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電商平台運作,資源共享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合作的時代,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發展高速化的時代,想要憑借一己之力來取得市場上的長期領跑優勢幾乎已經不可能了。無論是多麼出色的產品,多麼火爆的平台,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間隕落。昨天的敵人也可能就成為今天的戰友,如今的電商戰場也是一樣。當阿裏巴巴通過透支消費者的購買力創造出“雙十一”的350億元銷售額,當淘寶的流量成本變得越來越高,當越來越多的中小型賣家正在或準備離開淘寶,當京東POP、微信小店等眾多新興電商平台開始興起時,電商領域的多平台運營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大趨勢。近幾年來,眾多選擇電商創業的賣家們驚訝地發現,本來自己是想發家致富當老板的,結果現在卻成了平台運營商的“打工仔”。為了使銷售額有所增長自己工作越來越辛苦,平台運營商收取的費用也越高。保證金、手續費、流量費用、模塊費用、服務費用等等,想要賺得更多就要投入更多,一切都是平台運營商說了算。自己一點一滴地樹立起店鋪的品牌,最後成就的卻是平台運營商的聲名鵲起。把品牌命運和經營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成了眾多賣家共同的心聲。而全網渠道、多電商平台的組合運營,就是實現電商賣家健康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賣家們可以不再去做無奈的選擇,而是自己決定店鋪的運營策略。就拿目前最火的傳統電商平台——淘寶和作為新銳力量的移動電商平台——微信小店來說,這兩者分別是如何實現配合運作、資源共享的呢?現在開淘寶店,最昂貴的就是流量費用,雖然淘寶是開放平台,但是獲取流量並不容易,因為淘寶有公開的評價機製和排名機製,絕大多數消費者都會優先選擇信譽高或者排名靠前的賣家。流量越大,成交量越大,店鋪的信譽就越高,也就能更加輕鬆地帶來後續的大流量。所以,許多淘寶商家總是不遺餘力地通過各種渠道引入流量。女裝是淘寶平台的第一大商品類型,四皇冠以上的淘寶女裝賣家,一般每周會上架10款以上的新品,新品上架後賣家基本都會做同一件事,那就是群發短信給在店內消費過的買家,通知他們有新貨上架,請他們光顧。那麼,這不起眼的短信費用通常會是一個怎樣的數額呢?一個四皇冠的女裝店一周差不多要發5萬~10萬條短信,按照平均每條短信5分錢來計算,一周就是2500~5000元,一年算下來就是12萬~24萬元,這已經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額了。有些賣家說,100條短信5元錢,隻要有一個人來店鋪購買我就賺到了,即便轉化率隻有1%也沒關係。但是,現在有許多種信息傳遞方式,經營者完全沒有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花無謂的“冤枉錢”。比如,用現在流行的微信或公眾號取代短信推送,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一年可以省下一筆不菲的短信費用;其次,微信的信息可以做到圖文並茂,比短信生動得多,更容易吸引眼球;再次,使用公眾號進行群發的效果數據可以直接進行監測;最後,如果消費者看到商品圖片感到有興趣,可以直接跳轉到手機版淘寶作進一步的了解,更容易促成衝動消費。引入流量的另一種常用和有效的方式是各類按點擊收費的推送廣告,這是淘寶平台設計的一種收費服務,消費者點擊後即可轉到店鋪界麵或商品界麵,所以能保證信息傳達到位。不過一次點擊就要收費2~3元,而且據統計,這類流量轉換率隻有不到2%,也就是說,100人點擊進入你的店鋪,最終的成交數不超過2筆。你為100次點擊量花費了200~300元的成本,最終卻隻成交了2筆生意,這就要先在心裏打一下算盤:你的利潤足夠支撐你的成本嗎?而用微信公眾平台引入流量,不僅不需要多少花費,而且流量的轉化率也很高。比如,我們可以先在公眾號上推送幾款商品的圖文信息,過一段時間後統計一下瀏覽數,瀏覽量最高的幾款商品一定是消費者普遍感興趣的商品,然後,我們再對這幾款商品進行重點推送,成交的成功率自然會高一些。此外,利用微信公眾號可以更加方便地與大量消費者展開互動,畢竟消費者都本能地排斥廣告,直接的廣告推送效果自然不會好。以前傳統廣告泛濫、網絡廣告剛剛興起時,消費者還會覺得網絡廣告挺有意思。可如今網絡廣告更加泛濫,許多網民在瀏覽網頁時都會有誤點廣告的經曆,不勝其擾。