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周祚秘寶(2 / 2)

街上的百姓都說這術士一直不曾見過,也是半個月前的中午時分才路過那裏,因為這個老道白發飄然卻不乏矯捷,而且測字準,所以這些百姓對他進街印象頗深,隻是在江湖朝野上的名聲卻遠在苗訓先生之下。”

“這些讖語確實很深奧,也無需細究了,你順便派幾個精練的兵將去查訪老道的下落,或許能順藤摸瓜找出滄海玉和明月珠的具體所在。朕思慮以目前來看,趁機出兵滅掉李重進才是正道,你暫且退下吧,關於今夜的談話對誰都不可提起!”

趙匡胤語氣頓時加重,一抬手間正要走出密室之外,卻忽然聽到趙普依舊恭謹地道:“那老道不見時,天空巨響,臣細細聽卻,思辨之間,領悟到這句話中藏有不可限量的玄機。”

“繼續!”趙匡胤命令道。

“他說‘仁者方物,建隆之中’。臣暗想這兩件寶物唯有仁者居之,而陛下是天下仁者之長。建隆是陛下的德號,想來滄海玉和明月珠必為陛下手中之物!”趙普斬釘截鐵道,紫莖燈的燭花開始溢出,空氣中是滿紫莖燈前鍾爐的龍涎暗香。

趙匡胤輕輕一笑,旋又緊緊地蹙著眉頭,燈光下他巨大的身影像鬼魅一般掠過朱紅的簾櫳。

“仁者居之”四個字重重地盤旋在趙匡胤的腦海之中,他忽然意識到李筠伏亡時流離失所的民眾不在少數,看來在征討李重進的時候有必要向手下的兵將具體強調一番了。

燈在此刻突然熄滅,黑暗中趙匡胤隻聽見趙普高呼遠在二十米開外的宮女掌燈,卻看不清趙普此刻貪婪的臉。

趙普在黑夜中兀自揣摩著如果趙太祖在建隆年間昏聵而亡後滄海玉和明月珠才出現,那麼,他有幸得到滄海玉和明月珠是否可以借此逐漸吞噬整個宋王朝呢,畢竟他也姓趙嘛。

但這個想法剛從心底冒出,趙普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我趙普才一介文弱書生,何以敢逆天行事呢?”月如霜,宮殿中反複掙紮著的權力透過窗欞之外的燈紅酒綠散入嫋嫋的夜空,有宮女過來把紫莖燈輕輕點上。

而隔了許多重城外的冷夜,卻是無聲無息,隻有庭間的月亮像一彎鐮刀嵌在空洞的天幕。玉壺盛著琥珀色的烈酒,亭台的欄杆佇著孤獨的戰者。竹影,劍光,夢魘,一連串的往事驚醒了他。

他恨自己隻有一條命,一條苟且偷生的命。誰都不能讀懂他,朝代的更替竟是如此迅速,傾著壓榨,趙匡胤代替周世宗走上權力的巔峰。

宋朝的門廳之上也許會浮著甘醇香洌的酒味吧,隻是,他卻無法忘記周世宗對他的提擢錄用,這是不同於他處在奢靡荒涼的漢與晉的。順從趙匡胤是死,反抗北宋也是死,那他寧願拚著血性轟轟烈烈地為周世宗而亡。

士為知己者死,他知道。李筠敗亡了,南北夾攻的願望破產了,接下來的反抗隻有他一人而已。

“李老爺,李筠大人敗亡的事,忘了吧……”紫簫的聲音細細傳過來,如此雲淡風輕卻分明壓榨著藏在他心中的痛。紫簫是他最寵幸的小妾,來曆也最為神秘,初見是在賭城花下的未眠,她被朝廷追殺,而他發揮英雄本色將其救了下來。

他和李筠同樣經曆後漢與後晉更迭的兩朝,也同樣在後周世宗郭柴榮麵前實現抱負。盡管彼此在之前不曾有過太多的交集,但在後周王朝逝去的時候,隻有李筠和他還在叫囂兵馬,欲待重整山河。

信手飲下一杯戎馬征戰的薄酒,他是懷念李筠的鐵馬風雲的,似是又重回到了那年的攻城牆郭,而他正是後周太祖郭榮的侄子李重進,後周世宗周柴榮最為信任的皇親和征將。

其時,李重進領兵數萬,虎踞淮揚二城的節度使,是後周山河的最後保護者,但從李筠敗亡之後,他的前程便如同歃血的酒漿,空餘壯烈。

“李筠將軍的小妾鍾小婉已經安全力查訪了吧?她的身上懷有李筠的骨肉,同時也藏著滄海玉的一線希望呢,自然,我眼下是沒有時間顧及了。”

李重進暗自想著滄海和明月珠的妙用,卻並不把心裏所想繡口吐出,就像杯盞中皎潔月華。他曾見周太祖郭威在廢除後漢弱主劉承佑之前啟用過,猶如預兆的銅鏡,事有所言,都會在多年後應驗,隻可惜,是隔了密室微張的暗門。

“記得,我們派去澤州偵查的兵士找到了婉妹的一個貼身丫鬟,她便是如此告知臣妾的,她還說婉妹身上所含的骨肉恐怕很快就要出生了。隻是滁州一帶多有兵亂,隻不知眼下失散到了哪裏,希望從普度眾生的救濟和尚能夠收容她吧,哎,戰事流離如此,兼且人心不古,滄海玉縱使交托給婉妹,也不過是徒留殺機罷了。”

紫簫淚雨漣漣,那鍾氏所受的流離之苦她是親見的,紫蕭深知敗亡後的自己也會是這樣一種宿命,可是,她愁苦的眸光中別有曉晨的微亮,似是在耐著蟬翼般的小心,江湖與朝野的毗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