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書家要想真正地成家,要想真正地確立起一己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藝術風格,首先所必需的,就是相應的天分素質。在這個意義上完全可以說,藝術風格,隻不過是天分素質的形象顯現而已。然而,僅僅有天分素質還是遠遠不夠的;天分素質並不能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一種藝術實踐能力。而使天分素質發展、成長為一種現實的藝術實踐能力的唯一途徑,就是功夫。通過長期的、艱苦的學習、錘煉功夫,天分素質才能源源不斷地得到開掘與發揮,從而具體化為書法家的藝術創造能力和水平。在這裏,天分素質得以開掘與發揮的程度,和書家所下的功夫成正比:功夫下到三分,天分素質便開掘與發揮到三分;功夫下到十分,天分素質便開掘與發揮到十分。這就如同采礦一樣,付出的勞動越多,采到的礦石越多。由此足見功夫對於天分的開掘與發揮所具有的舉足輕重意義。在我們看來,功夫因素作為書家的必備條件之一,它所具有的無法替代的價值和意義,就首先表現在這一方麵。而且,真正在功夫方麵的爐火純青、出神入化,也是可以對天分素質的發展與增長產生一定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的。當然,這種推動和促進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絕對不可能在那些不具備天分素質的人身上,“推動和促進作用”出天分素質來,這就如同在並不埋藏有礦脈的地方,你不管付出多麼艱辛的勞動,也永遠開采不出礦石來一樣。
除此之外,功夫因素對於書家所具有的實踐意義,還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麵。首先,書法藝術在點畫、結體、章法方麵的一係列法度、規矩,主要是通過功夫來熟悉和掌握的。在這裏,天分也會發揮一定的作用,天分高的人熟悉與掌握起法度、規矩來是要容易與快捷一些的,但起主導作用的還是個功夫問題;即使天分不足,隻要功夫到家,便可以解決問題。譬如點畫書寫的“逆入平出”原則,隻要肯下功夫練習,是不會學不到手的。既然可以學到手,便是個功夫問題無疑了。這和上述藝術感覺方麵的情況,完全不同。其次,書法藝術的功力屬性,所體現的也主要是個功夫問題。這裏同樣不完全排除天分因素的一定作用,但“唱主角”的還是功夫。譬如,字寫得是否入帖,結體是否工穩,點畫是否勁健、流利、生動等,都是個功力問題。因此功力屬性所界定的,是書法藝術化為一定審美屬性的,書家在書法藝術的學習與實踐方麵所下的功夫的深淺,和書家在有關書法技巧的了解與掌握方麵的深廣和熟練程度。很顯然,功夫的深淺也好,深廣與熟練程度也罷,都是個功夫問題。這一點,與上述法度、規矩的方麵雖不無聯係,但並不相同。
由此可見,書家要想真正地成家,要想真正地確立起一己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藝術風格,首先所必需的,就是相應的天分素質。在這個意義上完全可以說,藝術風格,隻不過是天分素質的形象顯現而已。然而,僅僅有天分素質還是遠遠不夠的;天分素質並不能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一種藝術實踐能力。而使天分素質發展、成長為一種現實的藝術實踐能力的唯一途徑,就是功夫。通過長期的、艱苦的學習、錘煉功夫,天分素質才能源源不斷地得到開掘與發揮,從而具體化為書法家的藝術創造能力和水平。在這裏,天分素質得以開掘與發揮的程度,和書家所下的功夫成正比:功夫下到三分,天分素質便開掘與發揮到三分;功夫下到十分,天分素質便開掘與發揮到十分。這就如同采礦一樣,付出的勞動越多,采到的礦石越多。由此足見功夫對於天分的開掘與發揮所具有的舉足輕重意義。在我們看來,功夫因素作為書家的必備條件之一,它所具有的無法替代的價值和意義,就首先表現在這一方麵。而且,真正在功夫方麵的爐火純青、出神入化,也是可以對天分素質的發展與增長產生一定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的。當然,這種推動和促進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絕對不可能在那些不具備天分素質的人身上,“推動和促進作用”出天分素質來,這就如同在並不埋藏有礦脈的地方,你不管付出多麼艱辛的勞動,也永遠開采不出礦石來一樣。