!直接把入洛的宋軍分成兩段:入城的畫地為牢、野外的盡數殲滅,至此進退兩難!每一個宋朝大兵都清楚了眼前局勢。蒙古人之所以大量撤軍、讓出整個河南區域任憑南宋北進,完全是挖了個大坑!千載一時的機會要不要?不要,那是兩百餘年的盼望,誰舍得?要?就會像眼前這樣,戰線漫長、無法供給,主動送上門去讓蒙古軍個個擊破!而蒙古軍隻需一支編製很小的部隊,就足以實施這個計劃!
8月1日。蒙古兵在洛陽城外安營紮寨。而洛陽城裏的宋軍終於絕糧!絕糧的意思是所有能吃的都已吃光,包括戰馬!不得已,徐敏子決定撤退!
洛陽距開封不遠、距南宋邊境很遠。可徐敏子根本不敢向開封撤!因為那會把戰火引向己方大部隊,而所謂的大部隊也早已筋疲力盡!徐敏子率部向南突圍,蒙古軍一路追擊百餘裏,宋軍死傷慘重,很多與其說是戰死的,不如說是疲勞饑餓而死!徐敏子身中箭傷,由300餘名殘兵保護下苦戰7天,終於逃回南宋淮南西路的光州…
消息很快傳進開封,主帥趙葵最初的決定是立即增援。可部下們勸他正視現實:別說開封城裏的宋軍到底有多少戰力。光是洛陽城的條件,就會讓它變成一填不滿的坑!趁現在沒餓到徐敏子的程度。我們也馬上撤退吧!馬上的意思是:第二天一早立即啟程!
在宋軍南撤的必經之路上,蒙古兵又決開寸金澱的黃河之水。宋軍溺死者無數…
8日,朱揚祖、林拓去洛陽掃墓歸來,以《八陵圖》向皇帝詳細報告此行見聞。宋理宗邊聽邊忍涕歎息…
要說到這一次朱揚祖、林拓能在此次宋軍前方大潰之時成功完成任務,還是要多虧孟珙!兩人剛到達襄陽時,蒙古前鋒遊騎也已到達黃河孟津渡口。蒙古人在陝府、潼關、河南各處皆增屯戍、設伏兵。因此,朱揚祖畏懼不前。孟珙毅然曰“淮東之師由淮西溯汴,沒有十餘天絕不能到!我精騎疾馳,不十日便可竣事。等到蒙古大軍到來,吾已歸矣”於是孟珙親自與二使晝夜兼行,來到洛陽諸陵前,奉宣禦表,成禮而還…
本月,福建路邵武軍代理知軍王埜平定建寧府建陽縣的群盜。
9月6日,趙範上表彈劾趙葵、全子才、趙楷、劉子澄等人,分別被處以削秩罷職等處分。又追究楊誼之敗的責任,徐敏子、範用吉也受牽連。另外,京湖製置使史嵩之也被罷,以趙範代之。
10月,宋理宗召真德秀為翰林學士、魏了翁直學士院。
孟珙在襄陽府招募15千餘中原精銳之士,分屯漅北、樊城、新野、唐、鄧之間,以備蒙古,取名鎮北軍。11月17日,朝廷正式賜名襄陽府駐答刂禦前忠衛軍,由孟珙兼領。
12月15日,蒙古使者王檝來到臨安,指責南宋敗盟。27日,鄒伸之、李複禮、喬仕安、劉溥等人受命前往蒙古解釋。
宋軍的這最後一次北伐,在理宗端平元年,進軍的終點站是洛陽,所以史書稱之為“端平入洛”行動持續近兩個月,以輕率出師始、以倉皇敗退終,事後盤點一下“端平入洛”有三個直接後果。1物質傷害。南宋國防力量被急劇削弱,軍民死傷十餘萬、近百萬石糧草遺留在敵境、戰械輜重損失無數。2心理傷害。南宋由剛剛的聯蒙滅金提升的士氣瞬間全沒了,從此徹底喪失與蒙古主動爭勝的心氣,變得被動消積起來。3給了蒙古南侵的合理借口,連起碼的道義之爭都徹底輸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