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炎改元篇(2 / 2)

隨後,小朝廷傳檄廣南東西兩路的嶺海諸州,說夏貴已收複了南宋瀕江諸州郡(由於戰時混亂,此時誰都不知夏貴已降元)廣南西路已落入元軍之手的諸州縣的元軍守將都怕了。紛紛請求撤回廣南西路的首府靜江府。這時,史天澤長子、廣南西路宣慰使史格力排眾議“勿為虛聲所懼!如果南宋真的來打我們,我們可以取道雲南回國。現在誰都不許談放棄”之後,史格又拒絕了廣南東路的肇慶府、德慶府、封州各地守將打算棄守,逃往廣南西路梧州的打算…

此時整個江淮區域,隻剩下李庭芝、薑才的揚州城還在抵抗中!阿術曾派人拿著謝太皇太後的親筆詔書來招降。李庭芝說“我隻知奉詔守城,沒聽說過以詔諭降的”副將薑才發弩射退來使…

本月,得知元軍押解宋恭帝一行赴大都,正途經揚州。李庭芝、薑才率兵4萬。夜襲瓜洲渡口,試圖奪回宋室一行!激戰3個時辰仍未成功。隻好退回揚州城內…接著,真州安撫使苗再成也發兵奪駕,再次失敗…

4月,文天祥來到溫州流亡小朝廷的路途是最坎坷、最艱難的。他被元軍押解去大都。在兩浙西路鎮江府隨元軍渡江時逃跑!與杜滸等12人連夜逃入淮南東路的真州。苗再成開城迎接他,兩人密謀以淮西軍南下,趁伯顏主力北歸、元軍不備時反攻臨安!這就要求兩淮宋軍要通力合作,具體是淮東老大李庭芝與淮西老大夏貴!可憐文天祥、苗再成都不知道夏貴此時已降元…

那麼,李庭芝的揚州就是文天祥唯一的希望!可李庭芝的回應是遺憾的!他密令苗再成:殺了文天祥!

理由也很充分!文天祥曾參與議和,且在文天祥未逃出前已有宋兵逃入揚州,告訴李庭芝說:元軍會派一宋朝宰相來揚州招降…這些因素加在一起,與文天祥出現的時間、身份非常吻合!

苗再成左右為難,隻好把文天祥送出真州!臨別時出示李庭芝的命令。讓其自謀生路…分開後,苗再成仍不放心,派了兩路士兵跟上去接觸文天祥!如文天祥真勸他們投降的話。立即殺掉!三方相遇後,文天祥強烈的愛國之心迅速感染了這些士兵!這些士兵沒去回複苗再成,而是直接保著文天祥去揚州!

揚州之行仍是遺憾的!他們根本沒法進城。四麵貼滿懸賞捉拿文天祥的告示,李庭芝許諾:不論死活都有重賞!

文天祥改名換姓為清江人劉洙,開始了漫長多難的南返之旅。他們在燒毀的荒村中躲藏、在樹林中躲藏。元軍來搜索,軍士張慶眼睛被射瞎、重創二處。被抓。隨從杜滸,金應被元軍活捉。用光身上的錢買通守衛才得逃脫…一行人餓得奄奄一息,被樵夫救活,得高郵稽家莊稽聳、稽德潤幫助,才從海路到達溫州,找到南宋流亡小朝廷…

本月,郝經回到元大都,忽必烈賜宴款待…5月1日,忽必烈派人去往上都開平府近郊,祭告天地祖宗:南宋已被我滅了!又遣使代其祭祀五嶽四瀆。

景炎元年(1276)5月1日,在忽必烈以宋亡祭告天地的同一天,福建路的首府福州府,眾人擁立7周歲不到的益王趙昰為帝,改元景炎。遙尊北狩的德祐皇帝為宋恭帝,又冊封趙昰生母楊淑妃為皇太妃、4周歲多的皇弟趙昺為衛王。升福州為福安府。以大都督府為垂拱殿、便廳為延和殿。之後任命陳宜中為左丞相兼樞密使、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共督諸路兵馬。陳文龍、劉黼為參知政事。張世傑為樞密副使、陸秀夫為直學士。蘇劉義主管殿前司禁軍。王剛中為福安知府、趙孟壘為宗正寺簿。流亡小朝廷下詔各地,圖謀複興!

回想整整149年前的同一天,流亡的趙構在應天府登基稱帝,改元建炎。炎宋就這樣又延續了近150年!有這麼光輝的先例在前,這估計也是大家為什麼會特意選擇在這一天做這麼一件大事的原因吧!可惜當天的兆頭好像真的不怎麼好:福州南城無緣無故的突然崩塌了7裏長的城牆;而且當天有莫名其妙的大聲回蕩在府中,眾人皆驚嚇。

南宋祈請使在文天祥逃走後,早已到達大都。因忽必烈沒有接見,留在館中實在無聊。高應鬆絕食七日而卒、賈餘慶病死、家鉉翁旦夕哭泣,絕食數日。麵對忽必烈的高官引誘,家鉉翁堅辭不受。此時,宋恭帝一行也到達大都。家鉉翁伏地流涕拜見,哭訴自己沒用,不能保存大宋社稷。2日,宋恭帝在大安殿拜見元世祖忽必烈。11日,忽必烈封5周歲不到的趙xian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大司徒、瀛國公。6年後,趙xian被遷往更北的元上都開平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