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權衡好領導與同事之間的關係(1 / 3)

第一章權衡好領導與同事之間的關係

職場中往往存在著“辦公室精神領袖”,但是初出茅廬的你要記住:千萬不要試圖擔當類似角色。

公司裏同事關係的基礎是工作關係。大家在從事同一種工作或者為同一個目標工作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些工作上的衝突,這種衝突的根源多是由觀念和行為方式上的差異造成的。這種差異隨處可見,要化解由此引發的矛盾,就必須從工作的角度來溝通。如果你想站在精神領袖的位置來處理這些問題,往往會使問題擴大化和複雜化,甚至引起同事的抵觸情緒,進而影響同事間的感情。

1.要護主心切,適時為領導解圍

作為下屬,善於為領導解圍,打圓場,可以獲得領導更多的賞識和信任。

通常上班族通常希望做領導的能幫下屬解圍,這幾乎是人之常情。其實,對於領導和下屬來說,工作上的支持是相互的和對等的,處於工作矛盾之焦點的領導,同樣也期盼下屬在關鍵時候能幫助自己解圍。隻是領導者的這種心理需求由於種種原因不便輕易暴露而已。作為下屬,如果能善於為上級解圍,就可以獲得領導更多的賞識和信賴。那麼下屬怎樣為領導“解圍”呢?

公務繁忙時幫幫忙。

按理說,作為領導者,不應該淹沒在冗雜的日常事務中,而應把精力主要放在組織重大決策和進行戰略思考上。但在實際工作中,領導者常常成了公務的“集散地””,一方麵忙著把上級的指示精神領回來,把下屬的願望要求帶上去。另一方麵,又要把它們化作各項工作任務進行落實。大小決策要拍板,大小會議要到場,大小責任要承擔。因此一年到頭有開不完的會,簽不盡的文件,處理不完的大事小情。在這種情況下,真心體貼領導、有事業心、責任感的下屬除完成好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外,決不應袖手旁觀,“坐看庭前花開花落””,而應努力做到“能出手時就出手””,幫領導解解圍。

首先,要了解領導的工作動態,這是為領導幫忙的前提。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心人””。即當領導布置近期工作任務時,一定要認真傾聽,做到心中有數。

同時,要注意觀察領導哪些時候焦頭爛額,哪些時候忙不過來,;有哪些事情急著要辦而又無法分身,哪些工作或工作中的哪個環節自己可以幫忙解決。其次,要主動請纓。有些事情,可以由領導自己親自辦理,也可以由下屬代辦。但是如果領導不了解你的想法,沒有掌握你有辦好此事的專長,或者認為你也比較忙,不忍再給你增加工作負荷,他可能自己再忙,也沒有向你開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向他主動談談你的心思,向領導坦言什麼時候、有哪些事自己可以幫其代辦,領導者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把一些能放手的工作放心大膽地交給你去完成。

再次,你可以低調地幫領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外圍工作,為領導決策或處理問題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如幫領導搞搞調查研究,搜集掌握一些重要的信息和情況,主動為領導做一些基礎性的輔助工作,協助領導與有關部門做一些必要的溝通,聯絡性工作。

被人誤解時說說話。

作為領導者,常常處在矛盾的鋒尖,許多時候稍有不慎,他們說話做事就容易被人誤解。而且由於處理問題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領導有時可能會犧牲局部或小集體的利益去顧全大局。而這時領導者無暇去做或者由於種種原因不便做過細的解釋,有時領導者自身說一百句,比不上他人幫其說幾句。此時,作為知情的下屬,把事情的真相或者領導者的意圖、上級的有關政策精神及時地加以解釋,讓他人豁然開朗,一些怨氣、牢騷甚至怪話便會煙消雲散。但幫領導說說話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掌握適當的場合。幫領導說話主要是兩種場合,一是在領導不在場的情況下幫領導說話,主要幫助其闡釋清楚有關事情的真相、領導的意圖或上級的有關政策精神。二是領導在場的場合,此時幫助其說的主要是那些根據事情的性質和領導者本人的身份不便於具體解釋的情況。

第二,要注意掌握事情的真相、介紹有關情況時要盡量做到客觀準確。如果對事情的真相一知半解,幫領導說話,不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會招來種種嫌疑。

