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引娣住在露華樓後院專供太監住的“聽傳房”。她的身份不明,高無庸沒法安置,想來想去,便尋了這麼一個既是下人住的,又能隨時傳呼上去侍候的地方。加之這裏寬敞,後邊宮人出出入入也便於監視。說是“後院”,其實和露華樓最下一層通連著,因此雍正沒走旁門,徑由高無庸帶著穿樓而過——從樓下須彌座西北,繞過幾隻燒得通紅的大獸炭銅爐,轉過一道砂西番蓮帶座兒屏風,便見一間空曠的大房子,仿佛客廳的樣子。沿東一帶是大玻璃窗,掩在露華樓的西北翹簷之下。這窗下放著幾張竹藤春凳,執事太監平素就坐在這裏聽候傳呼。東北角一個小門出去和外頭太監住的排房超手遊廊相通。後院的人進樓這是必經之地。喬引娣的床就擺在房子西南角,也是平常宮女用的板床。床頭一個梳妝小櫃,當屋一張八仙桌,桌下兩隻條凳,桌上放著茶壺碗具小匙等物,看去甚是零亂。雍正還是頭一次進到下人們住的房子,乍從外邊進來,也覺光線甚暗,隻見一個女子穿著蜜合色棉裙,上身套著外發燒天馬皮披肩,背朝外伏在八仙桌上用筆寫著什麼。幾個宮女坐在春凳上,見是皇帝突然駕臨,猝不及防唬得一齊起身,又忙伏地跪下。雍正見引娣專心致誌地寫著,似乎沒發覺自己進來,擺手示意眾人不要言聲,自默默站在喬引娣身後。
“太像她了……”雍正怔怔地站著細細打量,那一頭濃密得烏鴉一樣的黑發放著黝暗的光澤,側身那纖弱的腰肢,微斜在桌上的肩頭,帶著嬌憨的紅暈的腮,甚至陣陣傳過來的幽香都像是為自己上火刑架的那個小福。他眼前閃爍著小福被綁在柴山上的影子,那殷紅的火苗舔著她的全身,舔著她清秀的麵龐和飄散的黑發。小福痛苦地來回扭動著身軀,至死都沒說一句話……雍正已經完全沉湎在回憶裏,臉上似喜似悲,喃喃說道:“佛設所謂輪回之道,為什麼不是她轉世?對,是她轉世的……”
引娣身子倏地一顫。她轉過身來見是雍正,像是突然在路上見到一條蛇,身子一仄幾乎摔倒了。她驚怔地後退一步,一手握筆站定了盯視著雍正,問道:“你,你要做什麼?”高無庸在旁喝道:“賤蹄子,你這是跟皇上說話?”
“她剛來,不懂規矩。”雍正擺手製止了高無庸,他的臉色有些憂鬱,上前拈起那張紙箋看時,隻見上麵寫著一首詩:
長夜無燈磷自照,斷魂誰伴月作儔?
淒淒一樹白楊下,埋盡金穀萬斛愁……
一色的鍾王小楷,筆意筆神卻都似允禵的字。雍正不禁歎息一聲,問道:“這是你的詩?”
