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葶藶子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葶藶的種子。

應用治療慢性肺源性心髒病並發心力衰竭:葶藶子末,每日3~6克,分3次食後服。奏效時間多在第4日開始,尿量增加,浮腫消退;心力衰弱的症狀體征到2~3周時顯著減輕或消失。共治療10例均有效。服藥過程中未發現任何副作用。

2.車前子

來源為車前科植物車前的種子。

應用治療泄瀉:每日用車前子30克,紗布包好,煎成400毫升左右,稍加白糖,頻頻飲服。共治療無明顯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的小兒腹瀉69例,年齡4個月至3歲占多數,每日腹瀉5~15次不等。結果:服藥1日治愈6例,服藥2日治愈36例,服藥3日治愈1例,無效6例。

3.萊菔子

萊菔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種子。

應用治療便秘:用萊菔子(文火炒黃)30~40克,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老年性便秘32例,服藥後2~12小時排便20例,12~24小時排便9例,超過24小時仍不能自動排便者3例。總有效率90.6%。全部病例無任何不適。其中8例再次發生便秘,重複應用萊菔子仍有效。也有用炒萊菔子研粉,每晚用糖開水送服9~30克,用於頑固性便秘20餘例,取得良好效果。

4.杏仁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

應用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用帶皮苦杏仁及去皮炒熟苦杏仁研碎,各加等量冰糖分別製成苦杏仁糖。早、晚各服9克。10日為1療程。共治療180例,其中帶皮的苦杏仁糖治療124例,有效率96.8%,去皮苦杏仁糖治療56例,有效率75.1%。帶皮苦杏仁糖對咳、痰、喘都有良好作用,去皮苦杏仁糖有鎮咳祛痰作用,但對止喘效果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