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就在細微之處
人們常說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細節的學問被廣泛應用於生活的方方麵麵。如果我們想自我調侃或諷喻他人,也可以大膽運用“細節”法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細節”法就是要求人們在生活中要善於觀察,在對問題或事件的推理過程中要善於發現漏洞,特別是從反麵去發現一些細微的漏洞,然後把那些極其微小的可能性當作立論的出發點。“細節”法的特點是把一個極其微小的可能性引申成現實,盡管最後並不一定能防止對方提出另一種更大的可能性。
一個名叫王強的病人問醫生:“我能活到90歲嗎?”
醫生檢查了王強的身體後,問道:“你今年多大啦?”
王強說:“40歲。”
“你有什麼嗜好嗎?比如說,喜歡飲酒、吸煙、賭錢、女人,或者其他的嗜好?”
“我最恨吸煙、喝酒,更討厭女人。”
“天哪,那你還要活到90歲幹什麼?”
本來病人的期待是戒煙、戒酒和少親近女人能得到醫生肯定的評價,結果卻恰恰相反,醫生反而把這“煙、酒、女人”當成了生命的意義所在,否定了這一切,就否定了活到90歲的意義,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上述的種種嗜好,即使活到90歲也是沒有意義和價值的。這個事例中,醫生就是運用了“細節”法,從病人沒有任何有關“煙、酒、女人”的嗜好這個細節提煉出“沒有愛好,生命就沒有意義”這一個觀點,並以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來。運用“細節”法還可以通過從事件的反麵發現細微的漏洞來製造幽默。
有一天,蕭伯納收到英國著名女舞蹈家鄧肯的一封熱情洋溢的信。
信中說,如果他倆結合,生個孩子,那對後代將是好事,“孩子有你那樣的腦袋和我這樣的身體,那將多麼美妙啊!”
在回信中,蕭伯納表示受寵若驚,但他不能接受這樣的好意。
他說:“那個孩子的運氣可能不那麼好。如果他有我這樣的身體和你那樣的腦袋,那可就糟透了。”
女舞蹈家信中寫到如果他們兩個人結合,所生的孩子會同時具有他們倆人的優點,而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說產生這種結果的幾率本來就不大。蕭伯納則成功地運用了“細節”法,從反麵鑽空子,把另一種也是很微小的可能性當成立論的出發點,讓對方的期待落空,以幽默的方式來表達女舞蹈家想法的孩子氣和荒誕性。在這裏,蕭伯納幽默地把自我調侃和諷喻他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