引娣是第二次見到雍正。上次見麵時允禵剛剛黜掉王爵,帶她進宮去看望彌留的十七皇姑,在皇姑的病榻前與雍正邂逅。當時雍正乍見她,嚇得連退兩步麵白如紙,下來後她還好笑“皇帝老子怎麼這德性?”她自幼學戲看戲,戲裏的皇帝不是迷糊昏庸便是貪酒好色,但眼前這個活生生的皇帝站在麵前,一臉的倦容滿是憂鬱之色,怎麼也和戲裏的形象對不上。她胡思亂想著聽雍正問話,隻戒備地點了點頭。
喬引娣住在露華樓後院專供太監住的“聽傳房”。她的身份不明,高無庸沒法安置,想來想去,便尋了這麼一個既是下人住的,又能隨時傳呼上去侍候的地方。加之這裏寬敞,後邊宮人出出入入也便於監視。說是“後院”,其實和露華樓最下一層通連著,因此雍正沒走旁門,徑由高無庸帶著穿樓而過——從樓下須彌座西北,繞過幾隻燒得通紅的大獸炭銅爐,轉過一道砂西番蓮帶座兒屏風,便見一間空曠的大房子,仿佛客廳的樣子。沿東一帶是大玻璃窗,掩在露華樓的西北翹簷之下。這窗下放著幾張竹藤春凳,執事太監平素就坐在這裏聽候傳呼。東北角一個小門出去和外頭太監住的排房超手遊廊相通。後院的人進樓這是必經之地。喬引娣的床就擺在房子西南角,也是平常宮女用的板床。床頭一個梳妝小櫃,當屋一張八仙桌,桌下兩隻條凳,桌上放著茶壺碗具小匙等物,看去甚是零亂。雍正還是頭一次進到下人們住的房子,乍從外邊進來,也覺光線甚暗,隻見一個女子穿著蜜合色棉裙,上身套著外發燒天馬皮披肩,背朝外伏在八仙桌上用筆寫著什麼。幾個宮女坐在春凳上,見是皇帝突然駕臨,猝不及防唬得一齊起身,又忙伏地跪下。雍正見引娣專心致誌地寫著,似乎沒發覺自己進來,擺手示意眾人不要言聲,自默默站在喬引娣身後。
“太像她了……”雍正怔怔地站著細細打量,那一頭濃密得烏鴉一樣的黑發放著黝暗的光澤,側身那纖弱的腰肢,微斜在桌上的肩頭,帶著嬌憨的紅暈的腮,甚至陣陣傳過來的幽香都像是為自己上火刑架的那個小福。他眼前閃爍著小福被綁在柴山上的影子,那殷紅的火苗舔著她的全身,舔著她清秀的麵龐和飄散的黑發。小福痛苦地來回扭動著身軀,至死都沒說一句話……雍正已經完全沉湎在回憶裏,臉上似喜似悲,喃喃說道:“佛設所謂輪回之道,為什麼不是她轉世?對,是她轉世的……”
引娣身子倏地一顫。她轉過身來見是雍正,像是突然在路上見到一條蛇,身子一仄幾乎摔倒了。她驚怔地後退一步,一手握筆站定了盯視著雍正,問道:“你,你要做什麼?”高無庸在旁喝道:“賤蹄子,你這是跟皇上說話?”
“她剛來,不懂規矩。”雍正擺手製止了高無庸,他的臉色有些憂鬱,上前拈起那張紙箋看時,隻見上麵寫著一首詩:
長夜無燈磷自照,斷魂誰伴月作儔?
淒淒一樹白楊下,埋盡金穀萬斛愁……
一色的鍾王小楷,筆意筆神卻都似允禵的字。雍正不禁歎息一聲,問道:“這是你的詩?”
引娣是第二次見到雍正。上次見麵時允禵剛剛黜掉王爵,帶她進宮去看望彌留的十七皇姑,在皇姑的病榻前與雍正邂逅。當時雍正乍見她,嚇得連退兩步麵白如紙,下來後她還好笑“皇帝老子怎麼這德性?”她自幼學戲看戲,戲裏的皇帝不是迷糊昏庸便是貪酒好色,但眼前這個活生生的皇帝站在麵前,一臉的倦容滿是憂鬱之色,怎麼也和戲裏的形象對不上。她胡思亂想著聽雍正問話,隻戒備地點了點頭。
“寫得不壞,”雍正攢著眉頭,神情裏帶著嗟訝,“隻是太過陰慘。李賀詩風,不是福壽之語。你小小年紀,哪來這麼多的愁緒?”喬引娣道:“皇上的意思,要作詩也強顏歡笑麼?我由著命撥弄,生離死別來到這裏,有什麼‘歡樂之詞’強捏得來?”
雍正不禁一笑,說道:“你是打定主意抬杠來了。誰說要你強顏歡笑來著?朕是問你,勸慰你嘛!聽你的意思,舍不得離開十四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