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對付工作中的壓力(1 / 1)

積極對付工作中的壓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工作和生活節奏也逐漸加快,在人們選擇機會的同時,自己也同時被選擇。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不少人感到難以承受工作壓力,並出現了明顯的心理反應,如:緊張、焦慮、煩躁不安,易發脾氣,情緒低落、思維敏捷程度和清晰度下降,記憶力下降,感到頭腦裏像一盆漿糊,有時還對工作產生了畏懼感。有時還出現了軀體化反應,如:疲乏無力、頭痛、頭暈、食欲不振、腹脹、便秘、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血壓上升等等。

那麼,如何駕馭工作壓力,使它成為你事業成功的動力,而不是發揮自身能力的障礙呢?心理學家的建議是:

1.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

要充分考慮到自身的特點,因為每個人都有穩步發展的長處和短處,在選擇目標時要注意揚長避短,充分發揮穩步發展的長處。另外還要考慮到實際的客觀條件是否具備,這就像蓋房,光有設計藍圖(理想)還不行,還應該有磚、水泥、鋼筋等建築材料(能力、機會等)。如果建築材料有限時,去蓋摩天大樓,就必然會半途而廢,永遠達不到目標。這時就根據現有材料,設計建設一“具有特色的建築”,它能讓你找到“成功的感覺”。

2.定實現目標的計劃

要達到目標,就像上樓一樣,不用梯子,由1樓到10樓是絕對蹦不上去的,相反蹦得越高就摔得越狠(在實際生活中就是遭受挫折和失敗)。必須是一步一個台階地走上去。製定計劃就像設計樓梯一樣,將大目標分解為多個易於達到的小目標,那麼你一步步實現計劃時,每前進一步,達到一個小目標,都能使你體驗“成功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將強化你的自信心,並將推動你發揮穩步發展潛能去達到下一個目標。

3.勞逸結合,使生活規律化

不管工作多麼忙,都應該注意保證睡眠時間和飲食規律,在工作之餘給自己留點時間,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打球、釣魚、書法、繪畫、音樂、烹飪、郊遊、睡懶覺等,都能使你緊張工作的大腦鬆馳下來,這能使你在下一個工作單元中保持較高的工作效率。長期、持續、緊張的加班工作,不但提不高工作效率,還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

4.適時地轉移

如果條件不具備,通過多方麵的努力仍不能達到目標,那麼你應該分析一下,這個目標,對於你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再努力下去隻能是失敗,就像是由1樓向10樓蹦一樣,再蹦下去隻能是多跌幾個包(挫折、失敗),這時你可以說一句“我盡力了”,適時地退出,重新設立新的目標,俗話說得好“別在一棵樹上吊死”。

5.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不要對心理醫生有偏見。這就像手指被刀割破了,疼痛、流血,如果傷口小,自己就能止血,貼上創可貼,過幾天自己就長好了;而傷口大,流血不止時,就應該看醫生,讓醫生給你縫合止血包紮。在你心理調整不過來時,心理醫生通過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能幫助你減輕痛苦強度,縮短痛苦時間,修正心理上的偏差,發揮你的潛力,去重新尋求事業的成功。

著名的哲學家羅素在《走向幸福》一書中為我們描述了在“生存鬥爭”壓力下的“現代人”是怎麼生活的:清早,在妻子和孩子們還在酣睡時,他已早早起身趕到辦公室去了。在那裏,他的職責是顯示一個大經理的風度才幹:他下顎緊繃,說話幹脆果斷,旨在給公務員以外的每個人留下一副精明強幹、謹慎持重的印象。他口授信函,和各色要人通話聯係,研究市場行情,然後和那一位正在或打算與他交易的人共進午餐。同樣的事情整個下午又繼續進行。然後,他筋疲力盡回到家裏,正趕上換好衣服去赴晚宴。餐桌上,他和另一些疲憊不堪的男子們還得裝出快活的樣子。難以預計,要過幾個小時,這個可憐的人才能逃脫這種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