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任何一個地方去會見希特勒。

但對他的建議的答複尚未到達。接著,正在舉行會議期間—安排得太戲劇

性了———回電來了,電報說希特勒和墨素裏尼同意在慕尼黑共同舉行一次

會議,在那一瞬間—在英國曆史上幾乎是絕無僅有的——,英國國會失去

了控製。議員們跳將起來,喊叫著,拍著手,大廳裏響徹了歡笑聲。多少年

來,在那莊嚴的大廳裏,還從未象當時那樣爆發出如此歡樂的情緒。從人的

感情角度說,那是一出精彩的戲,為拯救和平的那種純真熱情是怎樣戰勝英

① 德國地名。白一九六九年起成為波恩城市一部分。

----------------------- 頁麵226-----------------------

國人在一般情況下表現出來的那種老成持重的。但從政治角度說,那種歡樂

情緒的爆發是否個絕大的錯誤。因為國會仍國家通過那樣無憂無慮的歡呼,

暴露出它對戰爭是如何深惡痛紹,為了和平,它非常願意作出一切犧牲、放

棄自己的利益、乃至自己的成信。所以,張伯倫從一開始就是那樣一個人,

他去慕尼黑並不是為了贏得和平,而是為了乞求和平。但當時還沒有人預料

到,麵臨著怎樣的投降。所有的人—我不否認,也包括我自己—都認為,

張伯倫去慕尼黑是為了談判,而不是為了投降。然後,焦急等待的兩三夭來

到了,啊,三天的時間,在那三天裏,整個世界仿佛停止了呼吸。在公園裏,

人們挖著壕溝,兵工廠忙個不停,有的地方架起了防衛的大炮,防毒圃具也

分發完畢,疏散倫敦的孩子也已作好安排,還做了很秘密的準備,有的人不

理解那些準備,但每個人都知道那些準備是針對誰的。早晨過去了,中午、

晚上過去了,深夜過去了,人們等待著報紙,細聽收音機裏發出的消息。一

丸一四年七月的那一刹那又重現了,人們憂心忡忡地、精神恍惚地等待著成

還是不成。

接著,象突然襲來的一陣颶風把逼得人們透不過氣來的烏雲吹得四分五

散,心中的石頭落地了,情緒輕鬆多了。消息傳來了,希特勒和張伯倫、達

拉第和墨素裏尼完全取得了一致,而且—張伯倫成功地和德國達成了一項

協議,那項協議隱瞞了今後和平解決國與國之間可能產生的一切衝突的辦

法。看起來,好象是一位本身並不重要、平庸的政治家用堅抓不拔的和平意

誌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在最初的時刻,所有的人都激動地感謝他。人們在

收音機裏首先聽到的是“為了我們時代的和平”那篇消息,它向我們受過考

驗的那一代人宣告:我們可以再次在和平中生活,可以逍遙自在,可以為建

設一個更美好的新世界出力。可是,今天每一個人都不說真話,企圖否認我

們當年是怎樣被那漂亮的詞句迷惑的。因為誰會相信,一個吃了敗仗的人竟

要準備凱旋式呢?倘若倫敦的廣大群眾知道張伯倫從慕尼黑回來的那無早晨

的準確時間,一定會有幾十萬人到克洛伊敦機場去向他表示祝賀,向他歡呼;

正如我們當時所有的人相信的那樣,他拯救了歐洲的和平和英國的榮譽。接

著報紙出版了,報紙上的照片表現了張伯倫神氣地大笑著在機艙門口揮動著

那張具有曆史意義的文件,它宣告了“為了我們時代的和平”;張伯倫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