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成就你,我的爆款什麼是“爆款”?簡單來說,“爆款”就是大家都喜歡的商品,人氣高、銷量大的商品就叫“爆款”。“爆款”的概念最初出現在網絡購物普及之後,和我們常說的熱銷商品比較類似,隻不過程度更深一些。許多淘寶賣家都將打造爆款作為重要的目標和任務,甚至還產生了以爆款作為支點的爆款營銷。爆款商品究竟有何種魔力,引得眾多商家不計代價地投入其中呢?首先,爆款能夠直接帶來巨大的收益。爆款產品銷量巨大,而且這種銷量不是建立在降價、促銷這類優惠活動基礎上的,完全是以商品本身的性能和魅力吸引消費者購買。這就意味著爆款商品能在一個正常的利潤水平上實現巨大的銷量,這樣就能顯著增加賣家的收入。其次,爆款能增強商家的關聯銷售能力。爆款很容易對店鋪內的其他相關商品產生拉動效應,進一步增加銷量。比如,你的微信小店中的爆款商品是某款最新上市的數碼相機,而購買該數碼相機的人一般還需要存儲卡和讀卡器等附加配件,如果你的微信小店中有這些商品,那麼消費者一般都會一起購買,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這樣,數碼相機的熱銷同時也拉動了存儲卡和讀卡器的銷量。最後,爆款能帶來強大的口碑效應,提升流量的轉化率。如果一件商品成為爆款,那麼它很容易成為消費者口中的熱門詞彙,消費者可能會向親朋好友展示推薦這種商品,或是議論該商品的優點、特征等。消費者談論得越熱烈,爆款的知名度就會越高,就會有更多的消費者關注或購買。很多時候,我們辛辛苦苦將消費者引入了店鋪中,但消費者麵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卻不知如何選擇,不知道哪件商品是優質的、是可靠的,最終變為了“匆匆看客”。而有了爆款後,消費者就有了選擇的依據,而且有眾多已購買的消費者作為品質“擔保人”,就相當於吃下了“定心丸”,不會再做無謂的擔憂了。既然爆款對店鋪的經營有著如此巨大的推動作用,那麼作為電商平台的新生力量,微信小店在運營中自然也不能忽視爆款的打造。打造爆款最重要的步驟就是選擇好爆款商品,能否正確選擇一個有潛質的爆款商品,直接關係到爆款能否成功。那麼,如何正確選擇爆款商品呢?一、分析市場數據,預判銷售趨勢許多中小賣家由於自身的實力和經驗所限,在選擇爆款商品的時候,會跟隨一些大賣家的商品策略。看到同行的大賣家哪種商品銷售得好,就馬上去尋找這類商品的貨源,然後放到自己的店內銷售。這不是一個好的爆款選擇方式,很少有商家能靠這種方法成功。盲目跟隨他人的選擇,會打亂經營者自身的計劃,可能經營者原本根本沒有想過賣這類商品,去哪裏尋找貨源、如何營銷、利潤有多少、具體需要達到怎樣的銷售業績等,這些都沒有事先的設想和準備,很不利於經營工作的開展。而且,每家店鋪都有自己的優勢貨源,盲目的跟隨者很難找到好的貨源,這種銷售無疑是“以己之短,擊他人之長”的做法。另外,這種爆款選擇方式也有很嚴重的滯後性。當你注意到大賣家的某件商品銷量火爆時,該商品通常已經進入了高速成長期或是銷量巔峰期。這時你才去慌慌張張地聯係貨源、進貨、上架、推廣,等你完成這些工作的時候,可能最佳的銷售期已過。這時,你才會發現,自己搭的不是“順風車”,而是“末班車”。所以,想要在市場中不處於被動的不利局麵,就不能不經分析地追隨著別人的腳步,而是要預判市場的消費趨勢。一些賣家通過經驗的日積月累培養出敏銳的行業洞察力,比如,一些經營服裝生意的賣家能大致預測出今年會流行哪些種類的服飾,從而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對於那些沒有足夠觀察力的新手賣家,則可以通過一些數據分析工具和方法來把握趨勢。比如,我們可以多去逛一逛實體店,問一問店長或店員今年哪個款式的商品比較受歡迎,或者是到淘寶上看一看最近幾個月的熱銷商品有哪些共同特征。雖然平台不同,但消費者對於商品的喜好和需求是不變的。此外,要注意的是,我們是尋找商品的種類和共同點,以使去準備一些符合這些特點,但尚未在市場中大賣的商品,而不是去尋找商品的具體型號,否則又會陷入跟隨和模仿的誤區。二、注意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及時抓住市場機遇尋找爆款時,不要隻著眼於當前的數據分析,還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因為有些爆款商品的黃金銷售期隻有幾天,如果你沒有準備好提前量,或者是進貨、推廣不夠及時,可能就會錯過銷售良機。