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悅拉著茯苓的手,笑得眉眼彎彎,笑得溫柔如水,聲音軟糯婉轉,整個人猶如一灘沒有骨頭支架的錦緞,絲滑柔順的倚靠在椅子裏,也不為難她,隻挑無關重要的問,隻挑好的問,隻敬她如同姐姐。
這樣溫柔如水的人,這樣柔軟可欺的人,茯苓還能如何去討厭她?見殷悅對宮中諸事這般好奇,也隻當殷悅就是個沒見識的青樓女人,迫切的希望得到點有用的消息,能一步登天,飛上枝頭成鳳凰。
既隻是如此,她就滿足她一番又如何?
茯苓也不傻,此次讓滕貴妃分配給了殷悅,說不定這輩子就隻能跟著殷悅了,若殷悅一直都隻是個小妾,那可如何是好?
所以說,在不出格的情況下,幫襯著殷悅點,也是好的,當然了,她是不能出手幫忙的,前提還得是殷悅自己爭氣才行。在滕貴妃眼底下做小動作?不好意思,她還想多活幾年。
不過此刻看來,殷悅的資質還是很不錯的,人美,性子又溫柔似水,這樣的女人,哪個男人不喜歡?就算雍恒待安婧瑜情深意重,也擋不住有個美人嬌滴滴的伺候在旁吧?
至於,若殷悅太蠢了,得了她的消息卻不懂得利用,把自己給玩死了,那可就不關她的事了,殷悅死了,她正好可以繼續回宮裏,跟在滕貴妃身邊,不管地位如何,麵子上都比跟在殷悅這個青樓女人身邊好。
於是,對於殷悅的旁敲側擊,她可算是有求必應,不該說的不說,該說的,可都說了。
隻是,她卻不知道,她所看到的,殷悅的溫柔似水,殷悅的柔弱可欺,都不過是出自於,殷悅的媚術而已。
這還是,她第一次使用前任遺留下來的手段,前朝皇帝衛博衍培養了她近二十年,才教會她的媚術。
看來,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盡管茯苓一直覺得自己腦子裏特別的清楚,一直以為她不該說的不說,控製得特別的好,但,殷悅對於本朝的大概形式,還是打聽得差不多了。
當今聖上不過四十有五,兒子十幾個,長大的卻不多,隻有九個。而雍恒排行第七,不上不下的,正好就排在了正中間。
前朝皇位傳承一直延續古製,都是由嫡長子傳承,也就是皇後所生的第一位皇子。
隻是可惜的是,雍自鴻登基至今二十二年,卻沒有立後,也就是說,他沒有所謂的嫡長子!至今存活的九位皇子,可都屬於庶子。
沒有嫡長子,那麼就由庶長子繼承吧,反正沒了嫡,至少還有長呢!
可又可惜的是,長子早就病逝了,次子也沒了,留下的,就隻有三皇子了!
沒有錯,當日殷悅在滕貴妃宮中所見的三皇子,便是當今皇帝雍自鴻形式上的長子了!這位三皇子沒有前兩位哥哥那麼倒黴,不但好好的活到了現在,連他母親也好好的活到了現在,為了兒子能順利繼承皇位,還暗中出了不少的力氣。
於是乎,在三皇子的母妃示意下,前朝便有了這樣的呼聲:皇位當由嫡長者繼承,你皇帝老兒沒有嫡長子,也沒了庶長子庶次子,那麼便該遵循古製,由三子繼位。
這說起來,也挺合理的。可架不住滕貴妃也有了當太後的心啊!
於是,前朝又有了這樣的呼聲:皇帝這個工作十分艱難,為國為民勞心勞力,非賢者能人不能勝任,皇七子素來優秀,皇上既然沒有嫡子,便該由能者居上,太子該是七皇子才是。
於是乎,前朝爭來爭去,便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古製,長者上,一派思維先進,能者上。
這樣的爭論,幾乎每天都要吵上一次,巧的是,兩派總是不相上下,誰也沒贏了誰。
又於是乎,比著比著,就比到了子嗣上了。
接著,便有了早上大殿內滕貴妃問安婧瑜消息的環節出現。
按著茯苓的意思,雍恒當今最重要的,就是生個兒子了。反正皇帝老兒也沒有嫡子,所以,對於雍恒來說,不管是嫡子還是庶子,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有個兒子。
正好,雍陽到現在,也沒有兒子,若雍恒能捷足先登,也許能勝上一籌。
說著呢,茯苓一雙眼睛發亮的盯著殷悅,好似再說,你殷悅若是能給雍恒生上個兒子,也許地位就能立馬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