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中國書法的文化性質(1 / 2)

文化因素在書法欣賞領域的重要性,體現在它製約並決定著人們的書法欣賞水平和能力。這裏需要指出的,主要也是兩個方麵的問題。第一是上麵談到的神采、氣韻的體悟與雅的趣味的追求問題。對於書法欣賞者而論,它並不需要將自己的心靈世界對象化為書法藝術的神采、氣韻,也並不需要依據自己的審美趣味來建樹那以雅為特征的個人風格。然而,他卻必須具有相當敏銳與高超的,對於書法藝術之神采、氣韻的體悟、辨析、感知的能力和水平,以使他能夠在那書法形象的神采、氣韻光影裏,發現出書家的心靈世界來。同樣,他也必須具有相當敏銳和高超的,對於書法藝術的以雅為美的審美鑒賞能力和水平,以使他能夠在那令人眼花繚亂的書法美世界裏,區分出那每每以雅、俗為表征的美、醜來。既然如此,那文化因素對於書法欣賞的舉足輕重、不可或缺,也就不言而喻了。這其間的道理與上述有關方麵大體仿佛、可以類推,因而這裏即不多加分析,而主要談一談我們在此要指出的第二個方麵的問題。這就是,書法藝術欣賞活動中的層次性問題。

在我們看來,按照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的順序,可以將人們的書法欣賞活動區分為五個性質不同的層次。其一,是技巧美的層次。在這個層次中進行書法欣賞活動,隻能看到書法藝術中所蘊涵的那些最為直觀的、書寫技巧方麵的美,至於另外一些較為深層、內在的美,就視而不見了。因而,這類欣賞者眼裏的“書法藝術”,隻能算是“寫得不錯的字”,但卻稱不上是真正的書法藝術。其二,是物象美的層次。在這個層次上欣賞書法藝術,除了能欣賞到書法藝術的技巧之美外,還能欣賞到書法藝術之形象、神采所物化著的,一些物類形象的美。因而可以說,這種書法欣賞活動已經較第一種前進了一大步,已經跨入了書法美欣賞的較為實質性的領域了。但層次仍不能說很高。其三,是書家人格美的欣賞層次。站在這個層次的高度來欣賞書法藝術,就不僅能對技巧之美、物象之美一覽無餘,而且能將其中那更為豐富多彩的人格之美盡收眼底。書法藝術既然是書家的心畫世界,那書法欣賞的真正目的就自然在於充分揭示這一心畫世界所包容的種種人格之美了。其四,是普泛人格美的層次。當書家在自己的書法藝術中表現出自己的人格之美的時候,這種表現的典型性質就會使這種美具有一定的普泛性質,從而成為相當一部分人的人格之美的一種“共同表現”。因而,欣賞書家的人格美,也就同時是欣賞這一部分人的人格美。譬如,通過顏真卿的書法藝術而欣賞普通忠臣義士、大人君子的人格美等等。其五,是宇宙、人生之道的欣賞層次。能達到這個高度,就可以在書法欣賞中體悟出一些更為寬泛而深邃的,有關於宇宙與人生的,帶根本性、規律性的道理來了。古人論書每每深致感慨的“書與道通”之類,就是這樣。實則欣賞水平高的人,每每會引發一些此類的感觸。而決定一個人書法欣賞活動到底能達到哪一個層次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其文化修養水平。在這裏完全可以說,文化層次有多高,欣賞水平的層次便有多高。由此可見,欣賞水平問題,實質上也是個文化層次問題。

行文至此,結論已經是明擺著的了。就是說,不管從創作方麵來考察,還是從欣賞領域來分析,對於書法藝術來講,亦即對於投身於書法藝術的那些行動主體來講,文化因素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可以說,對於文化層次低的人,隻存在“寫字”,而並不存在“書法藝術”。隻要文化層次上不去,你便創作不出真正的書法藝術;你便成不了真正的書法家。前人論書家,每每強調天分與工夫二事,實則學養一事亦為斷不可缺。因此在我們看來,隻要想當書家,便須天分、工夫、學養俱到,在這裏,絕沒有可以討價還價的餘地。同樣,隻要文化層次上不去,你便欣賞不了真正的書法藝術,你便成不了真正的鑒賞家。在這裏,也沒有可以討價還價的餘地。我們這樣持論,當然無意於將廣大的書法愛好者們拒之於書法藝術的大門之外袁而恰恰相反,正是要給他們指出一條真正可以通向書法藝術殿堂的康莊大道。對此,那些真正有誌於在書法藝術領域有所建樹的人,是能夠心領神會的。

文化因素在書法欣賞領域的重要性,體現在它製約並決定著人們的書法欣賞水平和能力。這裏需要指出的,主要也是兩個方麵的問題。第一是上麵談到的神采、氣韻的體悟與雅的趣味的追求問題。對於書法欣賞者而論,它並不需要將自己的心靈世界對象化為書法藝術的神采、氣韻,也並不需要依據自己的審美趣味來建樹那以雅為特征的個人風格。然而,他卻必須具有相當敏銳與高超的,對於書法藝術之神采、氣韻的體悟、辨析、感知的能力和水平,以使他能夠在那書法形象的神采、氣韻光影裏,發現出書家的心靈世界來。同樣,他也必須具有相當敏銳和高超的,對於書法藝術的以雅為美的審美鑒賞能力和水平,以使他能夠在那令人眼花繚亂的書法美世界裏,區分出那每每以雅、俗為表征的美、醜來。既然如此,那文化因素對於書法欣賞的舉足輕重、不可或缺,也就不言而喻了。這其間的道理與上述有關方麵大體仿佛、可以類推,因而這裏即不多加分析,而主要談一談我們在此要指出的第二個方麵的問題。這就是,書法藝術欣賞活動中的層次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