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虛視法
這是演講者觀察時運用的一種轉換性的目光,就是演講者的眼睛好像看著什麼地方、什麼聽眾,但實際上什麼也沒看。虛視盡管什麼也沒有看在眼裏,但它是良好的觀察力的一種過渡。這種眼神可克服演講者分神、緊張的毛病,顯示出彬彬有禮、端莊大方的神態來,又可以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演講的內容上來。
4閉目法
這是視線變化的特殊表現,是一種無方向的視線,無視線的視線。閉目法有它特定的意義和作用。比如,當演講的內容使演講者和聽眾的情緒極度高漲,情感難以控製的時候,或講到某位傑出人物激起人們極大的敬佩的時候,演講者可以短暫地閉一下眼睛,以表示某種特殊的感情,此時的“無視線”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5點視法
就是重點地觀察,注視不安靜處或不注意聽講的聽眾。一般聽眾發現了演講者的目光,就會觸目知錯,停止騷動、私語。
隨著演講者的思想感情的千變萬化,眼神的變化必定是多種多樣的,有待於演講者細心體察和匠心處理,不好機械地作出事前規定。但有幾點值得注意:
(1)眼神的變化要有一定目的。無目的、不必要的眼神變化就會亂意壞情。要力戒那種故弄玄虛、神秘莫測的眼神,因為這種眼神會造成聽眾的迷惑和疑惑。
(2)不能有過多的凝視,這樣會對聽眾形成壓力。要避免凝視的副作用,可以時時采取虛視,這樣既不失禮貌,也可使雙方感到自然,而演講者也不會因為視線過分集中而分散對演講本身的注意。
(3)眼神要同演講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同步產生和終止。思想感情表達完畢,相應的眼神也要恢複正常。
(4)要和有聲語言形式、手勢、身姿等密切配合,協同動作,以求收到更大的效果。孤立的眼神會顯得單調無力,不能充分實現傳神達意的作用。
進入辯論角色
1強烈的對立性
辯論要爭,要論是非,是判勝負,辯論角色都要與對手爭高低,所以辯論角色必然具有與對立方的強烈的對立性。
這種對立性主要表現為對立的辯論角色在觀點、主張上的相互分歧。這分歧的產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內部的本質與規律的不同認識之間矛盾的反映。這矛盾就是辯論活動的客觀基礎。
辯論角色的強烈的對立性,是以其同一性為前提的。對立存在於矛盾統一體中,對立辯方的辯論角色必須以同一個辯題為辯論焦點,圍繞著它展開辯護和辯駁。倘不是針對同一辯題,各說各的觀點,必然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就無所謂辯論了。
辯論角色的強烈的對立性,是建立在相對意義的基礎之上的。這隻是說,辯論角色間隻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存在著對立關係。在某一時間內,對某一問題的見解、觀點是對立的,在另一時間內,對同一問題也許就不存在對立了。對某一問題的見解、觀點是對立的,而對另一問題的見解、觀點就不一定是對立的,甚至還會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對存在對立見解和觀點的問題的辯論中,對立也會隨著辯論形勢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由於一方被另一方說服了(或部分被說服了),對立也就會消除(或部分消除);隨著辯論的深入進行,對立的焦點也會發生變化。在辯論的不同階段,焦點也會相應地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轉變,或由淺層轉入深層,或由此部分轉入彼部分。
2鮮明的攻守性
因為辯論角色具有強烈的對立性,當然一方麵要竭盡全力闡明己方觀點、主張的正確,另一方麵也要千方百計地去駁斥對立方觀點、主張的錯誤。所以辯論角色都要維護自己,防止對方的攻擊,時刻采取守勢,同時又不斷出擊製“敵”,讓對方落敗,不停地采取攻勢。攻守是辯論角色對立性的表現形式,辯論中攻守相濟,交替運用,這是辯論角色在任何辯論背景中都必須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