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延胡索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塊莖。
應用
1.治停經腹痛:延胡索、當歸、芍藥、厚樸各10克,三棱、莪術、木香各5克,水煎服。
2.治痛經:延胡索(酒炒)30克,香附(醋炒)12克,共研末,每次6克,溫酒調服。
3.治三叉神經痛:延胡索、川芎、白芷各15克,蒼耳子10克,水煎服。
2.天麻
來源為蘭科植物天麻的根莖。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河南、陝西、甘肅、安徽、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現多人工栽培。
應用治破傷風,用“玉真散”:天麻、防風、羌活、製白附、製南星、白芷各等份,共研細粉,每次3~6克,每日2~3次,開水或黃酒衝服。
3.知母
知母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分布於東北、華北、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山東、江蘇等地。
應用白虎湯(《傷寒論》方):生石膏18克,知母10克,甘草6克,粳米6克,水煎服。治急性熱病具有高熱、汗出、口渴煩躁等症。
4.玉竹
玉竹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莖。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及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台灣、湖南、湖北、廣東等地。
應用
1.治陰虛感冒:玉竹10克,生蔥白3枚,桔梗5克,白薇3克,豆豉12克,薄荷5克,炙甘草2克,紅棗2枚,水煎服。
2.治肺胃燥熱傷陰,咽幹口渴之症:玉竹12克,沙參、麥門冬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3.治肺結核幹咳痰少:玉竹15克,薏苡仁12克,沙參6克,水煎服。
5.百合
百合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細葉百合等的肉質鱗莖。
應用“百合固金湯”,治肺虛喘咳,陰虛火旺,咽喉燥痛,咳嗽痰中帶血,舌紅少苔,脈細數者:百合、白芍、當歸、川貝各3克,生地6克,熟地9克,麥冬4.5克,玄參、桔梗各2.5克,甘草3克,水煎服。
6.蔥白
蔥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蔥的鱗莖。全國各省區廣為栽培。
應用
1.蔥豉湯:蔥白、豆豉各9克,水煎服。用於風寒感冒初起之輕症。
2.白通湯:蔥白30克,幹薑、附子各9克,水煎服。治急性腹瀉、肢冷、脈微等症。
7.薤白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的鱗莖。分布除新疆、青海以外的許多地方。
應用治心絞痛:薤白10克,瓜蔞18克,丹參10克,薑黃10克,五靈脂10克,桂枝6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遠誌肉10克,沉香末3克(衝服),水煎服。
8.半夏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分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
應用治妊娠嘔吐:婦人妊娠嘔吐如無發熱等其他症狀者,可用薑半夏9克,茯苓6克,生薑3克,加水煎汁涼服,如嘔吐頗劇,應分2~3次服,以防藥力未到而吐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