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威震沙場又酷愛射獵,當然也愛馬。長孫後去世修建昭陵,他特意下令將曾經馱他立下戰功的白蹄烏、青騅、颯露紫等六匹駿馬畫影圖形刻於陵墓石壁,將來長伴他於地下;對於內廄的寶馬也格外關愛,每有空閑便來查看。
當武媚娘和眾嬪妃來到禦廄時,見皇帝正獨自坐在一張胡床上,呆呆望著宦官們將禦馬牽進牽出、刷洗飲遛,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媚娘已將近兩年沒見到禦駕,看到李世民那一刻甚至感到有些生疏,不知是不是心境使然,她覺得這個男人已不似初見時那麼高大偉岸,甚至覺得他比實際年齡還要蒼老,鬢邊又添了不少白發。她立時體察到皇帝心中正懷愁煩,卻摸不清緣由。
“參見陛下。”嬪妃們的問安聲格外齊,就像是一個人發出的,媚娘的聲音也在其間,她終於學會和光同塵。
李世民隻是微微點頭,信口道:“朕查看禦馬,想起昔日帶你們遊獵的往事,所以叫你們過來陪陪朕。”
武媚雙眼一亮,卻又隨即黯淡。她分明看見每個嬪妃臉上都流露出懷念之色。原來大家都曾有一段故事,她在洛陽的美好記憶不過是百花園中普普通通的一枝,皇帝懷念的往事是與誰一起度過的呢?
燕語鶯聲並不能紓解李世民的煩悶,因為他記憶中那段往事的女主角已不在人世。他的心事除了長孫後,實在無法向其他人傾訴:鬆州之戰唐軍大破吐蕃,鬆讚幹布遣使請求賜婚,已得恩準,唐與吐蕃兩大強國爭端暫告段落,聯姻後應該不會再有大衝突。然而西北仍不平靜,兩個月前李世民駕幸九成宮,突厥故將陰謀圍宮刺駕,雖然叛亂尚未發動即被平滅,時局不穩可見一斑。事後他冊封一向忠於唐朝的突厥將領阿史那思摩為東突厥可汗,並賜姓李,支持其在漠南設王庭,實際是利用這支相對漢化的突厥部落鞏固邊疆。繼而他把利刃對準了拓定西域的下一個目標——高昌(西域古國之一,位於今新疆吐魯番東南)。
高昌國名義上稱藩於唐,實際倚仗廣袤的沙漠天險割據稱雄,又與薛延陀勾手,有窺覬漠南之心。高昌國王麴文泰久不遜於大唐,曾大放朗言:“鷹飛於天,雉竄於篙,貓遊於堂,鼠安於穴,各得其所,豈不活耶!”為了安定邊疆,為了打通一條直通西域的商賈之路,更為了打造萬年不破的鐵桶江山,李世民必須鏟除隱患。他調動當初消滅吐穀渾的兵馬,仍以侯君集、薛萬徹為統帥,向高昌國發起戰爭。金戈鐵馬顯英雄本色,不禁令李世民回眸早年崢嶸歲月。如今他身係社稷安危,不能再衝鋒白刃取敵首級;而且近兩年,尤其東西兩次巡遊令他身心疲憊,自覺精力大不如從前,即便天子也敵不過衰老!
