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告之五:營造濃鬱的回族—穆斯林文化氛圍(3 / 3)

五、營造濃鬱回族—穆斯林文化氛圍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條件

(一)一般政策措施

1.確定回族—穆斯林文化建設重點。應當把特色建築、服裝服飾、飲食居住、各種綜合性回族—穆斯林文化園區作為重點,著力建設,在財稅金融政策上予以重點支持。

2.精心規劃。標誌性建築物、特色街區建設和改造、各種特色園區建設、世界穆斯林城建設以及進行重點建設的地區和城市的選擇等,都要有權威性規劃,並提出近期(1~4年)、中期(5~10年)和長期(10年以上)的建設目標與任務。

3.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以企業為主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麵力量,加快建設一批具有重大示範效應和廣泛影響力的項目。在這方麵,銀川市應起帶頭作用。近年來,銀川城市麵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並主要表現在新區建設上,建議在下一步的老城區改造中,重點確定一批具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街道、住宅區和標誌性建築物項目,集中力量加以建設。同時,在新區建設中,也應充分考慮這一因素。

4.培育一批文化骨幹企業。著力培育一批有實力和有競爭力的以創造、生產、傳播回族—穆斯林文化產品和服務產品為主業的骨幹企業或企業集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聯合或重組,盡快壯大企業規模,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非文化企業投資回族—穆斯林文化領域,培育一批戰略投資者,實現低成本擴張,做大做強。

5.製定一些政策規定和發布一些倡議。規定如回族人口占一定比例的城市,其主要街區和主要建築物必須具有伊斯蘭風格,公共場所標牌必須用漢阿雙語標示,穆斯林賓館、清真餐館、旅遊景點等場所從事迎賓、禮儀和一般服務人員必須穿著民族服裝等。其他一些不宜或不便由行政命令強製的措施,可由政府以及社會機構、團體發出倡議,倡導和鼓勵人們自覺踐行之,如普通回族群眾民族服裝或服飾的穿戴,日常問候、打招呼用語的使用等。

6.健全文化市場體係。健全門類較齊全的回族—穆斯林文化產品市場和文化要素市場,促進該類產品和要素的合理流動。建設覆蓋廣泛的回族—穆斯林文化傳播渠道。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回族—穆斯林文化創意、影視製作、演出娛樂、動漫等領域。

7.擴大文化消費。與打造回族之鄉和“中國穆斯林省”的目標相適應以及與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新變化和審美的新要求相適應,創新回族—穆斯林文化產品和服務,著力提高群眾的回族—穆斯林文化消費意識,開發與回族—穆斯林文化相結合的教育培訓、健身、旅遊、休閑、娛樂、購物等服務性消費,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8.擴大對外文化貿易。在“走出去”方麵,落實國家鼓勵和支持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優惠政策,以穆斯林國家為重點,扶持具有回族—穆斯林文化特色的文化藝術、展覽、電影電視劇、出版物、音樂舞蹈等產品和服務的出口,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國外興辦回族—穆斯林文化實體,努力擴大寧夏在穆斯林世界的影響。在“引進來”方麵,遵循國家有關政策,積極引進穆斯林國家的健康有益和富有特色的各種文化產品和服務,豐富寧夏的回族—穆斯林文化內容。

(二)財金政策措施

1.實行平等進入。根據國家關於凡法律法規不禁止即可進入的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非公有製資本和外資產業進入的有關規定,根據文化的不同類別,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各種途徑,積極吸收社會資本和外資進入政策所允許的建設領域,形成多種所有製共同投資、共同發展的回族—穆斯林文化建設格局。

2.加大政府投入。自治區各級人民政府都要加大對回族—穆斯林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通過貸款貼息、項目補貼、補充資金等方式,支持文化基地建設,支持文化街區建設或改造,支持文化新產品開發,支持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進出口。借助中央財政“扶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文化體製改革專項資金”的機製,大幅度增加自治區財政的配套資金,不斷加大對回族—穆斯林文化建設的支持力度。

3.落實稅收政策。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文化體製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製為企業和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中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確定具體範圍,加大稅收扶持力度,支持回族—穆斯林文化建設的發展。

4.加大金融支持。鼓勵各類銀行機構加大對回族—穆斯林文化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積極倡導和鼓勵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大力開發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文化企業“走出去”的貸款擔保業務品種。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鼓勵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進入主板、創業板上市融資。

5.設立“回族—穆斯林文化建設投資基金”。按照有關管理辦法,由自治區財政注資引導,吸收各級政府、國有企業、非公有製企業、金融機構認購。基金由專門機構進行管理,實現市場化運作,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推動資源重組和結構調整,促進回族—穆斯林文化建設目標的實現。

(三)保障條件

1.加強組織領導。建議自治區政府研究和製定《關於加強回族—穆斯林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從戰略角度強調其重要意義,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確定重點建設任務,提出主要政策措施。各級政府特別是首府銀川市和其他回族人口比例較大的市縣政府,要切實將回族—穆斯林文化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把相應的目標任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建立相關的考核、評價和責任製度。

2.深化體製改革。通過深化文化體製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其重點,一是大力推動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賦予企業和民間更大的文化活動空間;二是緊緊抓住文化單位轉企改製這個中心環節,重塑市場文化主體。

3.培養文化人才。著力培養一批既諳熟回族—穆斯林文化精髓,又懂經營、善管理的管理人才和各類專門人才。吸引財會、金融、科技以及相關人文等領域的優秀人才進入回族—穆斯林文化領域。同時注重海外文化創意、研發、管理等高端人才的引進,為寧夏回族—穆斯林文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課題組

主持人:楊旭東(自治區黨校經濟學部主任、教授)

成員:王娟(自治區黨校信息技術部副主任、副教授)

周國海(自治區民委教育文化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