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2 / 2)

那是風雨大作的一晚,整個京城都陷入了電閃雷鳴之中,雨幕如千軍萬馬般傾瀉,家家戶戶都提早關了門窗。那年的車恒正是新婚燕爾,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在京城闖出了名聲,又與妻子甚是恩愛,一時傳為了街坊中的佳話。

京城之中難得會下這麼大的雨,他便早早地回到家中關了窗戶,鎖門之時卻不知從哪裏伸來一隻瘦骨如柴的手,輕輕抵住了門。對方舉著把傘,一身荼白曲裾,在黑夜之中不知為何有幾分駭人。

他正琢磨著是不是哪裏的女鬼找上門,忽聞一聲嬰兒的啼哭,竟是那女子的懷裏還抱著個未滿周歲的女嬰,“噗通”一聲摔在了地上,喃喃道:“救我……”隨後身體輕飄飄的,像一縷輕煙似的昏倒在地。

車恒一時嚇壞,忙不迭喚了妻子來,將這不知從哪兒來的女子帶回了家,足足等了三天她才醒過來,才知原來這女子是宮裏的一個小宮女,名喚錦環,從進宮之後便開始侍奉瑞王妃,一直到幾日前。

の思の兔の在の線の閱の讀の

車恒在京城的名氣雖響,卻是從未進過皇城,隻是隱約得知皇帝的親弟弟瑞王一家暴斃,家中三口在一夕之間死亡,身邊疏於職守的宮女太監自盡的自盡,跳樓的跳樓,無奈皇帝將這一消息封鎖得死,以至於鬧到這麼大也沒傳到民間。

但也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當年朝中能人輩出,皇帝卻是醉心古玩,因此賢能之人皆被太師首輔搶了個光;瑞王一生知人善任,輔佐皇帝,無奈偏偏有人在背後嚼舌根,說是這瑞王不滿於皇帝繼位,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奪權篡位,以至於兄弟二人的關係一直不佳:瑞王越是賢能,皇帝就越不理他。

這本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畢竟天下之大,誰人不想當皇帝。身居皇位,看不清形勢便隻好選擇沉默,這是古往今來的手段之一,再也正常不過;但隨著瑞王一家的暴斃,皇帝的身邊終是敲響了警鍾。

瑞王究竟是怎麼死的,至今無人知曉;正如當年的車恒一樣。秘密之所以稱之為秘密,乃是因為其神秘,故而一時間京城之中猜測連連,都言這瑞王其實是被皇帝給弄死的,或是下毒,或是直接砍,或是賜了三尺白綾,反正就是給弄死了。

不久之後,瑞王已薨的消息傳遍了京城,以皇室之禮厚葬。隆冬時節,漫天飛雪,將整座京城都染成了白色,仿佛是老天在憐憫這一英年早逝的王爺。百姓常道:這昏庸的皇帝先前不曉得珍惜,等人死了才知道追悔莫及。

可無論事實如何,這瑞王一家,從王妃到郡主,死的一人不剩,偏偏這小宮女抱了個剛出生的女嬰到車家來,說這孩子便是瑞王的遺孤,沭陽郡主。

車恒起初不信,畢竟一個不知從哪兒來的女人帶著一個不知從哪兒來的孩子,就這麼說自己是瑞王妃的親信,實在很有詐騙嫌疑。錦環心知自己口說無憑,便取出了瑞王的信物,言她和另外幾個宮女乃是瑞王身邊專門照顧小郡主的,那天下人們吃飯吃的好好的,一個個忽然口吐白沫,眼一直腳一蹬便死了。

延國百年來的太平盛世,完全無人料到這樣的發展,待她衝去瑞王的住處一瞧,才知王爺與王妃早已雙雙暴斃,大約都是食用了有毒之物。侍衛們一個個臉色蒼白,怎也沒有想到戒備森嚴的王府會出現這等慘劇。要知道掌廚的老宮女在瑞王身邊至少呆了十餘年,與瑞王一家感情深厚,就算是下毒……為何要等到現在?

一時間,王府裏徹底亂了套,還幸存的侍衛與宮女們紛紛選擇了自盡,剩下的便是逃去了別處。錦環抱著小郡主不知如何是好,與郡主寢宮的一幹下人商量著要把女嬰送到皇帝身邊,可尚未出屋,其中一名侍衛便像著了魔似的殺人,最後隻有錦環一人逃了出去。

王府離皇城尚遠,且事到如今連她一個小宮女都看出了異常,又想起先前聽到的傳聞,恐怕皇帝會對這件事坐視不理,順手除掉瑞王,完全想不出如今朝中還有誰人可以相信,嚇得差點要抱著小郡主同歸於盡。

可最終她還是想起了瑞王先前的囑托,偽裝了身份,覓得太醫院的一位官員道出了實情。那時朝中之人聽聞這件事也是大驚之色,皇帝更是命一幹人調查此事,可查到最後,卻是選擇了不了了之。

瑞王究竟是被誰毒害,錦環也不甚知曉;但她清楚知道的是,再也不能在京城呆下去了,便聯合太醫院的那名官員,將一個日前夭折的死嬰與小郡主調了包,準備暫且離京避一段時日,若日後真能翻案,再帶著小郡主回到皇城。

錦環的膽子雖大,但畢竟是個柔弱女子,再加上受到這麼大的精神折磨,身體再也吃不消,出了皇城便開始精神萎靡,又逢大雨滂沱,馬車半途陷在了泥地,再也沒了辦法,隻好先躲進一戶人家,哪知不偏不倚遇上了車大狀,心中這才燃起了希望。

當年的車恒乃是一腔熱血,得知錦環手中握著些線索,便要進京,又覺得不妥,便將小郡主與妻女留下,委托舊友安叔照顧,獨自與錦環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