從九成宮回到長安,李世民一頭紮進內苑禦廄,來看望那些曾伴他征戰天下的“老夥計”,想從它們身上找尋一點兒慰藉,然而當他望見那些歡快的馬駒在伏櫪老馬身前耀武揚威的情景時,又勾起他另一件心事——太子右庶子張玄素稟報,太子驕縱更勝從前,整日騎射遊幸酣歌戲玩,甚至組織衛兵擊鼓械鬥,把打仗當作遊戲。
李世民威震沙場又酷愛射獵,當然也愛馬。長孫後去世修建昭陵,他特意下令將曾經馱他立下戰功的白蹄烏、青騅、颯露紫等六匹駿馬畫影圖形刻於陵墓石壁,將來長伴他於地下;對於內廄的寶馬也格外關愛,每有空閑便來查看。
當武媚娘和眾嬪妃來到禦廄時,見皇帝正獨自坐在一張胡床上,呆呆望著宦官們將禦馬牽進牽出、刷洗飲遛,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媚娘已將近兩年沒見到禦駕,看到李世民那一刻甚至感到有些生疏,不知是不是心境使然,她覺得這個男人已不似初見時那麼高大偉岸,甚至覺得他比實際年齡還要蒼老,鬢邊又添了不少白發。她立時體察到皇帝心中正懷愁煩,卻摸不清緣由。
“參見陛下。”嬪妃們的問安聲格外齊,就像是一個人發出的,媚娘的聲音也在其間,她終於學會和光同塵。
李世民隻是微微點頭,信口道:“朕查看禦馬,想起昔日帶你們遊獵的往事,所以叫你們過來陪陪朕。”
武媚雙眼一亮,卻又隨即黯淡。她分明看見每個嬪妃臉上都流露出懷念之色。原來大家都曾有一段故事,她在洛陽的美好記憶不過是百花園中普普通通的一枝,皇帝懷念的往事是與誰一起度過的呢?
燕語鶯聲並不能紓解李世民的煩悶,因為他記憶中那段往事的女主角已不在人世。他的心事除了長孫後,實在無法向其他人傾訴:鬆州之戰唐軍大破吐蕃,鬆讚幹布遣使請求賜婚,已得恩準,唐與吐蕃兩大強國爭端暫告段落,聯姻後應該不會再有大衝突。然而西北仍不平靜,兩個月前李世民駕幸九成宮,突厥故將陰謀圍宮刺駕,雖然叛亂尚未發動即被平滅,時局不穩可見一斑。事後他冊封一向忠於唐朝的突厥將領阿史那思摩為東突厥可汗,並賜姓李,支持其在漠南設王庭,實際是利用這支相對漢化的突厥部落鞏固邊疆。繼而他把利刃對準了拓定西域的下一個目標——高昌(西域古國之一,位於今新疆吐魯番東南)。
高昌國名義上稱藩於唐,實際倚仗廣袤的沙漠天險割據稱雄,又與薛延陀勾手,有窺覬漠南之心。高昌國王麴文泰久不遜於大唐,曾大放朗言:“鷹飛於天,雉竄於篙,貓遊於堂,鼠安於穴,各得其所,豈不活耶!”為了安定邊疆,為了打通一條直通西域的商賈之路,更為了打造萬年不破的鐵桶江山,李世民必須鏟除隱患。他調動當初消滅吐穀渾的兵馬,仍以侯君集、薛萬徹為統帥,向高昌國發起戰爭。金戈鐵馬顯英雄本色,不禁令李世民回眸早年崢嶸歲月。如今他身係社稷安危,不能再衝鋒白刃取敵首級;而且近兩年,尤其東西兩次巡遊令他身心疲憊,自覺精力大不如從前,即便天子也敵不過衰老!
從九成宮回到長安,李世民一頭紮進內苑禦廄,來看望那些曾伴他征戰天下的“老夥計”,想從它們身上找尋一點兒慰藉,然而當他望見那些歡快的馬駒在伏櫪老馬身前耀武揚威的情景時,又勾起他另一件心事——太子右庶子張玄素稟報,太子驕縱更勝從前,整日騎射遊幸酣歌戲玩,甚至組織衛兵擊鼓械鬥,把打仗當作遊戲。
李世民以馬上取天下,對兒子們尚武也很支持,不過萬事都有限度,若像吳王李恪那樣打打獵、練練武是好事;但李承乾的行徑幾乎可視為黷武。作為一個龐大帝國的掌控者,不能僅靠武力,更要有品德和智慧。而承乾不但好勇鬥狠,還有一顆固執頑劣的心,自皇後去世沒人能約束這個孩子;其實東宮的臣僚人才濟濟,錚錚鐵骨的張玄素、德才兼備的杜正倫、學識淵博的孔穎達、沉穩幹練的於誌寧,這些無一不是社稷之臣,可承乾棄之如敝帚,獨對群小親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