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謝太皇太後下詔:罷文天祥所部勤王之兵。任命賈餘慶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劉岊為同簽書樞密院事,與吳堅、謝堂、家鉉翁等人同為祈請使,上元大都拜見忽必烈。
在伯顏麵前,文天祥怒斥賈餘慶賣國,且責伯顏失信。呂文煥在旁勸解,也被文天祥怒斥:你呂氏父子兄弟皆受國厚恩,卻不能以死報國,反而全族為逆!呂文煥等慚恚,遂與賈餘慶共勸伯顏:押著文天祥,隨我們一起北行…
當天,元兵大軍屯於錢塘江之沙上,宋人此時寄希望於錢塘江的大潮,能將這些元兵一洗空之!然而苦等三天,潮竟不至。
11日,伯顏下發詔諭,安撫臨安新附各府、州、縣的官吏軍民人等。之後命投降的南宋內侍王埜入宮,收袞冕、圭璧、符璽及宮中圖籍、寶玩、車輅、輦乘、鹵簿、麾仗等物。
之後,伯顏發現了益王、廣王的逃亡。馬上派範文虎率兵去追!關鍵時刻,楊鎮獨自斷後,犧牲了自己,才給二王爭取到了逃亡的可能!途中逃亡者們無馬無轎,楊亮節身負二王,與楊淑妃等人徒步逃跑,最狼狽時他們躲在山中長達7天,幾乎饑渴而死!之後,張全帶兵數十趕到,大家集合在一起,往溫州而去…
本月,元軍大索宮女、內侍及諸樂官。數百宮女投水自盡。
本月,淮西製置使夏貴降元。夏貴時年已80。投降後又能有幾天享受?可他就是降了!因投降,他在宋史中無傳、元史中無傳,一生近20餘年與元軍角逐。攻略八方,戰阿術、敗董文炳、鬥劉整、敵伯顏…說實話:南宋能以半壁殘山剩水苟且偷安,他出的力著實不小!都化作雲煙!
降元後隻多活了3年,所為何來?時人有詩一首紀念他“享年八十三,何不七十九!嗚呼夏相公,萬古名不朽”
鎮巢軍洪福本為夏貴的家僮,寧死不降。夏貴至城下。請求單騎入城。洪福信之。可城門一打開,元軍便大舉攻入。洪福父子被擒、城被屠,洪福在大罵夏貴不忠之聲中慷慨就義…
3月2日,伯顏命管如德招諭諸郡,隨後自己進入臨安城。與從紹興而來的宋恭帝的祖父、福王趙與芮相見,伯顏深慰之。宋軍降將皆不殺,隻有張俊的曾孫、獨鬆關守將張濡因為曾經殺害廉希賢,故被殺抄家。
3日,命按塔哈、孟祺等入宮宣詔:令宋恭帝趙xian、恭帝的生母全太後北上大都入覲。
伯顏留下阿喇罕、董文炳兩人經略閩浙,命蒙古岱鎮守兩浙西路、索多鎮守兩浙東路。這時江南西路元軍主帥宋都木達前來報告:南宋二王在閩、廣聚兵,將攻江西,伯顏於是又命達春率一路元軍,去與江西那裏的李恒、呂師夔會合。平定未下州縣。再與阿喇罕、董文炳一起追殺二王…
之後,伯顏自己則滿載著戰利品,押解著宋恭帝、全太後及宗室趙與芮、沂王趙乃猷、恭帝的祖母黃氏、外戚駙馬都尉楊鎮、謝堂、高應鬆、大臣劉裒然及太學生等幾千人北上。名單裏沒有太皇太後謝氏!
謝道清以老病為理由。在原皇宮內暫留。說來也是奇跡?自從被陳宜中氣著了自閉於寢宮後,她真的哪也不去,連南宋滅亡了也巍然不動!5個月後,謝道清抱病去大都,7年後病死…
一行人中,僅太學生徐應鑣與其子徐琦、徐崧、女徐元娘投井自殺。
閏3月。二王的南宋小朝廷到達兩浙東路的福州,且聚集了幾乎全部班底。他們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遭遇。都費盡千辛萬苦,才彙聚到南宋正朔的兩位親王身邊!
陸秀夫單獨行動,可憐一介文官帶著一家老小千裏奔波,居然最早找到了二王!茫茫人海、兵危亂世,這不是奇跡、更不是偶然,而是陸秀夫對宋室的忠貞,而產生出的竭盡全力的追尋!
且他發現了陳宜中。這個逃跑宰相在清澳被陸秀夫挖了出來,他居然有臉,而陸秀夫也真原諒了他,帶著他去見二王。這是筆者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更荒唐的是南宋皇室不僅不追究他之前各種混賬行為,居然還承認他是宋朝首相…
之後到來的是蘇劉義的一支小規模的南宋水軍。
為求安全,張世傑在兩浙東路慶元府定海縣的那支水軍一定要招來!陳宜中派人去召,張世傑二話不說,也火速帶著他手下龐大的水師到來,給小朝廷以真正的安全感、存在感!
溫州江心寺,這裏有當年完顏宗弼“搜山檢海抓趙構”時,高宗皇帝下海前曾在這裏停留時所坐過的禦座,眾人集體哭於座下,之後奉益王趙昰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廣王趙昺為天下兵馬副元帥。並任命秀王趙與擇為福建路察訪使,先往閩中撫吏民、諭百姓、檄召諸路忠義,為二王的流亡小朝廷開路。
這時,謝太皇太後派來的2名太監、8名兵士到來,要求二王率流亡政府回臨安。10個人全部被陳宜中沉入江中,小朝廷決定入閩!
而此時的福建路是已被元朝封為福建漕運使的南宋降將黃萬石的天下,他欲取全閩為己功!但各州的守將聞二王將至,則開始了新的打算!汀、建諸州本是黃萬石的人,現在也閉門不納萬石。南劍州守臣林起鰲更是率軍大敗黃萬石!小朝廷終於得以在福建路立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