第三,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一般說來,領導身邊的工作人員或事情的參與者說的話別人的信任度相對要高一些。在幫領導說話時要注意自己的語氣和口吻,說話時語氣要謙恭,態度要誠懇,如果給人以盛氣淩人、高高在上甚至阿諛奉迎的感覺,可能不但沒有達到為領導解圍的效果,反而會引起他人對你本人的反感。

在領導陷入麻煩時挺挺身

拿政府的領導幹部來說,。接待群眾來訪,為其排憂解難是領導者的重要職責之一,但來訪幹部群眾反映的問題,有時不是某一個領導一個人能解決得了、一下子能解決得好的。而且有少數素質不高的幹部群眾,為局部利益或一己私利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他們常常強求領導當場解決,或者越職、越權、越位作一些無原則的答複,如果領導沒有立馬解決問題,便軟磨硬泡,隔三叉五日地來找。這種糾纏,不但影響了領導的正常工作,而且給領導帶來了不少煩惱。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下屬可以挺身而出,幫領導解圍。

某食品公司因為產生質量問題引起了社會公眾的投訴,電視台記者聞訊都到該公司采訪。記者在公司門口遇到了經理助理,便向他詢問情況。可是經理助理害怕自己承擔責任,就對記者說:“我們經理正在辦公室,這個問題你們還是直接采訪他比較好!”這下可好,記者們蜂擁般闖入了經理辦公室,將經理逮個正著。經理躲也躲不開,又沒有心理準備,隻好硬著頭皮一個人應付記者們的狂轟亂炸。

事後,經理得知助理不僅沒有提前向自己彙報,還將責任全部推到自己這裏,非常生氣,不久就將助理解雇了。

這個教訓值得我們深思,記者因產品質量問題采訪,這對於公司及公司領導來說本來就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此時,領導最需要的就是下屬能挺身而出,甘當馬前卒,替自己演好“雙簧戲”。而對於下屬來說,此時不僅要麵對記者講明問題的原因,還要極力維護領導的麵子和威信,而不應該將責任推到領導身上。事情做好後,領導自然心中有數,即使不會有明顯的表示,也會在適當的時候給下屬一定的好處。若下屬因怕擔責任或沒有眼色,將領導弄得很尷尬,領導不發火才叫怪呢。!

避免領導被糾纏的最好辦法是幫助其正麵應付麻煩。代其接待來訪有兩種方式:一是單獨代其接待。按理,群眾反映情況不應當越級進行,但現在有些群眾對職能部門的幹部不信任。這除了職能部門幹部自身的原因外,許多人認為非得找領導方能解決,這樣使領導者自覺不自覺地陷入一些日常性或局部性的問題的處理之中。所以下屬有責任也有義務幫領導做一些接待工作,能解決的問題盡量不拖不推,無法解決的由下屬向領導彙報。這種做法,能為領導節省許多時間和精力,也能有效地避免糾纏的情況發生。二是與領導共同接待。在征得領導同意的情況下,與領導一起接待來訪,幫領導出主意想辦法,對一些幹部群眾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勇於“做黑臉”,利用有關政策向來訪者表明不能解決的理由,給領導回絕做好鋪墊,對一些需要放一段時間才能解決的問題,當著來訪者的麵,接受領導安排的任務,讓來訪者再次找人時,讓自己成為來訪者理所當然的接待者。另外,當領導被來訪者反複糾纏時,可采用“脫身術”,告之來訪者領導另有要人打電話找之處理急事,將領導者請開後,再替領導認真做好來訪者的工作。

疏忽大意時提提醒。

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最精明最謹慎的領導者也有疏忽大意的時候。事情常常是這樣,由於一個小小的疏忽,給領導者工作帶來許多被動,甚至使工作蒙受不必要的損失。作為一個會想事的下屬,完全有可能發現領導者在工作中出現的紕漏並幫助其查漏補缺。

慈禧太後愛看京戲,看到高興時常會賞賜藝人一些東西。一次,她看完楊小樓的戲後,將他招到麵前,指著滿桌子的糕點說:“這些都賜給你了,帶回去吧。”

楊小樓趕緊叩頭謝恩,可是他不想要糕點,於是壯著膽子說:“叩謝老佛爺,這些尊貴之物,小民受用不起,請老佛爺……另外賞賜點……”

“你想要什麼?”慈禧當時心情好,並沒有發怒。

楊小樓馬上叩頭說道:“老佛爺洪福齊天,不知可否賜一個'福'字給小民?”

