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分清了自己所要麵對的觀眾時,下一步就是要熟悉自己所表演的角色。由於一些實際的原因,你可能不會時時做到這一點,在演講之前,你對自己將要麵臨的環境和條件越熟悉越好。你可以試試音響設備、麥克風,以保證講話中不會出現某些音響方麵的故障,影響你的整個講話效果。你的聲音也應該與所配備的音響協調一致。即使是最有經驗的演講者也要進行這種檢查。
還有一些演講者由於事先缺乏準備而外表不當,這種情況如果麵對的是一般同事,問題還不大,但當你處在一個生疏的環境,麵對一些不大願意忍受的聽眾時,這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了。
下麵是你開口演說之前應當考慮的一些事情:
1演講所處的空間有多大?這一點與你和觀眾的親密關係,你傳遞信息的速度、容量等有關。空間越大,你說話的速度就越慢。
2聽眾離你多遠?前排是否空著,還是有人緊坐在你的眼下?
3講話的麥克風怎麼樣?是否需要調試?是否會在你講話時嗡嗡作響?
4是否要有一個講台?講台的高度如何?你是否會躲在講台之後?
5是否有人倒水?如果沒有,自己可以準備一點,即使是最有經驗的演說者也會感到中途口渴。
6聽眾的情況如何?他們是否生動活潑,還是正經嚴肅?他們是否會獲取你的信息?是否會被你說服?是否會被你逗樂?他們的年齡和性別如何?
7如果是在晚上,燈光條件如何?你是否需要看書麵講稿?
8如果你在演講中必須使用顯示屏、幻燈等工具,應該事先試一下其使用情況。
9另外的演說者是誰?他是否會與所講的相互衝突?
10你期望最後獲得怎樣的最佳效果?如果你毫不清楚,那你最好不要走上講台。
怎樣掌握好演講的語調
所謂語調,就是指說話時聲音的高低、輕重、快慢、停頓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於表情達意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興、喜悅、難過、悲哀、愁苦、猶豫、輕鬆、堅定、豪邁等複雜情感,都能通過語調的變化表現出來。同時,這種變化還可以造成聲音的多樣化,從而使聽眾樂於接受,並賦予聽覺上的美感。一般地說,語調有以下幾種運用技巧:
1輕重變化
對演講來說,利用輕重音起伏跌宕的變化來有效地傳情達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當然,這是指邏輯重音的運用。它既能突出演講中某些關鍵的詞、句和段,從而突出地表現某種思想感情,又能加強語言的色彩,美化語言。
演講者的成功經驗表明,一般的演講,尤其是那種議論型的演講,其結尾段往往重音較多,甚至整段都是重音,以此來造成一種強烈的氣氛,突出結尾所概括的演講的主要內容、中心觀點,把整個演講推向高潮,給聽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快慢變化
演講的聲音應當有快慢緩急變化。怎樣變化呢?主要是根據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在表達一般內容時,語速可以適中,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當表達熱烈、興奮、激動、憤怒、緊急、呼喚的思想情感時,出言吐語就要快些,要滔滔汩汩,勢如破竹;講到莊重、懷念、悲傷、沉寂、失落、失望的思想情感時,語速可以放慢些,娓娓道來。
演講語音的變化,應當是自然順暢的。隻有音速適宜,快慢有致,才既能有效地傳情達意,又能令聽眾感到優美入耳。如果語速不當,缺乏快慢變化,始終保持一個速度,那就很難準確、恰當地表達出演講者內心的思想感情,也使聽眾感到厭煩,難於接受。
3高低變化
語調有高低變化,或者說是抑揚變化。一般說來,高音為升調,即句子調值由低到高,句尾發音往往最高,一般用於疑問句。低音為降調,即句子調值由高到低,句尾發音往往最低,一般用於陳述句、祈使句和感歎句。
在演講中,為了更有效地表達思想感情,就不能不對語言做高低抑揚的變化處理。既不能一味地高,破嗓裂喉;也不能一味地低,有氣無力。隻有使音調的高低隨意而變,隨情而變,才能造成最佳的演講效果。
4停頓變化
停頓,就是說話時的間歇。演講不僅要有停頓,而且還應該利用停頓,使停頓變為一種表達藝術,以求更有效地表達演講者的思想感情。
那麼,究竟怎樣停頓呢?一般說來,停頓有三種:一是自然停頓,即詞語或句子間的自然間隔;二是文法停頓,即段、句之後的較長一點的停頓。三是修辭停頓,即由於某種修辭效果的需要而做的停頓。對演講來說,無疑應綜合運用這三種停頓,使它們變為一種技巧性的停頓、藝術性的停頓。
具體來說,在一般情況下,可做一般性停頓。然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則應做較長一些的停頓。比如,在向聽眾提出某個問題之後,在提出自己的某個觀點之後,在道出某個妙語警句之後,在講清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之後,都要做較長一點的停頓。
總之,停頓是演講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表達藝術。演講運用了停頓藝術,不但不會使演講散亂,反而能使整個演講抑揚頓挫,跌宕起伏,連貫暢通,令聽眾享受一種語言的節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