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祥之死篇(1 / 3)

當是時,處上位者注定隻是些庸碌無才或無恥貪婪之輩,滅亡是無可避免的!所爭者,隻是滅亡的方式…

這一點上,趙宋之亡,除陳宜中等無恥之徒外,陸秀夫、張世傑都可無愧於後世史冊!崖山之戰結束了,除參戰的元軍外,還有一個人全程親眼目睹了戰鬥整個進程:文天祥!這對他的摧殘是難以想象的!他竭盡全力、傾盡所有想保存的,就在他的眼前毀滅!

崖山海戰後,元軍的全部工作隻剩下了一件:找到南宋傳國玉璽!這在7天後,半真半假地完成了…有人宣稱在一具男孩浮屍的脖子上找到了玉璽。可這具比玉璽明顯更重要的屍體卻偏偏下落不明?

除此以外,就剩下了文天祥!要怎樣處置這位亡國宰相?

張弘範在各種慶祝,包括在崖山之畔的山崖絕壁上刻字“鎮國上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之餘,還是很想保全文天祥。他覺得:留一文天祥也無關改朝換代之大局,反而更能襯托出大元朝開國的恢弘氣度,何樂而不為?

元世祖忽必烈也這樣想。特意批了份文件下來“誰家無忠臣”命專人押解文天祥去大都!文天祥的北上苦旅開始了!他名揚中華,為華夏千年民族魂的光榮之旅也就此啟程!

5月,押解隊伍進入江南西路南安軍,文天祥的故鄉臨近了!他計算時日。估計8天後會到達老家吉安?於是他開始絕食,相信8天後到達時會饑餓而死?這樣就可餓死桑梓,盡節故裏了!可天不從人願。絕食8天的他並沒有死,而故鄉已過…

文天祥決定恢複進食,以便在虜廷從容就義,更有價值!

10月,文天祥被押解進元大都。忽必烈的氣度橫貫胡漢,遠不是傳統印象中異族酋長的蠻橫模樣,他下令以上賓之禮接待文天祥。當然。這是有目的的:他希望文天祥投降,做他的臣子!

第一個出場勸降的人是留夢炎。1244年的南宋狀元。1275年時做到了南宋首相。看資曆,他與文天祥是那麼的一致,元朝覺得他們會很有共同語言。隻是他們忘了,留夢炎在臨安將破時選擇了逃跑!

兩人相見。文天祥身著南朝衣冠,麵南而坐,示意絕不向元朝屈服。留夢炎則一身元朝高官服飾,早成了異族的鷹犬!文天祥戟指喝罵“你好歹是一狀元宰相,有何麵目見江東父老”留夢炎絕無羞慚,大恨而去…

第二個來勸降的人讓文天祥痛斷肝腸,居然是被降封為瀛國公的宋恭帝!幾年過去了,宋恭帝長成了一小小少年,不知北地生活是否讓他忘記了江南。還記不記得自己小時候那個身份?文天祥讓宋恭帝坐下,自己麵北跪拜,痛哭流涕。連稱“聖駕請回”宋恭帝在慌亂局促中不知說什麼好,隻好離開…

這之後,元朝想不出還要由誰來勸文天祥?按級別,總不成把謝道清請出來吧?

第三個人是元朝重臣、平章政事阿合馬。大人物出場聲勢不凡,加上禮遇期已過,要來硬的了。一代奸臣阿合馬直接命文天祥跪下!文天祥冷笑“南朝宰相為何要跪北朝宰相”

阿合馬加倍的趾高氣揚,問道“何以至此”你一南朝宰相。怎到我北朝宰相的地盤來了?輸了土地,那就等同於輸了地位!文天祥愈發傲然“南朝若早日用我為相,北人到不了南,南人更不會到北方”

阿合馬冷笑,提醒文天祥他手握生殺大權。文天祥得其所哉“亡國之人,要殺便殺”這正是他所求之不得的!阿合馬悻悻然走開…

文天祥被關進土牢裏,簡陋、肮髒都不足以形容這種囚室裏的生活,蒙古人的用意非常明顯,他們不信以軟弱著稱的宋人中變節最多、例來最軟的文人能挺住生活的折磨,尤其是文天祥從前生活以奢侈舒適著稱!

一個月後,元朝宰相孛羅提審文天祥,地點定在元朝軍方重地樞密院,陪審的是崖山海戰的元軍主帥張弘範。困苦之後加以威臨,蒙古人不信文天祥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