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二)(2 / 3)

對於克魯伊夫來說,他的國家隊生涯卻沒有俱樂部生涯那麼長久而輝煌。他第一次代表荷蘭國家隊出場是1966年9月對匈牙利隊的比賽,到1977年10月他最後一次幫助荷蘭隊獲得參加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的資格為止,他一共隻為“橙衣軍團”參加了48

場比賽。而他最鼎盛的時期無疑是在1974年,不僅幫助荷蘭拿到了世界杯亞軍,個人也憑借出色表現力壓貝肯鮑爾成為那屆世界杯的最佳球員,通常清況下,這項榮譽是授給冠軍隊核心的。

退役後的克魯伊夫選擇了執教,他在1986年和1987年執教阿賈克斯,連續兩年獲得荷蘭杯冠軍,並在1987年獲得歐洲優勝者杯冠軍。1988年,克魯伊夫再次回到諾坎普,擔任巴薩主教練,這一年他也獲得了世界最佳教練稱號。在巴薩,克魯伊夫的執教達到頂峰,率領球隊從1991~1994年包攬了聯賽冠軍,並獲得了1992年歐洲冠軍杯冠軍。

現在的克魯伊夫盡管已不再作做球員或者教練,但他已經成為巴塞羅那教父般的人物,他經常會為如今的這支巴薩提出自己的看法。

馬拉多納

馬拉多納是世界足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是20世紀最佳球員,同時也是爭議最大的球員。他的技術無與倫比,不僅有南美球員嫻熟的腳法和超強的盤帶能力,而且有著出色的大局觀和助攻能力。馬拉多納是一個天使和魔鬼賦予一身的人,無論在哪裏,他都意味著天才和勝利,也意味著狂放不羈和惹事生非。

1960年出生的馬拉多納,早在14歲時就已經進入阿根廷青年隊的比賽名單;1976年,剛剛16歲就入選了阿根廷國家隊。1982年,在阿根廷已經拿到一切的馬拉多納前往歐洲,加盟了巴塞羅那,這是他職業生涯巔峰的開始。在巴薩,他58場比賽攻入38球,獲得過一次國王杯冠軍。因為桀驁不馴的性格與巴薩高層不合,馬拉多納在1984年被甩賣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俱樂部,在這裏,他依靠一己之力創造了那不勒斯足球的神話。在那不勒斯,他獲得了1987年和1990年的意甲冠軍,還贏得過意大利杯、歐洲聯盟杯和歐洲超級杯,個人獲得兩次意甲金靴。1992年,馬拉多納離開了那不勒斯,重回西班牙,加盟了塞爾維亞,此後的他已經開始走下坡路。1997年最終宣布退役。

馬拉多納的偉大還在於其輝煌的國家隊經曆,特別是世界杯上的表現。在阿根廷這個南美草原國家,人們對偶像崇拜得無以複加,而馬拉多納又是如此神奇的一名球員。馬拉多納就是阿根廷的神,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是他們的信仰。馬拉多納首次參加世界杯是在1982年,那時的他還沒有什麼表現。然而,到了1986年,一切都不一樣了,這是屬於馬拉多納一個人的世界杯。他率領阿根廷一路過關斬將,奪得了最終的冠軍。在四分之一決賽對陣英格蘭的兩粒進球,更是充滿了神奇,一個“上帝之手”令全世界談論到現在,一個半場過六人的進球則被評為了“世紀最佳進球”。1990年世界杯,馬拉多納率領實力嚴重下降的阿根廷一路殺到決賽,可惜不敵德國,獲得亞軍。1994年世界杯,因為違反禁藥規定而被禁賽。

1986年的世界杯冠軍,是馬拉多納送給剛剛經曆英阿戰爭,還處於傷痛中的阿根廷人們最好的禮物。在更多的阿根廷人心中,馬拉多那就是他們的上帝。他們甚至為此創立了“馬拉多納教”,來將自己團結在一起。自馬拉多納之後,阿根廷就一直處在尋找“馬拉多納替身”的境地中不能自拔。

馬拉多納場上是無所不能的天才,場下卻是非多多。他吸毒、吃禁藥、與球隊不和、私生子等問題,都讓他遭受了頗多的非議。然而,馬拉多納是一位性情男兒,他也會為足球流淚,1986年世界杯流下的是狂喜的淚,1990年世界杯流下的是不屈的淚,1994年世界杯流下的是傷心的淚,1999年獲得“阿根廷最佳球員”時流下的是對祖國依戀的淚。

2000年,馬拉多納被國際足聯評為“20世紀世紀最佳球員”。2009年,馬拉多納作為阿根廷國家隊主教練,率領阿根廷艱難晉級世界杯決賽圏。作為一個人,馬拉多納永遠毀譽參半,但是他的足球卻永遠值得人們去紀念,去仰慕……

羅馬裏奧

羅馬裏奧具有典型的巴西人特征,性格散漫,追求自由,但是對足球有著獨特的感覺,他有著超人的平衡能力和魔術般的控球技巧,作為前鋒進球如拾草芥,雖然在他是否打進了1000個進球的問題沒有最終定論,但是也說明了進球之多。羅馬裏奧綽號“獨狼”,是一名禁區殺手。說起1994年世界杯,就會想起兩個人,一個是憂鬱王子羅伯特·巴喬,另一個就是羅馬裏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