季節性商品中最常見的就是服裝。服裝行業的進貨與銷售,通常都是在換季前的幾周甚至是一個月就開始了,如果等到了換季時才去進行相應的打造爆款的工作,等到相應的商品備齊後,同行們可能早已經在為銷售新品而忙得不可開交了。所以,在選擇爆款時,一定要注意行業的特性,不能僅看到眼前的利益,還要挖掘出深層次的利好信息。比如天氣、季節、環境的變化,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影響爆款選擇的重要因素。另外,一定要及時關注有關熱門類目的變化,關注重點大流量關鍵詞的變化,提前布局、有的放矢,這樣才能抓住機遇,借上“東風”。有些經營者認為將熱門商品打造為爆款要麵臨過大的競爭壓力,消費者也不容易產生興趣,不容易取得成功,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實際上,真正熱銷的商品往往是那些看上去“俗得掉渣”的商品,因為這類商品更能獲得大眾的普遍認同。另外,關於同行的競爭,經營者不能因為害怕壓力就選擇“繞道而行”,這是一種逃避的思想。真正優秀的經營者,不會去想著怎樣避免競爭,而是如何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快、更好。“尚衣品服飾”是淘寶上一家特別善於打造爆款的商家,全店的商品種類最多不超過28種,但其中月銷量超過3000件的就有4種。在談到打造爆款的秘訣時,尚衣品服飾老總謝生先生總結了一句精辟的話:“跟風選款,剔除異類,小量試銷,大量補貨。”“尚衣品服飾”就是嚴格按照這句口訣一次次成功打造出爆款的。首先,他們通過大量的數據搜索與分析找到當前或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流行的服裝款式,然後根據自己店鋪的特點來剔除不合適的商品種類,僅保留合適的。“尚衣品服飾”主要經營的是韓版上裝和牛仔褲,因此他們在選款時就會以這兩類作為重點。在選擇了幾款流行服飾後,尚衣品服飾不會主觀地去判斷評估,而是對所有種類的商品都小批量進貨進行試銷,再根據銷量做出進一步選擇。銷量好,買家反響熱烈的商品就大量進貨,然後加大宣傳推廣攻勢,自然而然地就打造出了爆款商品。由此可見,隻要能夠在發現機遇後迅速展開行動,並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管理,打造爆款就能夠取得成效。如果隻是一味地害怕競爭,試圖去找到所謂的成功捷徑,那麼隻能不斷地與爆款擦肩而過。三、明確爆款商品的特性選擇爆款之前,經營者一定要先弄清楚什麼樣的商品才能夠成為爆款商品。想要商品熱銷,第一個要素就是價格不能太高,價格太高就意味著需求量有限,這樣的商品很難成為爆款商品。比如,一個價格僅數十元的陶瓷或玻璃飾品有可能打造為爆款,而純金的、動輒上萬元的首飾想要打造為爆款,顯然是天方夜譚。這和商品的品質與新意無關,純粹是因為過高的價格不可能造成人人“哄搶”的效應而已。第二個要素是商品的質量要好,這個質量好的標準是具備很高的性價比。一件商品想要引起消費者的“哄搶”,就一定要讓消費者從心裏覺得這件商品超值,要讓消費者產生“錯過了之後可能就很難再碰到這麼好的商品”的感覺。如果消費者覺得有許多類似的商品可以替代,那麼就很難成功地打造爆款。第三個要素是要符合消費者的審美和需求。即便一件商品的性價比再高,如果消費者不喜歡或不需要,那麼也無法順利地打造為爆款。消費者心理學研究顯示,平易近人的款式最容易成為爆款,因為消費者對平易近人的款式抵觸心理最小;過於突出個性、過於出位的款式反而容易失去消費者,畢竟抱著從眾心理的消費者居多。這也是我們在選擇爆款時瞄準熱門商品的原因,因為爆款是要迎合絕大多數人的口味,而不是用來滿足經營者或是某一部分特殊客戶的獨特興趣。當然,如果你的店鋪本身就打算吸引細分人群,吸引某一特定客戶群體,那突出產品的特點就很重要了,產品的個性就是吸引細分消費者的賣點。第四個要素是爆款商品要貨源充足,能迅速補貨。爆款就是要進行大規模、大批量的銷售,如果庫存無法及時跟上,那麼銷售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在進貨之前,一定要和廠家或批發商溝通好,甚至直接實地考察,確保他們能夠準備充足的商品,且能迅速地送達。爆款就是借勢來不斷地銷售,一旦因為缺貨而導致某一天無法正常銷售和發貨,那麼之後想要再度炒熱消費者的購買激情就困難了。所以,經營者在明確熱門的商品種類後,就要根據以上四個爆款要素,進行更加細致的商品選擇。