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怎樣成為出色的演說家(7)(1 / 3)

近年來,國內外的辯論比賽日漸增多,並受到廣大群眾的矚目,引起許多人的興趣。由於辯論比賽可以發揮各種各樣的社會影響,可以利用這種活動達到各種各樣的目的。比如國際間、國內各單位間的辯論比賽,可以溝通理解,增進友誼;中國人用外語或外國人用漢語進行辯論比賽,可以鍛煉語言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不少單位的領導者也越來越意識到可以將這種活動作為開展政治思想工作的一種方法和手段……

辯論比賽是一種具有表演性質的比賽活動,賽場有觀眾參加,他們可以欣賞和評判參賽者的口才、技巧、氣質、膽識等等。一場精彩的辯論比賽,不僅可以使觀眾獲得知識,增長見聞,而且還可以得到娛樂。賽場上有辯論主持人,負責組織辯論,還有評判員,他們一般由參賽雙方公推的擅長辭令又公正負責的行家擔任,人數三至五人或更多一些,為了表決的方便,當為單數。他們要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序為參賽辯者評判分數,以定勝負。賽場上還有記時員,因為參賽辯者的發言都有一定的時間限製,記時員要負責統計時間,為了更準確,有時還可安排正、副記時員。

辯論比賽的辯題是特定的,一般由比賽組織者確定,也可由參賽雙方共同磋商確定。這辯題必須具有現實意義,又要有較強的可辯性,宜於在辯論中展開。參賽的對立方,一般稱為正方和反方(或稱A方、B方),經抽簽決定,這就確定了對辯題持肯定或否定觀點的對立兩方。其實,抽簽決定的正方、反方並不一定代表那些辯者的真正觀點,既已抽到某一方,即使與自己的真實觀點相悖,亦必須努力去扮演好抽到的辯論角色。

辯論比賽是平等的競技,最後要決出勝負,所以必須在完全平等的條件下進行角逐。為了維護這種平等原則,辯論比賽都按一定的規則和程序進行。比賽雙方人數要對等,常見的有3:3、4:4、5:5的辯賽陣容,雙方各有一人為主辯,餘者為助辯。辯論可分為初辯(規則辯論)和複辯(自由辯論)兩個階段。初辯時,先由一正、一反的主辯發言,然後再按一正、一反的順序,雙方的第一助辯、第二助辯依次進行定時的對等發言。一般說來,這一階段,雙方主辯的發言多為闡發自己一方的立場和觀點,以後雙方助辯的輪流依次發言,則是對己方立場觀點的分析論證,或辯駁對方觀點。雙方所有辯者經過一輪發言後,就進入了複辯階段。這一階段,首先由反方主辯發言,後由正方主辯發言,雙方又一反一正交替發言,主要是相互駁斥對方的發言,同時也進一步為自己的觀點辯護。複辯時,雙方辯論進入激烈的正麵交鋒,彼此都竭盡全力施展辯才,發揮技巧。由於複辯對最後的勝負至關重要,雙方都很重視這一階段的對策。複辯結束後,一般由評判人員進行評議,有時觀眾也可當場評議,最後由主持人宣布勝負結果。評判員的記分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綜合評出總分;另一種是分項給分,如辯者的審題、論據、推理、辯駁、語言、思維、情態、角色配合等分項評判,求出總分,以決戰果。

參加辯論比賽,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充分準備

辯論比賽是集體辯論活動,每一個參賽辯者個人的素質與能力高低固然重要,整體配合的好壞對決定勝負更加重要。所以,參賽的各方辯者都必須做好充分的賽前準備。這主要有:

(1)配備本方陣容

確定領隊、教練,挑選隊員,任定主辯、助辯,決定發言的先後順序,以及預備隊員人選。配備力量一定要做到知人善任,人盡其才。

(2)搜集、整理、分析辯論材料,撰寫辯論稿

搜集的材料,要有事實材料和理論材料,多多益善,以備用時可以得心應手地進行選擇。而且搜集材料必須真實可信、典型新穎、針對性強,這樣的材料用之於辯論,必然會生動誘人,具有說服力。在搜集、選擇的基礎上,對材料還應鑒別分類,有條件的可以編成卡片,以備辯論使用。撰寫辯論稿,要注意條理與層次,篇幅不宜過長(因受時間限製),要盡量口語化,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