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知識和藝術下功夫(2 / 2)

用盡量舒適的環境豐富人們的知識麵

星巴克渲染的是一種崇尚知識、尊重文化本位、帶一點“白領”情調的氣氛。很多出入高級寫字樓的白領常會帶著筆記本、平板電腦到星巴克度過一個又一個午後時光。星巴克給顧客提供了舒適溫馨的環境,方便人們在這裏思考和學習,通過免費的Wi-Fi瀏覽網頁,吸收豐富的新知識。

因為星巴克是個吸收知識的好地方,所以也常常能找到學生的身影,比如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校園內的星巴克咖啡店,就是學生們最愛的去處。大家索性在桌上攤開書本讀書、寫作業。在這家咖啡店旁邊還開著一家書店,買了新書的顧客們也會帶著書到星巴克閱讀,仿佛在這裏能夠得到別處沒有的閱讀樂趣。不僅如此,星巴克還為顧客提供各種與咖啡知識有關的宣傳資料,幫助大家學習咖啡的曆史、咖啡豆的種類以及咖啡的調製、喝法等,對於顧客來說,這也是一種有益的知識普及和情操陶冶。

從細節入手,增加顧客的藝術體驗

為了幫助顧客更好地實現感性的文化層次上的消費,星巴克從細節入手,用無處不在的藝術元素感染顧客,增加顧客的藝術體驗。比如,對於一個簡簡單單的環境配色問題,星巴克就引入了“栽種”為主題的綠色係、“烘焙”為主題的深紅、暗褐色係、“濾泡”為主題的藍色、咖啡色係,以及以“香氣”為主題的淺黃、白、綠色係,將色覺藝術與咖啡內涵完美融合,讓每一位第一次了解到這種配色秘密的顧客,都能為之深深折服;再比如星巴克的包裝藝術,不僅借鑒了各咖啡產地的珍禽異獸的美學特點,還兼顧了自己統一的風格,設計出十幾種精美圖樣,讓顧客一看到包裝便能自然地聯想到當地咖啡的獨特風味;此外,星巴克在製作年度報告等文件時也采用了巧妙的工藝,將咖啡渣製成紙張使用,星巴克想用此舉告訴顧客:即使隻是一張紙,也要讓人們從中感受到咖啡的藝術氣息。

星巴克包裝藝術

多種藝術形式的有機引入

音樂、文學、繪畫、雕塑等是被星巴克廣為引用的幾種藝術形式,它們也讓顧客在星巴克度過的時光變成了享受藝術。以音樂為例,星巴克會經常在店內播放爵士鄉村音樂以及鋼琴獨奏曲等,正好迎合了那些時尚、新潮、追求前衛的白領階層的藝術喜好。在選曲時,星巴克重視與本店活動主題相結合,基調清新而不輕佻,內力深厚卻不炫耀,因而備受支持者的追捧。不僅如此,星巴克考慮到了都市新人類的需要,在星巴克部分門店,顧客可以通過多台觸摸式電腦,免費在線選聽上萬首各種風格的音樂曲目。

總之,通過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在星巴克產品和服務的深處包含著不變的元素——知識和藝術。物質資源終會枯竭,唯有知識和藝術能生生不息。這正是星巴克的精神內涵之一。星巴克向顧客推銷的不僅僅是單一的產品和服務,還有顧客精神需求上的滿足以及知識和藝術上的享受,它的所有營銷活動無不體現著豐厚的底蘊和內涵,使其品牌成為知識和藝術的象征,同時也帶給顧客更高品位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