先做朋友,後做生意,這是網絡賣家如今普遍認同的經營方針,而公眾平台就給賣家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工具。總而言之,傳統的電商平台通過微信公眾號可以低成本、準確地掌握消費者的喜好,而後製定更精確的商業決策,進行更精準的信息推送,從而降低風險與投入,提高流量與收益。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微信小店也可以借力傳統電商來強化自身的運營水平。傳統電商的缺陷是流量貴,而微信小店的缺陷是流量小。盡管微信的用戶數十分可觀,按微信官方的說法是達到了6億,但是微信和微信公眾號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平台,信息的傳遞通常隻存在於內部。微信的用戶總量很大,但是作為一個商家,能接觸到的僅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無論你微信小店中的商品多麼精彩,多麼誘人,也隻有你的微信好友和關注你公眾號的用戶能看到。針對微信小店流量局限性的這一缺陷,經營者可以借助其他電商平台來為微信小店引入外部流量。比如,你同時經營著一家淘寶店和微信小店,賣著同樣的商品,就可以在淘寶店鋪中推廣自己的微信小店,並告知消費者,在微信小店中購物可以享受更低的折扣,這樣就能對自己的微信小店進行更大範圍的宣傳推廣。除了流量資源共享外,微信小店和傳統電商之間還可以進行商品資源共享。我們可以看一下做微信朋友圈生意的網友“貓小白”是如何做的。貓小白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就是從淘寶到微信的“移花接木”——從淘寶上搜尋好的商品,然後通過微信以略高的價格賣給朋友圈的客戶,從中賺取差價。這聽上去有點匪夷所思,但貓小白就是用這種方法做到了每月數萬元的銷售額。如今他還注冊了自己的公司,名為“貓烏茲”,正式在朋友圈做起生意。在談到自己的成功時,貓小白說:“曾經也有許多人對我的成功感到不解,‘客戶幹嗎要花更高的價格從你這裏買東西,直接去淘寶不是更好嗎?’其實,這隻是一種自我中心式的想法。對於這些人來說,淘寶購物是一件簡單且習以為常的事情,但並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是如此。一些不熟悉淘寶的人,想要在茫茫的商品大海中迅速搜尋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一些冷門商品。而且淘寶複雜的購物流程對於他們來說也很困難。於是,我幫他們搜尋商品,將商品信息發到朋友圈中,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描述。客戶有購買意願,就和我聯係,我再從淘寶下單,直接發給客戶。”貓小白的成功,就是抓住了不同平台的不同用戶特點。現在的許多中老年人,也許會拿起手機玩玩微信,但是操作淘寶、使用支付寶或網銀對他們來說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部分人群就成了傳統電商平台的“盲點”,而利用微信平台的營銷正是抓住了這一市場空白。所以,每個電商平台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不同平台之間是可以實現互補的,而不是簡單地評價哪個平台好,哪個平台差。淘寶上的商品種類和數量雖多,但是一些冷門商品的搜索和質量比較是比較讓人煩惱的。就拿我的一次個人經曆來說,有一次,我在朋友家喝了一種茶,感覺味道不錯,但是當地市場又買不到,於是我想到了去淘寶購買。但是搜索一圈下來,隻找到了6家店鋪在銷售這種茶葉,而且店鋪的信譽等級普遍不高,價格也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差距非常大。這種情況就很讓人糾結:買便宜的擔心買到假貨,而買貴的又擔心被坑錢。但是在微信小店上購物就不用擔心這些問題,微信小店的經營者是你經常交流、比較熟悉的人,他們的信譽是有保障的。而且我們也可以到朋友圈中查看其他買家的評價,微信朋友圈中的評價都是買家的真實想法,不存在刷信譽、刷評價一說。所以,在微信小店中經營淘寶中數量較少的冷門商品,能與傳統的電商平台產生互補效應。所有的電商平台都不應該孤立地來看待,無論是傳統電商平台也好,移動電商平台也罷,都有著相似的起源,客戶都是喜歡網絡購物的消費者,麵對的都是整個電商平台的發展和進步。開展多個電商平台的綜合運作、資源共享,能夠彌補各家平台的不足之處,為各個平台的進一步發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