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宋理宗正式冊封全氏為皇太子妃。
本月,忽必烈設立宮殿府,正四品官銜,專職營繕。
景定3年(1262)1月13日,宋理宗下詔“丞相賈似道,身任安危、再造王室。其元勳偉績,不在昔日趙普、文彥博之下。宜賜第宅、家廟”下令撥給百萬緡錢,在集芳園建造賈府,並置家廟。
17日,劉整率所部去蒙古朝見。呂文德趁機收複潼川府路的首府瀘州。
2月5日,蒙古忽必烈下令:規定中外官俸,命大司農姚樞赴中書省議事及講定條格。
本月,臨安發生饑荒,宋理宗下詔賑恤貧民。臨安知府馬光祖知道皇帝的親弟弟、皇太子的生父、榮王趙與芮府中有大量積粟,三次前見,都被趙與芮拒而不見。馬光祖不得已之下,在榮王府中不走了,要睡在王府中!逼得趙與芮不得不出來見自己。馬光祖厲聲曰“天下誰不知儲君為大王之子!民饑欲死,大王不欲收人心乎”趙與芮答“府中真的沒有存糧啊”馬光祖隨即從懷中掏出一大摞紙“某倉、某倉…有若幹”榮王趙與芮當場語塞,遂許以三十萬。
本月,蒙古江淮大都督李璮子承父業,掀起了一場規模比其父李全之亂更大的叛亂!李璮久萌異誌,30餘年間他向曆任蒙古大汗上奏了數十件事,都是用以虛聲恫喝蒙古,以使曆任大汗都不斷的替他修城增兵。同時他的嶽父王文統此時又深受忽必烈信任,官居宰相、大權獨攬。李璮與王文統裏應外合,隻要時機一到,便發動叛亂!
本月,李璮認為時機到了!他先遣使去開平府召回做人質的兒子李彥簡。隨後盡殲蒙古戍兵,以山東東路之地向南宋投降,也請贖其父李全當年之過。南宋當即封李璮為保信、寧武軍節度使、齊郡王、督視京東、河北路軍馬。連其父李全也一起赦免。恢複其官爵。
山東東路首府益都府被李璮迅速攻下!蒙古宣撫副使王磐單身逃往西邊的濟南府。濟南府也隨即被李璮攻陷!消息傳到忽必烈那裏,忽必烈急召姚樞問計。姚樞說“使李璮乘我北征之機,瀕海搗燕,閉關居庸,惶駭人心,為上策;與宋連和,負固持久,數擾北邊,使吾罷於奔救,為中策;如出兵濟南。待山東諸侯應援,此成擒耳”忽必烈問“今賊將安出”姚樞答“必出下策”
而同時,王文統遣其子王堯與李璮通謀的事情也被揭發出來。王文統父子皆被處死。忽必烈到如今才追憶起竇默當初的諫言“曩言王文統不可用,惟竇漢卿一人。若再有一二人言之,朕寧不之思耶”下令召竇默回京師。
3月17日,忽必烈命漢軍萬戶史樞、蒙古大將阿術分兵前往濟南平叛。途中與李璮軍遭遇,李璮軍被殺四千人。李璮退保濟南。22日,韓世安又在淄州高苑縣大敗李璮軍。
29日,忽必烈詔諭諸路管民官“毋令軍馬、使臣入州城、材居、鎮市。拓及良民”4月19日,又下詔“行中書省、宣慰司、諸路達魯花赤、管民官,都當勸誘百姓、開墾田士、種植桑棗。不得擅興不急之務,妨奪農時”
5月3日。宋將夏貴收複原金國南京路宿州的蘄縣,殺蒙古萬戶李義、千戶張好古。
本月,忽必烈命宗王哈必赤、漢人丞相史天澤先後節製諸道兵馬,平定李璮叛亂。史天澤來到濟南府。就對哈必赤說“‘李璮詭計多端、兵馬又精銳,不宜力戰。當深溝高壘,與他相持。日久自斃”除了史家,蒙古漢係中另一家張家也參與了這場平叛。張弘範臨行時,其父張柔當麵授計“此戰必是圍城之戰。你此去當請求在險地紮營,參與圍城。越危險則越安全”於是張弘範選擇了在城西紮營。李璮屢次出城突襲蒙古諸將的兵營,獨不向弘範。隻有一次,李璮以奇兵突襲張弘範的營地,結果遇伏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