價廉、質優、平易近人、貨源充足穩定,選擇具備這四種特征的商品,才容易打造出爆款。四、爆款商品常見的形式1.新品型爆款這個是最為常見的爆款打造方式,看準某種最新研製和發布的商品,將其打造為爆款。根據上文介紹的爆款選擇標準,選擇恰當的新品作為爆款,優先搶占市場,是比較容易取得成功的。但同時,這也要求經營者有精準的選款眼光。2.跟進型爆款跟進型爆款是發現競爭對手的某款商品有可能熱銷或正在熱銷,如果能夠找到價格上有競爭力的優質貨源,且能夠很快地備齊貨源,那麼就可以考慮及時跟進,隻要宣傳推廣工作做足,爆款的銷售周期足夠長,也能夠成功地打造爆款。3.促銷型爆款促銷型爆款通常是針對某種有一定銷量基礎且消費者會重複消費的商品,比如一些快速消費品,消費者每過一段時間就會進行補充。針對這類商品,我們就可以進行優惠促銷,吸引新老客戶進行大量的、頻繁的消費,從而打造為爆款。4.老客戶型爆款老客戶型爆款適用於已擁有一些客戶資源、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店鋪。平時做好客戶關係管理和老客戶營銷活動,增加店鋪的客戶黏性,然後僅僅針對有聯係方式的老客戶發送新品信息或促銷信息。老客戶爆款的優勢在於成功率比較高,尤其對於經常在店內消費的老客戶來說,吸引他們來再次消費要比開發新客戶容易得多。而且一旦老客戶開始大量消費,成功打造出爆款後,就更加容易吸引新客戶。5.節日活動型爆款節日活動型爆款就是借助各類節日開展營銷活動,從而打造出爆款。每當到節日時,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網店,總會有大量商家開展優惠活動,而消費者們對於這類活動也是喜聞樂見。就拿最近幾年被打造為購物狂歡節的“雙十一”來說,銷售紀錄逐年創新高,可見消費者對於節日促銷還是比較買賬的。五、爆款打造的四個時期1.導入期導入期是爆款商品剛剛上架的時期,也是爆款打造的“試驗期”。這個時候並不需要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攻勢來吸引流量,隻需要維持微信小店平時的平均流量即可。這個階段主要目的是檢驗我們選擇的爆款商品是否能被消費者接受,是否有潛質成為真正的爆款。盡管我們在選擇商品時對商品特征、消費者心態做了詳細的分析,但是目前還沒有任何依據來保證我們的分析結果是正確的,唯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在導入期中,認真考察商品在消費者中的反響是最為重要的工作,這是我們判斷商品能否成為爆款的依據。對於商品的考察不要隻注重銷量,因為這個階段我們還沒有進行大力的宣傳推廣,並不知道有多少消費者注意到了該商品,銷量也就不足為信。我們需要注意的有兩點,一是流量轉化率,二是消費者的評價。流量轉化率就是購買商品的消費者人數與瀏覽商品的消費者人數的比值,這個數值越高就說明該商品被購買的概率越高,也代表該商品很容易吸引消費者。當然,要有一定的流量基礎才能作為判斷依據,如果僅有一位消費者看了該商品而他恰好又購買了,就認為該商品很受歡迎,顯然是不具參考性的。消費者的評價是消費者對商品喜好程度的直觀反映。我們都有類似的經驗,在購買了某件商品後,發現該商品完全符合我們的預期甚至是超出我們的預期,我們就會興奮地給賣家一個好評,並迫不及待地向好友展示自己的“戰果”。消費者的評價就是口碑的基礎,有好口碑的商品才更容易成為爆款。所以,在消費者購買商品後,我們要主動詢問消費者對商品的評價,或者是關注消費者在微信朋友圈中有沒有主動進行分享,這不僅有助於我們判斷該商品是否是讓消費者興奮的商品,也可以作為下一階段中我們的推廣工具。導入期雖然是一個比較“冷清”的階段,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它可以幫助我們避免無謂的投入和損失,並修正我們的經營方向。通過導入期的驗證,如果商品確實如之前預想的一樣能夠成為爆款,我們就可以放心地將時間和資源投入到下一階段。相反,如果發現商品並不像設想的那樣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我們就要進一步分析原因,並調查消費者的觀點,然後選擇新的爆款商品,進入一個新的導入期,重複驗證環節。導入期中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進行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