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以後的無盡歲月,這個孤獨而可怖的幽靈盤踞在這片看似空曠無物的太空中,編織出縱橫數光年的引力蛛網,耐心地等待著不經意的倒黴蛋。現在,孑遺者和他的飛船,就成為了它的獵物。飛船正在數百萬公裏高的軌道上圍繞著黑洞高速轉動著,差不多每半個小時就要轉一整圈,猶如一隻沒頭蒼蠅徒勞地想飛出困住它的玻璃瓶。
孑遺者迷惘地盯著那片黑暗,這已經成為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銀河的光輝在黑洞邊緣閃耀流動。更反襯出中心的幽深難測。在那裏有什麼東西存在嗎?至少不會有任何已知的物質形態。在十萬個太陽的引力彙聚之下,連時間和空間都被擰成了一個點。或許神能夠存在在那裏?他搖搖頭,嘲笑自己的幼稚,如果那裏有神的話,也一定是個與一切仁慈和善良都無關的惡靈。
銀河漸漸轉到飛船的背麵,在另一個方向上銀河黯淡,星星也變得稀疏,令他難以分清黑洞的邊界,好像它正在沿著群星間的黑暗空間向四方蔓延。孑遺者打了個寒戰,從舷窗外收回了目光,在窗上輕輕一推,飄向光線明亮的艙室中央。他覺得自己不像是一個人,更像一具在水中浮著的屍首。
“愛琵斯,給我再來瓶伏特加。”他沙啞著聲音說。
“艦長,您今天攝入的酒精含量已經超過標準,我不能執行這個命令。” 一個柔美的女聲說。幾乎和當年那個女孩兒的聲音一模一樣,但當然不是她,隻是飛船的主控電腦,這個聲音是他自己設置的。
“不用酒精麻醉自己我會瘋的。”他苦澀地回答,“每次看到那裏,我都覺得自己犯了人類有史以來最無可挽回的錯誤。”
“您沒有必要責怪自己。我們是在評估了一切危險與機會之後做出這個決定的,在當時看來,這是最合理的做法。”
“但人類最後的希望被葬送了。”孑遺者說。實際上沒什麼好說的,他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他心底渴望著懺悔,哪怕是對一部電腦,“如果我們不嚐試用黑洞進行引力加速,那麼至少現在還在向目標星係前進。”
“但以不到12%的光速,我們要三百多年後才可能抵達那裏,何況在那裏也不一定能找到宜居的星球。”
“至少我們可以得到豐富的行星物質資源補充燃料和修補船體。”
“您忘記了,以飛船目前的狀況,能撐過300年的可能隻有27%,我們很可能根本到不了那裏。”
“我怎麼會忘。”他閉上了眼睛,“但至少這還是有可能的,是一個渺茫但存在的希望。而現在,我們完全絕望了。”
是啊,完完全全的絕望。
2
對於絕望,孑遺者並不陌生。
自他的青年時代以來,某種壓抑窒息的感覺就縈繞著他,仿佛已經預示著黑暗終將降臨。二十三世紀的太陽係,在議會政治的泥淖裏,在行政部門的腐敗與渙散中,一天比一天潰爛下去,一次次複興的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最後一次似乎有希望的改革,帶來的竟是外行星聯盟的獨立和曠日持久的戰爭。提坦星奇襲、土星環戰役、大紅斑會戰、小行星帶爭奪戰、火衛一墜毀……每次短暫的停戰之後總是更慘烈的戰役。遮天蔽日的星艦在各個世界的天空中燃燒爆裂,一個接一個的太空殖民地在各種核武器、反物質武器或奇點武器的打擊下化為焦土。最後,月球被岩漿吞沒,地球也淪陷在叛軍之手。
自那以後的無盡歲月,這個孤獨而可怖的幽靈盤踞在這片看似空曠無物的太空中,編織出縱橫數光年的引力蛛網,耐心地等待著不經意的倒黴蛋。現在,孑遺者和他的飛船,就成為了它的獵物。飛船正在數百萬公裏高的軌道上圍繞著黑洞高速轉動著,差不多每半個小時就要轉一整圈,猶如一隻沒頭蒼蠅徒勞地想飛出困住它的玻璃瓶。
孑遺者迷惘地盯著那片黑暗,這已經成為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銀河的光輝在黑洞邊緣閃耀流動。更反襯出中心的幽深難測。在那裏有什麼東西存在嗎?至少不會有任何已知的物質形態。在十萬個太陽的引力彙聚之下,連時間和空間都被擰成了一個點。或許神能夠存在在那裏?他搖搖頭,嘲笑自己的幼稚,如果那裏有神的話,也一定是個與一切仁慈和善良都無關的惡靈。
銀河漸漸轉到飛船的背麵,在另一個方向上銀河黯淡,星星也變得稀疏,令他難以分清黑洞的邊界,好像它正在沿著群星間的黑暗空間向四方蔓延。孑遺者打了個寒戰,從舷窗外收回了目光,在窗上輕輕一推,飄向光線明亮的艙室中央。他覺得自己不像是一個人,更像一具在水中浮著的屍首。
“愛琵斯,給我再來瓶伏特加。”他沙啞著聲音說。
“艦長,您今天攝入的酒精含量已經超過標準,我不能執行這個命令。” 一個柔美的女聲說。幾乎和當年那個女孩兒的聲音一模一樣,但當然不是她,隻是飛船的主控電腦,這個聲音是他自己設置的。
“不用酒精麻醉自己我會瘋的。”他苦澀地回答,“每次看到那裏,我都覺得自己犯了人類有史以來最無可挽回的錯誤。”
“您沒有必要責怪自己。我們是在評估了一切危險與機會之後做出這個決定的,在當時看來,這是最合理的做法。”
“但人類最後的希望被葬送了。”孑遺者說。實際上沒什麼好說的,他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他心底渴望著懺悔,哪怕是對一部電腦,“如果我們不嚐試用黑洞進行引力加速,那麼至少現在還在向目標星係前進。”
“但以不到12%的光速,我們要三百多年後才可能抵達那裏,何況在那裏也不一定能找到宜居的星球。”
“至少我們可以得到豐富的行星物質資源補充燃料和修補船體。”
“您忘記了,以飛船目前的狀況,能撐過300年的可能隻有27%,我們很可能根本到不了那裏。”
“我怎麼會忘。”他閉上了眼睛,“但至少這還是有可能的,是一個渺茫但存在的希望。而現在,我們完全絕望了。”
是啊,完完全全的絕望。
2
對於絕望,孑遺者並不陌生。
自他的青年時代以來,某種壓抑窒息的感覺就縈繞著他,仿佛已經預示著黑暗終將降臨。二十三世紀的太陽係,在議會政治的泥淖裏,在行政部門的腐敗與渙散中,一天比一天潰爛下去,一次次複興的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最後一次似乎有希望的改革,帶來的竟是外行星聯盟的獨立和曠日持久的戰爭。提坦星奇襲、土星環戰役、大紅斑會戰、小行星帶爭奪戰、火衛一墜毀……每次短暫的停戰之後總是更慘烈的戰役。遮天蔽日的星艦在各個世界的天空中燃燒爆裂,一個接一個的太空殖民地在各種核武器、反物質武器或奇點武器的打擊下化為焦土。最後,月球被岩漿吞沒,地球也淪陷在叛軍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