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事情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逃出這樣一個怪圈,凡事都要政府強力推進。

同官麵對公益性崗位開發工作過程中的困難,亦是未能例外,最後還是市政府出麵開會動員,發文強調,並給各個區縣分配了任務,要求結合全市創建衛生文明城市,從市直機關到社區,從協助維護交通秩序,打掃公共場所衛生到園林管護……都必須根據各自實際情況,開發“40、50”人員能夠從事的公益性崗位。

因為有政府重視這項工作,通過宣傳動員和強力推進,不長時間,全市各種類型的公益性崗位開發申報達到了6000多個。

開始沒有多少單位願意開發公益性崗位,而後來一下子又整出這麼多。在其中又掩藏著出現了另外一種局麵。比如,這些積極性高的單位中,大部分本來就雇傭有下崗失業人員在為他們工作。有的單位本來隻能開發一個公益性工作崗位,卻申報兩個崗位,甚至為了盡快甩掉包袱,拚了命地申請公益性崗位,恨不得把他們的人都借這個機會安排就業了。有些單位為了自己省錢,卻想申報兩個公益崗位來給他們已經在公益性崗位上班的一個人發工資……不符合條件的,也要開發申報。

這樣一來,能提供崗位的,他們都要自己安排人;崗位上有人上班的,卻隻想領這一份補貼。有的單位為了多申報公益性崗位,卻不想用人,說白了就是想套錢。

形形色色的現象和歪主意雖不多,但是都有。為了達到他們的不良目的,有單位用信封裝了錢,派員或在暗夜裏或明目張膽地在上班時間拿給馮勇智。

馮勇智高興的是大家開發公益性崗位的積極性高漲,尷尬的是麵對這些有不良企圖的人。但她每每都很果斷地回絕了,對那些人說:你把這些拿回去給公益性崗位的人員作為補貼,你的事情,我們會按照原則辦,實際有多少公益性崗位,我們據實檢查考核後,一個都不會減少。

起初麵對這一件艱難的工作,局裏給係統單位的每個人都布置了開發任務,但大家都是通過私人關係給相關的單位再做工作,請求配合支持,而收效並不理想。現在竟然有人還找上門來送錢行賄。

董本強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這是局裏求之不得的好事情,但是個別單位的這一個舉動,讓他們同時認識到了問題的複雜性。

麵對這些情況,局裏一部分人認為:公益性崗位開發和管理成本高,工資也並不高,而這些人能否真正地去搞好公益事業。且有些公益事業的崗位對人員的素質要求並不低,他們或許根本就適應不了崗位工作。因此,建議還不如把這部分就業困難群體人員,按照年齡和家庭困難程度分批直接養起來。

人不可一日無事,無事則生非。

從人性化的角度看,國家出台的這項政策,其本意不僅是要通過公益性崗位工資來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更重要的是要使他們以後都有事情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