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是章法布局的方麵。對於書法藝術來講,章法布局也主要是一種客觀性。對此,也可以從兩個方麵來認識。第一,是基本的章法布局規律的方麵。這是指那種將一定的文字內容,按照豎式從上而下排列成行,又將各行從右向左排列成篇的,章法布局形式。這本是傳統語言文字的章法布局形式,書法藝術將其吸收、化為己有。但“化為己有”之後並未改變這種章法布局形式的基本美學性質,因而它仍是一種並不依書法藝術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性。第二,是某些書寫形式的章法布局規律的方麵。在我們看來,某些書寫形式所體現著的普遍特征,並不是書法家發揮自己的主觀性進行藝術創造的結果,而是這類書寫形式本身所具備的一些非藝術因素,要求非得采用這樣的書寫形式不可的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書寫形式,就是一種並不依人們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客觀性。譬如扇麵的情況就是如此,因其可供書寫的材料形式上寬下窄,所以其書寫形式也就隻能出之以長短相間(或曰字多的行與字少的行相間)了。誰寫扇麵,都得如此,概莫能外。所以,這是扇麵的章法布局的一種客觀性,而非其他。
而書法藝術中的主觀性,則並非外在於上述客觀性的另外一些因素,而是這種種客觀性自身所涵蓋的一種變化餘地或曰造型潛力。客觀性有其客觀必要性,不可少、不可無,這是不依人們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但同時,任何一種客觀性,無論在造型特征方麵還是在規模大小方麵,卻又不存在什麼完全固定的規格與模式,而是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多樣性與豐富性的,從而為主觀性的自由馳騁,提供了可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廣袤天地。由此可見,這種主觀性原本是客觀性的一種潛在可能性,因為這種潛在可能性是主觀性的用武之地,所以就隻能被視為一種主觀性了。它是以書家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或者幹脆說,它就是書家的主觀意誌的形象顯現,而且隻是這一主觀意誌的形象顯現。上述諸種客觀性方麵的情況,都是如此。
譬如,就結字方麵的情況來講。結字是點畫的一種組合方式,一個字就是一定點畫的一定組合方式。在這裏,點畫的形狀與大下可以變化多端(當然是在一定的規範所允許的範圍之內),組合方式的變化也可以多種多樣(當然是在保證文字的正確性的前提之下)。因此,同一個字,可以通過點畫造型的變化與組合方式的變化,而輕而易舉地獲得某種嶄新的審美屬性。又譬如,就點畫技巧方麵的情況來講。不說別的,單就方筆與圓筆這兩種形態,幾乎就可以變化出數不盡的具體麵貌來。眾所周知,起筆、收筆、轉筆,都有個方筆或圓筆的問題;無論方筆還是圓筆,在方或圓的程度方麵,都是許多種可能性並存的;方筆與圓筆可以單獨運用而或方或圓,也可以同時交替運用而方圓兼備。當這三個方麵同時發揮自己的作用的時候,它們所能提供的變化空間,無疑是相當可觀的。還譬如,就基本的章法布局方麵的情況來講。這個方麵的構成因素較少,因此其潛在的變化餘地相對小一些,但還是可以變化出相當多的不同形式的。諸如字距的變化,行距的變化,字的大小的變化,字的正斜的變化,行的正斜的變化等,都可以產生出特色各異的章法布局來。
由此就不難想象當各個方麵的主觀性各顯神通的時候,它們所可能開辟出的活動空間,是的的確確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正是這種情況,決定了主觀性對於書法藝術的首要性、關鍵性地位。在我們看來,從某種意義上完全可以說,所謂“書法藝術”,其機體本有“書法”與“藝術”這樣兩個基本的方麵構成;構成“書法”的是客觀性的方麵,構成“藝術”的是主觀性的方麵;而“書法藝術”之所以是“藝術”,其決定性的因素,還是來自於主觀性方麵的。惟其如此,所以對於書法藝術而言,客觀性隻是為它提供了一定的客體基礎,主觀性才使它最終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可以想象,如果沒有主觀性這個方麵,那中國書法至多也就隻能停留在文字書寫(哪怕是相當漂亮的文字書寫)的範圍之內,而無論如何也登不上藝術的宏偉殿堂。參照這一美學認識來檢視一下中國書法史便不難發現,大凡在書法史上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的書家,概莫能外地都是在書法藝術的客觀性基礎之上,充分發揮他的主觀性優勢,亦即充分發揮書家自己的藝術創造性,而建樹起自己與眾不同、別開生麵的藝術風格的。實際上,任何一位書家的自我風格,都無不是在書法藝術的主觀性疆域之內,所開辟出的“一片田園”罷了。
最後,是章法布局的方麵。對於書法藝術來講,章法布局也主要是一種客觀性。對此,也可以從兩個方麵來認識。第一,是基本的章法布局規律的方麵。這是指那種將一定的文字內容,按照豎式從上而下排列成行,又將各行從右向左排列成篇的,章法布局形式。這本是傳統語言文字的章法布局形式,書法藝術將其吸收、化為己有。但“化為己有”之後並未改變這種章法布局形式的基本美學性質,因而它仍是一種並不依書法藝術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性。第二,是某些書寫形式的章法布局規律的方麵。在我們看來,某些書寫形式所體現著的普遍特征,並不是書法家發揮自己的主觀性進行藝術創造的結果,而是這類書寫形式本身所具備的一些非藝術因素,要求非得采用這樣的書寫形式不可的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書寫形式,就是一種並不依人們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客觀性。譬如扇麵的情況就是如此,因其可供書寫的材料形式上寬下窄,所以其書寫形式也就隻能出之以長短相間(或曰字多的行與字少的行相間)了。誰寫扇麵,都得如此,概莫能外。所以,這是扇麵的章法布局的一種客觀性,而非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