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忽必烈下令:在開封趕造戰船八百艘。
本月,忽必烈聽聞遼陽行省國王特默格擾民不便。於是特起用廉希憲為北京行省平章政事“昔在先朝,卿深識事機,每以帝道啟朕。及鄂漢班師,屢陳天命,朕心不忘。丞相,卿實宜為,顧退托耳。遼沈戶不下數萬,且是諸王、國婿分地所在,彼皆素知卿能,故命卿往鎮,體朕此意”
3月13日,忽必烈任命忻都為征東元帥,劉複亨、洪茶丘為左右副帥,率900艘大小戰艦,蒙古人、漢人、女真人聯軍2.5萬,又命高麗王王偡派高麗軍8千、水手6700,第一次東征日本!近4萬聯軍自高麗國合浦(今韓國慶尚南道的馬山)出征。日本史上的“文永之役”即將打響!
14日,忽必烈下令:改荊湖、淮西樞密院為行中書省。以伯顏、史天澤為左丞相,阿術為平章政事,阿裏海牙為右丞,呂文煥為參知政事,行省於荊湖。哈達為左丞相,劉整為左丞,達春,董文炳為參知政事,行省事於淮西。
本月,翰林學士王磐上奏“前代用人,20從政、70退休。所以資其才力,閔其衰老,養其廉恥之心也。今入仕者不限年、而老病者不肯退,彼既不自知恥,朝廷亦不以為非,甚不可也”王磐以病為由,先請斷月俸供給,又堅決請求退休。忽必烈卻不同意“卿年雖老,非任劇務,何以辭為”仍詔祿之終身,並補發當初停發的月俸。王磐不得已複起。
5月21日,忽必烈以皇女下嫁高麗世子王愖。
本月,張玨上奏:請求在馬鬃山、虎頭山上築城。如果來不及,那麼先築其一,以扼險要。
元世祖至元11年(1274)6月15日,與第一次東征日本同時,忽必烈決定南征!以賈似道負約、囚禁郝經為由,正式下達征宋的聖旨!命伯顏為主帥、率諸將南伐“爰自太祖皇帝以來,與宋使介交通。憲宗之世,朕以籓職,奉命南伐,彼賈似道複遣宋京詣我,請罷兵息民。朕即位後,追憶是言,命郝經等奉書往聘,蓋為生靈計也。而乃執之,以致師出連年,死傷相藉,係累相屬,皆彼宋自禍其民也!襄陽既降之後,冀宋悔禍,或起令圖,而乃執迷,罔有悛心。問罪之師,有不能已。今遣汝等水陸並進,布告遐邇,使鹹知之。無辜之民,初無預焉,將士毋得妄加殺掠。有去逆效順、別立奇功者,驗等第遷賞。其或固拒不知及逆適者,俘戮何疑”
忽必烈的南征聖旨發布一個月不到,元世祖的滅宋大軍還未出發,7月9日,宋度宗趙禥駕崩,時年35歲。和前任趙昀一樣,他命非常好。在山河巨變、種族淪亡的前夕,居然還能一直風花雪月、胭脂粉香的做了近10年的皇帝。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一點煩惱心事都沒,盡管這托了發育遲緩到死都沒能長全的大腦的福,也實在不愧為極品人生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