慈禧聽了,一時高興,馬上讓太監捧來筆墨紙硯,舉筆一揮,就寫了一個“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爺看到了慈禧寫的字,悄悄說:“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楊小樓一看心說:這字寫錯了!如果拿回去,必定會遭人非議;可不拿也不好,慈禧一生氣可能就要了自己的腦袋。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尷尬至極。慈禧此時也覺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讓楊小樓拿走,又不好意思說不給。

這個時候,旁邊的大太監李蓮英靈機一動,笑嗬嗬地說:“老佛爺的福氣,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點’啊!”楊小樓一聽,腦筋立即轉過來了,連忙叩頭,說:“老佛爺福多,這萬人之上的福,奴才怎敢領呀!”

慈禧太後正為下不來台尷尬呢,聽兩個人這麼一說,馬上順水推舟,說道:“好吧,改天再賜你吧。”就這樣,李蓮英讓二人都擺脫了尷尬。

需要提示的是在提醒領導時有幾點注意,一是建議要中肯,。要盡量做到具體實在,不能泛泛而談,否則會讓領導一頭霧水。二是理由要充分,領導在設計一個方案時一般常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如果你要想完善或改進方案,一定要有充足的依據和理由。三是方法要講究,方法得當不但更容易讓領導者接受你的建議,而且明白你為之解圍的良苦用心。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希望領導能幫助下屬解圍,這幾乎是人之常情。其實,對於領導和下屬而言,工作上的支持是相互的和對等的,處於工作矛盾焦點中的領導,同樣也期盼下屬能在關鍵時刻為自己解圍。隻是領導者的心理需求由於種種原因不便輕易暴露自己而已。

當領導的人,一般都比常人愛麵子,尤其是在下屬麵前。如果在公共場合遭遇尷尬,那是非常令人沮喪的事。這個時候,作為下屬就要站出來,幫領導打個圓場,緩和一下尷尬氣氛,領導也會對這樣的下屬心存感激的。相反,如果領導遭遇尷尬時,下屬不僅不幫助領導解圍,隻想著自己脫幹係,那麼你在這個領導麵前工作的時間也就不會太長了。

2.不惹是生非,不在領導麵前隨意貶損同事

俗話講,冤家宜解不宜結。在與同事發生矛盾時,你要主動忍讓,從自身找原因,換位為別人多想想,避免矛盾激化。

同事之間最容易形成利益關係,如果對一些小事不能正確對待,就容易形成矛盾。日常交往中我們不妨注意把握以幾個方麵,來建立融洽的同事關係:

以大局為重,多補台少拆台

對於同事的缺點如果平日裏不當麵指出,一與外單位人員接觸時,就很容易對同事品頭論足、挑毛病,甚至惡意攻擊,影響同事的外在形象,長久下去,對自身形象也不利。同事之間由於工作關係而走在一起,就要有集體意識,以大局為重,形成利益共同體。特別是在與外單位人接觸時,要形成“團隊形象”的觀念,多補台少拆台,不要為自身小利而害集體大利,最好“家醜不外揚”。

對待分歧,要求大同存小異

同事之間由於經曆、立場等方麵的差異,對同一個問題,往往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引起一些爭論,一不小心就容易傷和氣。因此,與同事有意見分歧時,一是不要過分爭論。客觀上,人接受新觀點需要一個過程,主觀上往往還伴有“好麵子”、“好爭強奪勝”心理,彼此之間誰也難服誰,此時如果過分爭論,就容易激化矛盾而影響團結;二是不要一味“以和為貴”。即使涉及到原則問題也不堅持、不爭論,而是隨波逐流,刻意掩蓋矛盾。麵對問題,特別是在發生分歧時要努力尋找共同點,爭取求大同存小異。實在不能一致時,不妨冷處理,表明“我不能接受你們的觀點,我保留我的意見”,讓爭論淡化,又不失自己的立場。

對待升遷、功利,要保持平常心,不要嫉妒

許多同事平時一團和氣,然而遇到利益之爭,就當“利”不讓。或在背後互相讒言,或嫉妒心發作,說風涼話。這樣既不光明正大,又於己於人都不利,因此對待升遷、功利要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